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汉语口语语法》是结合语音因素系统研究语法的开创性著作。它旨出了语音和语法之间的密切关系,对语言单位和语法结构单位的确定和语言结构类型析描写时密切联系语音特征,将语言特征作为区分各种语言形式标准之一,并借助语音消除歧义。语音是汉语重要的形式特征,新世纪需要“句法、语义、语用、语音”相结合“四个平面”的语法观。  相似文献   

2.
高师现代汉语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复杂的语言事实与现代汉语规律表述、现代汉语教学体系与新理论新方法三组矛盾,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语法现,做到形式与意义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语言层级性与典型分析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对举格式是汉语中一类形式鲜明、功能独特的语言形式,也是汉语表达的一类语法手段。然而在目前的汉语教学中,这一语言形式的教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在汉语教学中应该增加该语言形式的比重,同时要将其作为一个语法格式来进行教学。教学实验显示,"格式教学"对于提高学习者对该语言形式的理解记忆水平以及在形式辨别能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现代汉语课程应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拓展学生学科知识理论的宽度和深度,引入语言现实"活水"来丰富课堂,设置语言实践环节,以期建设具有"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内外结合"特点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语言事实论证了形态与词序、虚词不是作用于相同的语法结构领域和表达相同层次语法意义的互补的语法形式 ,从而对传统的语言结构类型分类原则以及流行的关于汉语语法特点的认识提出了诘难  相似文献   

6.
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因为没有严格的形态变化,要建立一个完备的语法体系就比较困难,而且汉语语法尚年轻,所以在现代汉语语法学界出现林立的语法专家著作,不能固定统一的高校语法教科书并不足为怪。黄伯荣、廖序东二位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修订本)语法部分(以下简称黄本语法),颇受读者欢迎,这是一件可喜的事。陈望道先生说过:“好的语法体系,应该具有妥贴、简洁、完备这三点条件。”(《文法简论》)黄本语法从一九七九年的试用本到现在的修订本,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吸取了新的科研成果,基本上符合了上述三个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略论《现代汉语》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人们要想在变异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锐意改革、开拓进取."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关系,决定了现代汉语教学不能墨守陈规,必须与时俱进,着眼于提高学生语言素质和语言能力,以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进行现代汉语教学改革无疑是提高其生存活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中古汉语语法发展的主要特点,表现为自上古至近代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旧有的语法形式继续使用.新兴的语法形式渐露端倪。《颜氏家训》中的一些句法现象恰好能反映中古汉语的语法特,最,如联合复句在使用上既有对先秦时期语法结构的继承,也有与中古汉语语法结构相吻合的一些特点,为汉语语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颜氏家训》这部专书中联合复句的使用进行较为详细的分类、描写与倒语研究,可以为中古汉语的句法研究提供更多的用倒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文化在印尼的发展,汉语普通话发展得很快。以汉语"吗"与印尼语"Kah、Apa、Apakah"为例,二者在语法结构方面有密切关系。汉语语法"吗"的"疑问句"结构跟印尼语语法的疑问法基本相同,在用法上有区别。  相似文献   

10.
当前,电大多数在校学生在中学时学习的语法知识是按照《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编写的,与电大《简明现代汉语》语法有些不同之处。为此,本文将两种语法体系中关于语素、问、短语、句子的分类作了简单比较,以方便辅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海南方言区的人们在讲普通话时,由于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规范之处,使得他们的普通话带有明显的海南腔,被称为海南腔普通话,本文试图对海南腔普通话在词汇方面应该规范的问题-使普通话中一些词的词义发生不规范变化(词义的扩大,转移,混用等)和滥用方言词-作一番浅析,以期对语言的规范化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樊华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6):63-66,104
遵义方言和重庆方言同属西南官话的成渝片。二者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相似性,尤其是儿化程度明显高于西南官话其它方言片。  相似文献   

13.
“本位”说是汉语语法学史无法回避的话题。自《马氏文通》以来,汉语语法学曾先后出现了“词本位”、“句本位”、“词组本位”、“字本位”、“小句本位”、“双本位”等理论学说,各家学说既有其独特的适用价值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而非排斥和否定的,因而独尊一家而舍弃他说是不可取的,取消“本位”说更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将方言在向普通话的过渡中所出现的中间状态,叫普通话中介语。运用普通话中介语理论,结合PSC,对闽方言区普通话中介语不同阶段的语音、词汇、语法层面的主要表征进行探讨,在语言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河州话语法——语言接触的结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州话是汉语西北方言的一支。河州话的语法在汉语方言中颇具特色,如语序是SOV型、名词有"格"等语法范畴,其成因是由于语言的接触。这种接触所形成的区域性特征具有一定的历史层次。河州话语法成因的讨论对研究语言接触影响在形式、结果等方面的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穷尽式量化分析法,对20世纪30年代至21世纪初70余年间,六位现当代北京作家的九部作品中的“给”字句进行量化分析,系统探讨了北京话中“给”字句的句法、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7.
准确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传统的语言学教学往往侧重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理性分析,忽视语言的审美特征;多年的普通话测试工作也多关注考生声韵调的准确度,忽视声音的纯度、力度和密度。准确鉴赏考生语言的适度美有利于普通话测试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有利于普通话应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语法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学科对象和语料对象。学科对象应以句子为研究基点,任务是找出语法单位结构和功能的规律。语料对象是普通话,语法研究应该区分不同层次的普通话语料。例如,口语和书面语就应该分别进行研究,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普通话对赣南客家话的影响是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达而与日俱增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词汇的吸收上,其次是语音上,语法上则较少。  相似文献   

20.
母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第二语言的学习,比如母语迁移即对新知识的掌握产生妨碍,如语音迁移、词汇迁移、语法迁移、语用迁移等。论文从普通话和英语的对比入手,从音素系统(音位)的比较、音位变体(音节内音变)对比、语法音变(音节外联音音变)对比三方面具体探讨语音对比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