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词汇是语言的骨骼,词叉是词汇的精髓,词叉的变异使得语言不断变化和更新.本文从语用学角度采分析和阐述词义变异的理论基础,以及词义变异的原因和方式,从而说明词汇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词义变异与语用环境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陈仪昌 《文教资料》2006,(23):124-125
本文主要讨论了英语动物词汇的词义历时变化研究。首先简要地回顾了一些关于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所做的研究。接着文章主要以词义变化理论为依据,从所指和内涵两方面探讨英语动物词汇的词义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是本文的重点。文章分别从社会、语言内部和文化角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马良 《现代语文》2006,(10):28-29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同语言的其它二要素--语音和语法相比,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敏感的因素.词作为语言单位,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词的声音是其物质外壳,词的意义是词的内容,然而词义具有它的特殊性,也就是词在具体使用中其概念意义(静态意义)将会有一定变化,而我们在交际中使用的则是其动态意义.  相似文献   

4.
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它们在人类语言的应用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在新的语言现象中英语动物词汇的词义不断引申,从而使英语更加丰富多彩、更富于表现力.该文浅谈了英语动物词汇的词义引申,并从语言的社会性即语言与社会的辨证关系对引起动物词汇词义演变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词汇学习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词的语义分类基础上进行英语一词多类 ,一词多义 ,同义词 ,反义词的比较 ,分析词义比较教学法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指出词义比较教学法能够从多方面促进英语词汇教学水平的提高 ,帮助学生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更好理解词义 ,掌握词义的变化 ,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社会一切活动都要靠语言组织和协调。语言交流遍及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要想了解外国,就必须掌握外语,要想了解古代,就必须掌握古汉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不断产生,人们的思维也越来越细致复杂,作为思维的表现形式──语言,也就不断地丰富词汇,变化词义,改进语法。而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词汇,词汇对社会的发展最灵敏,变化也最快。这种变化表现为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失和词义的改变。其中词义改变的结果之一,就词的一个义项所概括反映的客观事物来说,有词义的扩大、缩…  相似文献   

7.
外来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不同的民族文化和语言环境会使外来语在语言借用过程中发生词义变化,本文拟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对外来语词义发生变化的原因和规律进行探讨,以正确理解民族思维或理念的演变。  相似文献   

8.
语言在不断变化,其中词汇变化的最快、最显著:既有读音和词形变异,又有词义变异;既表现为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灭亡,又包括借用外来词和旧词添新义;既归因于言内因素,更有其深刻的社会渊源,即言外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语言这个科学系统中,词汇是最活跃、最具可变性的一部分.长期以来,词汇结构并不是词汇变化的主要方面,因而研究词义变化就显得尤其重要.运用原型理论来探究词汇领域稳定性与灵活性并存的现象,能够更好地分析出词义变化机制.这对英语的词汇学习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0.
翻译中影响词义选择和表达的因素有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语言因素包括语义、语法和语境等方面 ,非语言因素则由语言的文化差异和译者的自身修养所造成  相似文献   

11.
在语言学习中,篇章中词语的理解与把握无疑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生在交际中所犯错误不仅来源于语法,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词汇。语言要素中的词汇,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解。而词汇学习又是语言习得的重要部分和基础。在实际的词汇学习中,学生对词的概念意义一般掌握得较好,但词进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由于受语境各种因素的制约,可能使词的意义发生某些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符号系统,它的子系统的各个部分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不同的语言是不同的符号系统。外来词进入英语词汇,必然受到英语语言系统的支配,在词义、语音、词形方面会有所改变,以适合英语语言系统。语言里的词互相结合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语言的词汇体系。由于语言词汇的系统性,借词作为新增的成分对原有的其它成分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是错综复杂的,本文通过借词对英语在词义、语音以及词形三个方面的变化进行了一些梳理。  相似文献   

13.
英语词义发展的转喻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词义发展的原因,传统的词汇语义学偏向于将词义的变化归于历史的、社会的因素。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受认知环境和社会环境制约的,词义发展和变化的内因来源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通过人类认知手段(如转喻、隐喻)由一词的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词义发展现象进行转喻解释,并讨论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雷湘兰 《大学时代》2006,(8):120-121
语音,词汇和语法是英语学习中的三大要素。其中语音和语法的功能是相对稳定不变的,而词汇却在语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几经变迁,发生了诸多变化,尤其是词义的变化。这为英语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很多同学在阅读过去的书籍时都会觉得困惑:熟悉的词义并不能成功地诠释上下文的意思。就此,本文意对词义的演变方式及演变原因稍作分析,以解学生阅读之惑。  相似文献   

15.
以历史的方法研究英语词汇及其变化和发展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对英语词汇的起源和英语各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中词汇和词义变化的研究,对认识英语及其变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说文.女部》共258个词,其中20个与女性称谓词有关,约占《说文.女部》字的1/10。这些称谓词彼此有着一定的共性,也都有着区别于其它词的特征,词义是否发生变化等角度分为若干小类。通过上述分类便可以较为清楚的理清这些称谓词的词义变化过程及原因。  相似文献   

17.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结构与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构成了翻译的障碍.通过观察这两种语言不同的语言现象,我们找出应对的办法即英汉互译的技巧.一般来词汇的翻译技巧可以分为以下十种:词义的选择,词义的引申,移植法,增词法,减词法,词类转换法,反译法,分译法,释义法和加注法.本文主要对词义的选择和词义的引申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8.
辨析文言文古今词义是理解文言词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古代文言文发展到现代白话文,词义变化是非常大的。除了汉语中最基本的词汇,如“人、中、山、水、手”等没有发生变化外,其它的词都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化。如果不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而用现代词义去读古代文言文,就很难读懂,甚至出现笑话。例如“去”,古代是“离开”的意思,《岳阳楼记》中的“去国怀乡”的“去”即此意,而现代的“去”则是“到某地”的意思,古今词义方向正好相反。如果用现代词义去理解,  相似文献   

19.
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词的形式和意义都是可以发生变化的,尽管这种变化是渐变的,缓慢的,它却又是丰富的,活跃的。本文以《普通话三千常用词》为封闭域,选取了其中的二百个常用词进行研究。由于我们的研究对象多是表示动物、植物、水果、蔬菜以及饭食等的名物词,因此对于探究古今名物词的词义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钟梓强 《红领巾》2005,(1):8-10,15
旧词新义是现代汉语新词语的一种类型.旧词新义的产生属于现代汉语词义系统内部变化,它有很强的规律性,同时也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它的规律可以归纳为新义与旧义之间多种意义关系.认识旧词新义的规律,有助于我们认识现代汉语,尤其是认识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些特点,有助于我们预测词汇发展的某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