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陆小新 《中国出版》2023,(16):57-60
近年来,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推进,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少儿出版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少儿图书出版提供了丰厚出版资源和价值内涵。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理解,不仅需要表达形式上的创新,更需要立足时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的价值与魅力得到更大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詹雯丽  江文豪 《新闻世界》2023,(10):118-120
《典籍里的中国》抖音号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采用“文化+话剧”的方式,讲述典籍中的故事,旨在让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分别从文化、语境、意义、媒介、形式五个层面分析《典籍里的中国》抖音号的传播内容与效果,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3.
张春雷 《兰台世界》2012,(28):36-37
敦煌文献是我国数量庞大、内容丰富以及技艺精湛的古代艺术文化集大成者,涵盖了近五万件古代文献和珍贵文物.作为千古圣地,敦煌莫高窟洞藏了古代优秀卓越的典籍文献,在中外文化史界产生了久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消息”自己送上门笔者于今年4月6日在《西安晚报》的头版头条位置,首次披露陕西省长安县斗门镇一农民藏有九道皇帝诰封圣旨,两块康熙御笔金匾及其它一批珍贵文物的消息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此事一时被不少新闻媒体炒为热点。其实。说起来这个热点新闻并非记者“抢”来的,而是“消息”自己“送”上门的。  相似文献   

5.
扶风县的法门寺,因其寺塔下地宫内珍藏释迦牟尼佛指灵骨,文明海内外。与灵骨同存于地宫的,还有大量金银玉器,是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西安市曲江开发区,为了弘扬佛教文化,为了开拓和充实中华文化宝库,不惜巨资,在法门寺大兴土木。正在打造以法门寺为核心的“佛都”旅游胜地,一时传为佳话。香港凤凰卫视近来每天都有法门寺的广告,看得人眼热,听得入耳聩。这些珍贵文物,也可以说是实物档案了。  相似文献   

6.
如果要探究一些媒体的名牌栏目因何久盛不衰?因何拥有众多的受众?答案可能众说纷纭,不一而足。然而,细细品味起来,除了这些优秀栏目十分注重采编播控各个环节的“精耕细作”之外,更重要的是有一种理念贯穿始终,这就是人文关怀。这些栏目由于把目光投向社会各阶层的普通人,把普通个体的生存状态作为新闻的主角,因而引起了受众的强烈共鸣,深得百姓的青睐。  相似文献   

7.
浙江大学一项新规近来引起了热议.这项规定提出,要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科研成果统计、各类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范围,甚至可申请“兑换”,以等同于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 互联网成果被引入学术评价体系,舆论对此褒贬不一.在我看来,既然这是一项新探索,争议自然难免,但我的疑惑是,所谓“优秀”的重要指标,为何非要与媒体的行政级别联系起来,且要和媒体的“新”“旧”属性有关?所谓“网络文化成果”的评定办法,真的契合互联网思维吗?  相似文献   

8.
陈婷婷 《新闻世界》2008,(10):75-76
“物质文化”是学者们普遍认可的文化学中的一个学术语,然而,物质与文化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词是如何统一起来的,“物质文化”的定义有无缺陷,如何界定物质文化,这些是本丈所要论述的。  相似文献   

9.
文物出版社从1957年成立以来,40年出书3000多种。出书品位很高,受到社会的重视。1994年经中宣部与新闻出版署评选,被表彰为全国30家优秀出版社之一。 7月19日文物出版社举行40周年专家座谈会,乔石同志与李铁映同志出席了座谈会。乔石等同志参观了文物出版社出版成果展览,并在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乔石同志指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其文物资源之丰富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他说,珍贵文物是“国宝”,  相似文献   

10.
王秀丽 《新闻知识》2023,(7):13-17+93
文化传播需要借助特定的载体和契机。优秀图书出版物既是本国历史和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知识流动的媒介。2004年至2022年中国在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中获奖的24本图书携带着中国文化的基因,并借助可视化设计语言的图像叙事,以莱比锡书展、法兰克福书展以及世界各地的巡展为文化推介契机,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精彩案例。研究发现,“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和全球巡展,使中国的获奖图书在显性与隐性两个叙事层面担当起文化对外传播的使者,并促成他国受众形成对中国文化、中国美学、中国思想的“他者想象”。显性叙事层面主要指传统文化元素的图像可视化设计,隐性叙事层面主要指这些获奖图书中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隐性植入。  相似文献   

11.
对刘义权同志事迹的学习和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前期通过媒体报道零散地了解到一些情况,诸如“军档收集第一人”、“优秀档案专家”、“中级职称”、“退休”、“中美军事档案合作”等等。但是这些关键词之间似乎缺乏特定的联系,更难与“全国全军档案工作的时代楷模”这样的称号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2.
试论"和合文化"与"人和艺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林兴 《图书馆》2003,(5):53-54
本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文化”与“人和艺术”运用于当代图书馆管理,旨在开发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倾图书馆人心,筑图书事业大厦。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摆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视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成为我国的重大文化战略。作为中华文化独特的海外精神标识,少林寺及其少林功夫享誉世界,但记录和承载少林功夫信仰的少林档案文献遗产在少林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价值却未得到充分挖掘利用。这既使少林档案文献遗产“走出去”面临一定困境,  相似文献   

14.
杨林 《新闻三昧》2008,(1):78-81
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文化所处的位置都十分重要。很多企业通过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形成了超出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文化因而被称为“企业的灵魂”、“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一只看不见的手”。  相似文献   

15.
扶风县的法门寺,因其寺塔下地宫内珍藏释迦牟尼佛指灵骨,文明海内外.与灵骨同存于地宫的,还有大量金银玉器,是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西安市曲江开发区,为了弘扬佛教文化,为了开拓和充实中华文化宝库,不惜巨资,在法门寺大兴土木,正在打造以法门寺为核心的“佛都”旅游胜地,一时传为佳话.香港凤凰卫视近来每天都有法门寺的广告,看得人眼热,听得入耳聩.这些珍贵文物,也可以说是实物档案了.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是具有交流性和参与性的中国“好故事”。报道好传统节日,对于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效能意义重大。本文认为,探讨全球化语境下主流媒体讲好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需要把握好五个方面的关系,把讲清“是什么”与道明“为什么”结合起来,以更生动、准确且有文化深度的方式,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城市晚报对文化新闻的重视程度不断消减,大量的社会新闻、时政新闻以及其他实用类民生资讯,在数量、篇幅、版面等压缩了文化新闻的空间。文化新闻在不少城市晚报逐渐遭到冷落,主要还是文化新闻自身缺乏创新的缘故。且看一些城市晚报的文化新闻,有的将“娱乐”、“星闻”资讯作为主要卖点,缺乏地方特色与品位;有的文化活动的报道,读起来像“温吞水”。读者对文化新闻需求的口味与层次在不断提高,如何提升文化新闻档次、重创晚报“文化品牌”,让这些文化新闻像其他许多主流新闻类别和资讯一样,广受读者的欢迎呢?从2004年至今,《宁波晚报》在这方面作了诸多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面临重要的机遇,但由于当前在传播过程中存在“讲不出”“听不懂”“传不远”等问题,推动构建中国叙事体系受到一定影响。中国新闻社“近观中国”栏目“以文化为桥”,聚焦讲好文化共性、特性、多样性,不断尝试构建中国叙事的多元路径。  相似文献   

19.
光明日报载文批评“烟草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明日报载文批评“烟草文化”现在,许多东西都与“文化”挂钩。最近,又冒出了一种“烟文化”。光明日报6月15日第3版刊登《“烟草文化”也要“热”起来?》一文,批评目前有人提倡“烟文化”。文章讲:近日看到一则“烟文化”研讨启事。吸烟干国民健康有害,把“烟...  相似文献   

20.
陈丽莲 《中国博物馆》2002,(4):84-87,15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是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博物馆从业员、文化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完善的文物法规、有效的博物馆和文物机构的管理机制,优秀的专业人材,是强化文物保护工作的先决条件。然而,若是这些“软件”存在问题,文物和文物的保护工作难免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