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科竞赛已成为发展学生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还没有一个平台支持学生学科竞赛,文章利用协作学习理论,探讨了如何设计学科竞赛资源库系统,阐述了系统设计的具体方法与步骤,提出了系统实现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学生学科竞赛管理模式,采用的是人工管理模式,效率低、易出错。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基于数字化校园的学生学科竞赛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通过调查和分析高校学科竞赛系统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利用网络技术、数字化校园和数据库技术在.NET平台上实现了学生学科竞赛管理系统。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运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建立系统的需求模型、分析模型和设计模型,采用SQL Server 2005实现数据库的管理,并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开发工具中面向对象的程序开发语言Visual VB.net对系统功能进行实现。该系统使得竞赛项目管理网络化、流程化、规范化,有效地促进了学科竞赛的广泛开展,创新了学科竞赛管理模式,提高了竞赛管理效能,同时也确保学科竞赛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针对学科竞赛的特点,结合我校的学科竞赛参与经验来探讨学科竞赛对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作用,深度剖析了学科竞赛与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验证了学科竞赛的重要性,并且在最后得出结论:要巩固学科竞赛地位,完善学科竞赛体系,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学科竞赛,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分析了生物与化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学科竞赛的现状,明确学科竞赛与实验教学的关系,以学科竞赛为导向,通过推行原料到产品全过程实验教学、实施CDIO实验教学模式、突出系统的工程训练、重视实验报告及答辩等措施,促进学科竞赛与实验教改深度融合。实践表明,教改提高了学科竞赛水平,促进了实验教学改革,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科竞赛与实验教改同步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我校实现"十三五"建设区域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做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阐述了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作用,然后从构建经济类学科竞赛平台、经济类学科竞赛的实践两方面阐述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经济类大学生学科竞赛的改革策略,其中具体阐述了经济类学科竞赛的实践,包括进行多渠道的宣传,逐步扩大学生的参与范围;准备竞赛时,做好培训的相关指导工作;逐步制定完善的参赛选拔制度;对经济学科竞赛给予政策支持;对参加经济学科竞赛的学生进行学分认定;服务竞赛,建设创新实践办公室。  相似文献   

6.
通过学科竞赛,注重考察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能力,强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本文从构建学科竞赛体系论述了高校开展学科竞赛的重要性及其具体方法和经验,对于高校学科竞赛的健康发展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石义 《考试周刊》2014,(82):168-168
<正>建院十年来,我院一直把学科竞赛作为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手段,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落实在学科竞赛中,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鼓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科竞赛,并建立学科竞赛工作的保障制度,出台学科竞赛的激励  相似文献   

8.
创新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当前制造业高速发展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目标。学科竞赛是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指导教师如何通过学科竞赛过程塑造、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还缺乏必要的系统研究。结合我校培养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实例,从指导教师和学校两个层面介绍了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具体实施环节和应用实例,提出了相关保障、激励机制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参加英语专业学科竞赛是当今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因此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也成为了高校英语专业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现今大多数高校的英语学科竞赛指导培训工作处于教师自发的状态,竞赛的组织培训是不成体系的.笔者根据自身组织英语学科竞赛的经验,提出在英语学科竞赛培训中实施任务型教学存在着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具体介绍了任务型教学在英语学科竞赛培训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的重要途径,而学科竞赛的内容是直接关乎学生提高创新竞赛综合素质的关键,本文结合学科竞赛内容具体实施过程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竞争素质的方法,以发挥学科竞赛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实现对学生实践创新竞争能力提高的培养质量和效率,同步推动学科竞赛教学实践改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国内学者对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发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同行和笔者指导我校学生参加英语学科竞赛的经验,提出依托学科竞赛平台,促进我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发展的论点.本文首先提出学科竞赛对第二课堂的开展有明确的指导意义,接着阐述了学科竞赛促进第二课堂规范管理体系的形成,然后指出学科竞赛创新了第二课堂指导模式,最后论证了学科竞赛和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介绍了土木类学科竞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并通过具体例证说明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如何在竞赛中得以体现。文章着重介绍了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近年来在“双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开展学科竞赛培育实践能力的相关原则和系列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点研究和实践。团队形式学科竞赛,需要参赛学生之间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竞赛任务。论文讨论了合作学习模式在学科竞赛中的应用,提出了在学科竞赛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划分的教学环节以及人员分组方式,竞赛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组织学生,获得好的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4.
关于数学竞赛,社会各界人士有许多不同的看法甚至争议,但毋庸置疑其正面、积极的一面。原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会长潘国权先生在《学科竞赛与英才培养》一文中,归纳了学科竞赛在学校、教师和学生这3个层面的积极意义。在他看来,学科竞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造就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准、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他也对学科竞赛工作提出了反思改进的3条建议:明确学科竞赛的任务与目的、改变学科竞赛的内容与方法、改变学科竞赛的形式。笔者认为,这样的分析是客观、正确的,建议是中肯、可行的,应当成为中学学科竞赛的基本思想与实践指南。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从事数学竞赛辅导工作和学校学科竞赛管理工作10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学生层面、教师层面、教学层面和学校管理层面谈谈对重点中学开展数学竞赛辅导工作的粗浅认识,与同行们商榷。1.学生层面 对数学竞赛颇有微词的人士,更多的是对奥数热的意见和批评。的确,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适合竞赛数学学习。在重点中学,由于生源的优势,适合竞赛数学学习的学生会相对集中一些,这就为数学竞赛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适合竞赛数学学习的学生应具有怎样的基本特征呢?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校认识到学科竞赛对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作用,建立并完善了多层次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体系和支持学科竞赛良好开展的长效机制。本文结合学足球机器人竞赛活动经验,探讨了如何延伸学科竞赛活动,使其浸入日常教学活动,起到以点带面,拓宽学科竞赛活动的影响和学生的受益面。  相似文献   

16.
进行学科竞赛是提高机械类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我校对学生科技竞赛十分重视,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在学科竞赛指导和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指导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不够,竞赛选题会出现偏差;受功利心和学科培养计划等影响,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不够,竞赛作品数量、质量较低等等。针对上述问题,结合作者工作实际加以分析,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学科竞赛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能力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本文以质量工程的提出为时代背景,分析了学科竞赛开展的意义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学科竞赛开展的总体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学科竞赛作为一种育人途径,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极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助力学风建设,发挥学科竞赛在学风建设中的导向作用。文章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工科学院学科竞赛的现状,并将“共同缔造”理念融入学科竞赛,以探索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方法与机制,实现人人参与学科竞赛、人人共享学科竞赛的目标。院校通过学科竞赛增强育人功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对专业理论的感悟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搭建学科竞赛平台 提高学科竞赛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学科竞赛存在着领导重视程度不高、资金经费投入不足、管理体系不完善和竞赛氛围有待提升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学科竞赛对彰显学校办学实力与水平、提升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意义与作用,进一步修订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夯实学科竞赛基础平台,健全学科竞赛运行机制、完善学科竞赛管理平台,完善学科竞赛的管理制度、构建学科竞赛的核心平台,使学科竞赛的管理日趋科学规范。  相似文献   

20.
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文章从教学改革、教学水平考核、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分析了学科竞赛功能,指出了学科竞赛与教育教学的辩证关系,提出了确保学科竞赛功能实现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