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阐述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分析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的现状,分别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提出学校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及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教师自觉提升对耕读教育的政治认同感与教学能力、学生积极开展“知农”“爱农”“兴农”学习等路径,促进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提高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课程建设是一项工程浩大而又艰巨系统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亦然。创新高校思政课建设体系是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现实需求。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需要相关部门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达成共识,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素养,拓宽并凝练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构建科学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3.
孙亮  马美妮 《成才之路》2023,(32):33-36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意义与策略的探讨,认为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应有的价值追求,还提出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应明确目标、选取恰当的内容、规范评价方式,并论述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行动举措。  相似文献   

4.
当前独立学院思政课第二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提出通过做好载体建设、师资力量建设、提升学生主体参与、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四个方面的工作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较之普通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开放教育有着自己不同的特点,如何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开放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开放教育面临的一个课题。河北开放大学结合学校办学特点,另辟蹊径,依托思政课教学团队在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进行大规模在线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满足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制作微视频课程、线上讨论系列课程等活动,把握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保证成人思政课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思政课作为对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但在诸种因素的影响下,思政课教学吸引力不强、实效性不高,甚至受到青年学生的质疑和排斥,教育教学效果亟待提升。究其根由,一个重要原因是情感教育不深入,难以将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为学生心理诉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因此,需要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嵌入"情感,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感染力,提高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思政课教学中有效运用和发挥"微课"的独特优势,以"创新·开放·融合·共享"理念来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的革新,有助于激发和满足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学习热情和学习需求,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阐述了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意义,然后提出了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途径,包括提升思政课教师素质;改善思政课教学质量;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优化思政课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9.
《滁州学院学报》2021,(1):111-115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思想多元化不断冲击当前高校思政课的话语表达方式。因此,转换及创新高校思政课的话语表达方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高校思政课课堂合理恰当的话语表达方式"难寻"是导致"时效性"不强和"实效性"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思政课教师"教"的能力较弱是影响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表达方式转换及创新的根本原因。高校应当加快构建思政课教师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升转换及创新话语表达方式能力,切实增强话语表达方式的"时效性"和"实效性",真正有效地实现高校思政课话语表达方式的转换及创新。  相似文献   

10.
曾青生  孙园  曾娜 《教育与职业》2020,(10):107-112
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是思政课的价值旨归和评判思政课实效性的根本依据。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具有主体自觉性、内容现实性、师生互动性三个特征,影响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升的矛盾关系具体表现为教师的应然与实然矛盾、师生的对接与错位矛盾、知行的统一与隔离矛盾。文章提出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融入思政课教学,通过抓住创新“力”、把握协调“度”、培植绿色“情”、激发开放“气”、达成共享“境”五个途径促进大学生获得感的生成与提升。  相似文献   

11.
学生思政课的学习投入度是影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政课学习投入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调查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政课学习投入总体表现一般,行为投入和情感投入较低,但认知投入较高;影响学习投入的主要因素是由教师、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及实践教学所构筑的学习软环境。努力打造教师"硬核"实力、积极建设思政"金课",切实加强实践教学顶层设计等方面入手,打造学习软环境,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投入度,切实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思政课实效性。思政课堂中,亲和力主要来源于思政教育者的人格魅力、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主要从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丰富合理、教育方法艺术等层面,探究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建设,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确保思政课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和渐进性、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现实需要。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存在多方面问题,如教学目标缺乏系统性、层次性、递进性的整体设计,教学内容重复、倒置、脱节问题突出,思政课教师衔接融合意识不强,统一领导决策体系不健全等。基于此,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建设需要在目标、内容、队伍、制度等层面协同规划、统一布局。  相似文献   

14.
达到思政课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是加强实效性,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切实提高思政课教育的实效性,才能使思政课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基于此,分析通过何种方式以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将有助于思政课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承担着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思政课实践教学正是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本课题对具有艺术院校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期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发挥思政课实践教学在艺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信息化加速发展背景下,构建基于SPOC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新模式,对于提升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与实效性等具有重要价值。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混合式学习理论建构的思政课“一二三四五六”SPOC教学模式,具有细化教学流程设计、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更具针对性等优势。该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实施路径:加强阵地建设,突出思政课价值引领作用;推进三种方式转变,坚持学生中心导向;促进教师三大能力提升,锻造新时代师资队伍;做好三项保障服务,建立健全支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民族地区高中思政课教学能够有效增强教学素材的针对性,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的“三贴近”。在现实实践中,面对融入教学主体、教学过程和教学支撑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寻求解决道路已迫在眉睫。因此,只有在思政课教学中强化教师职能、创新教学设计、紧抓课堂建设、完善教学体系,逐步深化精神谱系教育的广度与力度,才能提升认知、增进认同,使民族地区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教育信息化改革提供了动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由此获得了长足发展。在此背景下,积极推进高校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对于全面贯彻立德树人育人使命、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提升思政课教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阐释了高校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三大特征,而后分析了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具体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9.
曾芸 《现代企业教育》2014,(22):158-158
当前我国"两型社会"建设需要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从探析"两型社会"建设与高校思政课的关系入手,结合"两型社会"建设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探析高校大学生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大学生廉洁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在价值观导向、方法途径、道德教化等方面具有互融性。通过整合思政课相关教学内容、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开辟思政课第二课堂等途径,强化大学生廉洁教育,可节省教育资源,提升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