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还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寻求一种最能激发学生兴趣并最易于他们接受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  相似文献   

2.
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在进行创新教育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障碍,如逆反心理,必须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才能清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史金花 《学子》2012,(7):34-34
一、民主氛围中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样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的学习心理,孩子的创造的火花才能迸发出来。如,在教nose,ears时,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轻...  相似文献   

4.
牛雅娟 《教师》2013,(16):39-39
质疑问难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一把金钥匙,它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是释放每一位学生潜能的好办法。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立体的、开放式的双向交互过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展开数学思想方法的想象,才能使课堂充满灵活性,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挥,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佳 《宁夏教育》2011,(4):44-44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主动参与学习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只有主动参与、积极参与,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行创新学习。在教学中,如何能做到"课中质疑,学中创新",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教师要坚信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都能成为某方面的创新人才。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而且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而语文教学正是为教师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而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因  相似文献   

7.
石向英 《学周刊C版》2011,(5):151-151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阅读能力,促进学生阅读的持续发展。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阅读就是要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创新教育因素,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和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质疑探究、奇思妙想,发现创造,不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它所涉及的范围极广 ,要想学好这门学科 ,发掘学生的潜能尤为重要。“每一个人都能成功 ,每一个人都能成才”。关键是如何发掘自身的巨大潜能 ,把自己潜在的超人之处挖掘出来 ,让其发挥最大作用 ,成功也就会水到渠成了。本人就“中学生物中设计创新教学启动、发掘学生潜能”谈谈自己的几点尝试。1 用好“无声语言” 点石成金教师要做到让学生“尊其师 ,信其道” ,让学生在自己所传的“道”上发掘潜能 ,步入成功 ,教师必须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 ,同时还要在学习、生活上关爱学生 ,更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在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具有:①前瞻性,即创新教育的立足点是面向21世纪,面向未来。重点是开发潜能,启迪心智,增强后劲。具体办法是要教给学生会走的能力,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②全面性,创新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成长的每一个过程和方面。虽然不同学生创新意识的强弱和创新能力的大小不同,但每一个正常的学生都具有创新潜能,都能通过创新教育开发出来。③层次性,不同的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是有差异的,创新能力及发展层次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创新教育也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方法。必须正确把握“讲深讲透”与“留有余地”以及“循序渐进”与“渗透跳跃”等的创新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10.
《学周刊C版》2016,(20):169-170
创新能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能力,可以说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在英语教学中同样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使他们成为创新性人才。  相似文献   

11.
1.创设宽松、民主的氛围和环境.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当中的创新能力,应该营造一种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而民主、平等、和谐的情感环境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家园,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氛"和"土壤".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在进行创新教育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障碍 ,如逆反心理 ,必须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尊重学生 ,爱护学生 ,才能清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开发学生的潜能 ,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庄桂良 《文教资料》2010,(28):79-80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真正准确理解素质教育的意义.就要利用好教育主阵地,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语文教育工作者,如果能抓住学生写作中哪怕是一闪而过的创新思维的火花.把它放大,使学生坚信,自己有巨大的创新潜能。为学生积极营造创新意识萌芽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源头活水来”。  相似文献   

14.
谷小芳 《教师》2013,(7):93-94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是突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领会新课程理念,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诱发学生的创新才能,具体地说是学生能提出有新意的问题和分析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切入点,瞄准结合点,采用一系列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把创造教育渗透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这样学生的创造潜能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创造学认为,人人都有创新潜能,人人都能创新.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即构成人的创新素质.人的创新意识能够被后天教育所激发,创新思维能够被后天教育所启迪,创新能力能够通过后天教育而得到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  相似文献   

16.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初中阶段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创造潜能,要把这种潜能发掘出来,变成现实的创造力,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辛勤劳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任。在历史教学中要做到:营造和谐氛围,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教学中引导质疑,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大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7.
加强学生情感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具有调节行为、信息交流、追求探索的功能。创新意识、创造潜能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树立学生的自尊、自强、自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交往水平,都是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只有在加强情感教育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学生求异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18.
课堂作为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主阵地,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最佳结合,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开掘学生潜能。  相似文献   

19.
人脑的结构·潜能·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脑有巨大的潜能,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充分开发人脑的潜能,即要早期开发,又要按照左右脑互实原则,开发全脑,这样,才能在教育与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为此,作为教师,首先应相信我们所教的学生人人都有创新潜能。美国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