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我说红楼     
对王熙凤这个人物,我并不厌恶,甚至从某些方面说,还比较欣赏她,对她最后的境遇感到惋惜……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这部古典文学名著 ,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 ,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本文仅就第十三、十四两回有关秦可卿死后 ,王熙凤治理宁国府一段 ,从王熙凤所采用的管理方法 (这里姑且不对王熙凤为人多加评论 ,只对她到宁府协助处理秦氏丧事与管理家务的方法加以分析 )谈一点个人粗浅看法。一、贾珍授权、王熙凤走马上任查询“病症”王熙凤到宁府之前 ,首先得到了贾珍的授权 ,这体现为贾珍给她宁国府的“对牌”。贾珍说 :“妹妹爱怎么办就怎样办 ,要什么 ,只管拿这个取去 ,也不必问我。”这是她…  相似文献   

3.
古今人士对王熙凤的“辣”褒贬不一。王熙凤,一个以泼辣形象而在贾府站住脚跟的女人,一个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女人。可是她的泼辣却给我一种悲哀的感觉。她是一只举世无双的蜜蜂,她艳丽却又总是蛰人,可偏偏又伤了自己。她的“辣”是被逼出来的,这是我对她不寻常的性格的感觉。一个大家闺秀,一个自小在封建家庭长大的她,本也该如黛玉般敛声屏气,恭肃严整才是,可却因自幼假充男儿教养,所以懂得了许多,她明白如果自己只是一个唯唯诺诺的角色,那么终有一天,她会成为这个家庭的牺牲品,于是她选择了泼辣。泼辣让她掌握了贾府的经济大权,泼辣让她学…  相似文献   

4.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的较为光彩的一个人物,通过她在贾府中的统治地位,她的五辣俱全的性格、她的聪明才干以及她的出身可以分析出王熙凤这个人物的特点,既美丽聪明而又贪婪狠毒。她是一个复杂而又丰富、真实而又生动的人物,是她那个时代孕育和培养出来的"末世之才"。  相似文献   

5.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的较为光彩的一个人物,通过她在贾府中的统治地位,她的五辣俱全的性格、她的聪明才干以及她的出身可以分析出王熙凤这个人物的特点,既美丽聪明而又贪婪狠毒。她是一个复杂而又丰富、真实而又生动的人物,是她那个时代孕育和培养出来的“末世之才”。  相似文献   

6.
赞凤姐王熙凤是我所喜欢的《红楼梦》人物,她泼辣、精明、能干,人称“凤辣子”,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角色。王熙凤的泼辣与精明能干在她协理宁国府时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了。下车伊始,她就理出五件棘手的大问题,一一对症下药,都是药到病除。一次,有一个家丁迟到,她毫不留情让人拖出去打了二十大板,革了一月银米。从此宁国府众人都知道了“凤辣子”的厉害,再不敢偷奸耍滑,一个个兢兢业业,执事保全了。在王熙凤的主持下,一个乱哄哄的宁国府变得上上下下井井有条了。人们评《红楼梦》,对王熙凤多有垢病,尤其指责她的残忍与贪黩。比如…  相似文献   

7.
校花的故事     
<正>我在做美术系系主任时,记得我们那个系最漂亮的女孩子有好多男生在追她。有一天我们正在上课,她忽然冲进来,说某某你给我的那封信,我要念给大家听!说着就撕开信封开始念。那个男孩子,低着头摸着鼻子走出去了。我忽然想到贾瑞,也忽然想到王熙凤,虽然我不觉得我们这个校花这么坏。我把她叫到办公室,我说有一首唐诗念给你听。  相似文献   

8.
<正>《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带着学生一起梳理贾府人物关系的时候,有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王熙凤可以在荣国府当家"。当时就有学生冲口而出:"因为贾母喜欢她!"底下的同学哈哈大笑,我趁机就问了:"仅仅因为这个就可以吗?大家想想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哦?是不是仅凭‘我喜欢’就可以成功的?"我又问那个同学:"你为什么认为荣国府不能是王熙凤当家呢?"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探讨起来。以前教这篇文章总是把重点落在人物的塑造上面,好像从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于是在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中有众多出色的女性形象,王熙凤就是其中描写最出彩的人物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王熙凤外在的美好形象,接着分析其内在的毒辣性格,最终揭示在封建社会这个大环境下她无法逃脱的悲剧命运,对其一生做了评析。  相似文献   

10.
王琳 《考试周刊》2013,(72):14-15
作为《红楼梦》叙事结构的三大意脉之一,"凤姐"王熙凤以其独特的性格魅力吸引着不同时代的读者的眼球。王熙凤谋害尤二姐一事,从多个方面较为全面地揭露了"凤姐"的多重性格,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认识王熙凤这个人物,也为她今后的人生悲剧埋下了重重的伏笔。本文从尤二姐之死出发,解读"凤姐"王熙凤的聪明圆滑、自私贪财、处事周全、阴险毒辣等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11.
王熙凤这一形象是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而塑造成的,她的形象深刻而生动。最甜的嘴莫过于王熙凤的嘴,最毒辣的心莫过于王熙凤的心。她具有两面派性格,向上谄媚,向下弹压她的嘴就具有这种功能,向下弹压是她的职能所在,统治阶级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王熙凤是谁?《红楼梦》里八面威风的铁腕人物———在两个大国公府里掌握着财政大权的琏二奶奶。可惜,她终究“力绌失人心”,只剩下跪诉流泪的份儿。辛吉斯是谁?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网坛上最耀眼的明星———17岁时,她就在世界网坛排名第一,此后连续4年蝉联世界排名第一,被誉为“世界网坛天才少女”。可惜,正值23岁的“花样年华”时,她无奈地选择了退役。她们确实是太不相同的人物,一个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少妇,一个是21世纪活生生的新新人类。今天,王熙凤遇上了辛吉斯。王熙凤:“我从‘金陵王’的小姐到荣国府的大当家,财是一点点地敛,权是…  相似文献   

13.
<正>平儿是王熙凤从娘家带来的丫头,是她的左膀右臂,被李纨称为“一把总钥匙”,现在看来就是首席执行官。王熙凤心狠手辣,明里一把火,暗是一把刀,下人们既怕她又恨她。可是,全府上下没人对跟着王熙凤的平儿说个“不”字。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中的《林黛玉进贾府》的课后有一幅《〈红楼梦〉贾府主要人物关系表》。这个关系表的增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些问题,需加以补正。一、表下的注释中写道:"画线人物,冷子兴演说时已不在人世……""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是小说的第二回,而秦可卿是在第十三回才死去的。但表中却在名下画了横线。显然是错误的。二、王熙凤与王夫人有着特殊的关系:在王家,王夫人是王熙凤的姑姑;而在贾家,王夫人又是王熙凤的婶婶。这种特殊的关系也应在表中标出才好。三、其实再广一点,还可以补充一些,让学生更能了解四大家族的密切关系。(1)贾母:保龄侯尚书令史侯之女;(2)薛姨妈:王夫人的妹  相似文献   

15.
小议王熙凤的说话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话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值得推敲的艺术,尤其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说话的好与坏,关系到交往的成与败。而揣测对方心理,把话说到别人的心里去,是说话得体、动听从而达到成功交往的关键因素。在这方面,《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可称典范。下面仅就她在《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段话加以说明。王熙凤初见黛玉,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王熙凤是贾府中炙手可热的人物,她的权势多半是…  相似文献   

16.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对王熙凤性格的准确全面分析是我们深刻把握《红楼梦》精神实质的重要内容。王熙凤性格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矛盾性,充满着灵肉的拼搏,善恶的抗争,美丑的冲突;二是动态开放性,她的性格始终与她所处的那个贵族家庭的兴衰同步发展,发生了强横——消歇——绝望的变异,她能因人因事因境而异,呈现出不同的神情风貌;三是时代性,王熙凤是站在行将崩溃的封建冰山上的一只雌风。  相似文献   

17.
邓宏春 《考试周刊》2007,(38):94-95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得最丰满、最生动、最富生活气息的人物,这完全得益于她个性化的语言。本文结合《红楼梦》原著,援引数例王熙凤的语言,从机心、辣手、刚口三方面分析了她复杂的性格。同时,结合杨译本中王熙凤的语言的相关翻译,采用纽马克翻译理论作出适当评价,认为杨译以"语义翻译"为主,兼顾"交际翻译",成功地再现了王熙凤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8.
初读《红楼梦》,王熙凤因“弄权铁槛寺”,贪贿害命,给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再读《红楼梦》,看到王熙凤平日里争风吃醋,设计害死尤二姐,鲍二家的;叫家奴旺儿唆使王华告贾琏停妻再娶,事后又派旺儿追杀王华以防泄露机密,自己好博得贤妻的好名声;她还倚仗自己贾府大管家的地位以公肥私,谁送的礼多就派给谁好差事,带出一大帮蛀虫。所以王熙凤给我初步的印象便是狡猾贪婪、阴险恶毒。但想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再仔细看看这本书,不仅看到了凤姐致命的人性弱点,也看到了她非凡的治家才能。她在复杂的大家族中,处处小心,周到老练,秦可卿死…  相似文献   

19.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对王熙凤性格的准确全面分析是我们深刻把握《红楼梦》精神买质的重要内容。王熙凤性格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矛盾性,充满着灵肉的拼搏,善恶的抗争,美丑的冲突;二是动态开放性,她的性格始终与她所处的那个贵族家庭的兴衰同步发展,发生了强横——消歇——绝望的变异,她能因人因事因境而异,呈现出不同的神情风貌;三是时代性,王熙凤是站在行将崩溃的封建冰山上的一只雌风。  相似文献   

20.
在“红学”研究的领域,对王熙凤的看法一直是有争议的。特别是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一度给王熙凤冠上“封建代表”的帽子。所以,至今对王熙凤的研究还没有达到对宝、黛、钗等人研究的深度。本文即围绕着“王熙凤的封建性与前瞻性”展开论述,分析王熙凤这个千面千手的文学艺术形象。文章首先从王熙凤的性格形成原因入手,定义出她的性格核心——以权、财为中心。其次研究从这一价值观指导之下的凤姐的所行,挖掘其前瞻性。然后是从揭示凤姐的封建外衣切入,分析出凤姐身上固有的封建属性。最后,综合评述王熙凤的总体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