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动因。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是在父母与子女的朝夕相处中建立起来的。然而,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亲子关系也许并不是他们最早或最亲密的人际关系。那么,在这些儿童心中家是怎样的概念?父母在他们眼中的地位如何?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父母在与子女互动时常会出现因电子设备而分散注意的低头行为。父母低头行为是影响儿童发展、破坏亲子关系的危险因素。为了明晰学前儿童家庭中父母低头行为的危害,考察父母行为与儿童个体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对618名学前儿童的父母进行了问卷调查,探讨父母低头行为与亲子关系的联系及学前儿童情绪不稳和外化问题行为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父母低头行为能够负向预测亲子关系,学前儿童情绪不稳和外化问题行为在父母低头行为与亲子关系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因此,减少父母的低头行为、提升学前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改善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有助于提升亲子关系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30名儿童进行调查分析,探讨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通话对亲子关系和孤独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但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不显著;(2)父母中只有一方外出的儿童,其与外出父母的通话与亲子关系和孤独感的相关不显著,但亲子关系与孤独感相关显著;(3)对于父母都外出的儿童,与父母的通话与亲子关系存在显著相关。随着科技的发展,留守儿童的父母可以通过通信工具,减少留守给儿童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亲子关系与儿童社会行为的关系一直是发展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一方面,父母一直被认为是儿童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大量研究也表明,拥有高质量亲子关系的儿童通常会表现出较高的社会技能和较少的问题行为。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表明,儿童并非单方面地接受亲子关系的影响,儿童的气质、问题行为及其他心理病理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与父母建立的关系质量。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7,(A4):180-181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良好的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批农村青年涌入城市,他们的孩子则交给老人或者亲戚代为照顾,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是由于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而形成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他们与父母处在天各一方的亲子关系模式里,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家庭的教育监管,过早地承受着成人社会的各种压力,在思想道德、  相似文献   

7.
在儿童青少年的各种社会关系中,亲子关系作为“第一关系”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个体儿童期到青春期的不同阶段,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具有不同的特点,而且亲子关系的不同侧面对儿童青少年发展都有不同影响,包括亲子依恋、亲子冲突、亲子亲合等.父母和子女自身的特征均会影响亲子关系,进而影响亲子关系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此外,积极的亲子关系有助于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其发展的重要保护因素,能减少不良因素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对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等特殊家庭的儿童青少年而言.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据统计,中国留守儿童人数有2000多万,由于他们远离父母,大量的留守儿童被迫处在这种天各一方的不人道的亲子关系模式里,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完整的家庭教育和监管。许多儿童过早地承受着成人社会的各种压力,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主要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法,针对3岁~6岁的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围绕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子沟通现状,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沟通,留守儿童家长与监护人的沟通几个方面,对留守家庭亲子状况进行调查。了解了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的现状,分析了亲子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杨雅 《父母必读》2023,(S2):54-57
<正>智能化儿童设备的大量介入成为新潮流,同时也在影响着亲子关系。研究表明,智能化儿童陪护设备会影响亲子互动质量。因此,我们提倡通过提高父母的陪伴意识和质量,来降低孩子对于智能设备的依赖。当各种数字智能陪娃设备“入侵”家庭时,亲子依恋关系会受影响吗?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会有所改变吗?父母又应该如何平衡呢?  相似文献   

11.
试析父母因素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控制能力是构成儿童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任务目标。父母的影响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文章分析了父母的个性、控制模式、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和文化程度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在家庭教育中的相应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寄养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或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超生而被安置在亲戚朋友家及社会托养机构中的儿童.寄养儿童现象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主要有:儿童易出现消极心理情绪、缺少沟通导致亲子关系淡漠、缺乏有效监督而导致儿童出现行为偏差等.文章对寄养现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对策:加大婚育前教育宣传力度,遏止养而不教;尽可能选择合适的寄养家庭;父母应与孩子建立稳定的感情联系,增加沟通和交流;代养人应处理好与寄养儿童的关系,负起教育责任.  相似文献   

13.
以474名3~6岁学前儿童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和儿童社会能力之间的关系,并考察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能力的影响以及亲子关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女童的社会能力水平显著高于男童(t=2.08,P<0.05);民主型教养方式与亲子关系显著正相关(r=0.51,P<0.001),与儿童社会能力显著正相关(r=0.60,P<0.001),而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不一致型教养方式均与亲子关系显著负相关(-0.47相似文献   

14.
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亲子关系对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关注婴幼儿教育和综合发展成为发达国家一项重大的教育计划和重要的任务。与西方国家相对比,我国家庭早期亲子关系中权威型父母普遍存在,有的父母过度溺爱孩子,有的父母没有能力或顾不上照顾孩子,有个别父母还会对孩子使用家庭暴力等。西方相关研究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是,应建立亚平等型亲子关系,定期与孩子沟通;用科学的育儿知识不断完善自己,加强对婴幼儿教育的师资培养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论转型时期亲子关系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时期亲子之间在认识、情感、行为等方面存在较多的矛盾与冲突,亲子关系呈现较明显的不良发展态势。导致亲子关系不良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转型对亲子关系优化的冲击、传统子女教养观念对亲子关系现代化的制约以及父母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素养。当社会的发展趋向人本化、民主化、高新技术化、可持续发展化、多元化时,新型的亲子关系应该是人本的、互动的、询导的亲子关系。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应该做到:(1)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儿童观;(2)开设家长学校,优化家长的知识与能力结构;(3)建立各类咨询与辅导机构,加强对亲子关系形成的指导;(4)引导儿童,学会“理解父母”。  相似文献   

16.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品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规模农民工的流动形成了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质上存在着情感缺失、情感受到障碍以及道德意志薄弱等问题。留守儿童道德品质上存在一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亲子关系的失调和道德情感的变异、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与道德观念的混乱。对此,应该从法律、制度层面去解决。通过教师爱的教育以及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的学校道德教育,对留守儿童施以正确的教育,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小学留守儿童校园欺凌问题亟须解决。基于大规模调查数据,运用OLS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父母情感参与和小学留守儿童遭受校园欺凌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针对亲子关系较好的小学留守儿童,父母情感参与频次的增加可以减少其遭受身体欺凌的频次;针对亲子关系较差的小学留守儿童,父母情感参与频次和其遭受校园欺凌的频次呈正相关关系。(2)父母情感参与通过改善小学留守儿童的校园人际关系进而减少其遭受欺凌的频次。(3)构建更加和谐的亲子关系,可以增强父母情感参与对子女校园人际关系水平的积极影响,进而减少小学留守儿童遭受欺凌的频次。由此,小学留守儿童父母需要增强识别子女是否遭受欺凌尤其言语欺凌的能力,注重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通过高质量的情感参与,引导子女掌握社会交往技能以改善校园人际关系,帮助子女有效规避遭受校园欺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亲子依恋质量的影响因素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恋一直是研究儿童人格与社会化的重要课题。探索影响儿童依恋形成的因素是依恋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结合心理学研究的传统结论与最新进展,从母爱丧失、养育方式、儿童气质、家度与社会环境以及父母的内部工作模式等不同角度来阐述、分折影响亲子关系的主要因素将给教育者以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更是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新课题。一、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1.缺失父母教育。父母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大多数儿童来说,亲子关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会缺少安全感和自尊心,导致心理上的敌意和焦虑。  相似文献   

20.
民工大军浩浩荡荡地进入城市,他们的子女有的随行,但更多留在农村,一个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出现了。这些孩子虽有祖辈,代养人或教师照料,但他们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身心发展受到哪些影响?他们受教育的状况如何?怎样才能使他们得以健康成长?这一系列问题引起国内外有关人士的关注,也是引发本课题组开展调研的缘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