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规程》和《纲要》都明确提出"保教并重"是幼儿园教育的特点,保育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育员作为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保育队伍的素养直接影响着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不断提升保育员的专业素养,成为幼儿园管理者必须面临的课题。我园后勤管理向来采取动态式管理,针对保教现场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为保育人员提供保育策略,适时调整保教行为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我园保育管理特色。  相似文献   

2.
赵南 《教育研究》2012,(7):115-121,129
"保教并重"被视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体现着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然而,现实中幼儿园保育工作主要由素质、待遇与地位都较低的保育员承担,幼儿教师不愿意从事保育工作,表明"保教并重"的基本原则根本未能在幼儿园得到很好的实践与坚持。幼儿园保育工作是家庭养育功能的自然延续,对建立幼儿对幼儿园的归属感与安全感、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亲密关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幼儿园实施生活教育的直接途径,有利于保障幼儿学会基本独立生活与日常生活交往的幼儿园教育基本目标的实现。幼儿园"保教并重"的基本原则应修正为"保育优先,教育其次;保育为重,教育为辅"。  相似文献   

3.
胡新 《山东教育》2020,(5):36-37
幼儿园"三位一体"是指在班级管理中两位教师和一位生活教师(保育员)共同管理,提高班级的保教质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结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协调发展。我园班级管理注重三位一体的默契配合,促进了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使幼儿健康成长。培训,提升保教理念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二者相互联系,互相渗透,共同推动着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保教并重"是《纲要》倡导的教育原则,以往不少幼儿园只注重从教师的角度强调保教配合,很少开展专门的保育研究活动,提高保育员的教育意识和能力。深入贯彻落实《纲要》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保育员也是教育工作者,贯彻落实《纲要》必须加强保育队伍建设,通过开展自下而上的保育教研,引导保育员结合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实施教育,与教师密切配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我园在保育教研方面作了一定的研究与实践,我们的探索则来源于一张偶然发现的表格和一次精心组织的保育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5.
张乃艳 《动漫界》2022,(16):37-38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教育研究能力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最重要的途径.这需要教师具有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积极开...  相似文献   

6.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要求幼儿园工作要做到保教结合。然而在幼儿园中却存在保教分离、教师对幼儿干预过多、忽视保育工作等现象。为了促进幼儿园的保教合一,教师和保育员要从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两个方面入手,为幼儿提供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应做到保教并重、不可偏废,即坚持"保教结合"的原则,实践操作中还存在"只保不育,保教脱节"的现象。保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要保证幼儿园保育工作的质量,关键之一就是要提高保育员的素养,增强教育意识,拓宽保育内涵,促使保育员走向教育的前台。  相似文献   

8.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幼儿园是对3~6岁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保教并重"是幼儿园办园的基本原则。保育员作为幼儿园中履行保教职责、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人员,其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至关重要。幼儿园是保育员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9.
专业能力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教育实践中的集中体现,它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幼儿的发展。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中小学教师不同,具有全方位和综合性特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提出的专业能力要求包括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7个方面。幼儿园教师应在自身教育实践中根据专业标准的要求查漏补缺,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范茜 《中国教师》2020,(3):86-89
本文依据《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结合幼儿园实际,从规划幼儿园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保育教育、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试外部环境六个方面,全面阐述园长如何把"幼儿为本"的宗旨落实到幼儿园工作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
在学前教育事业迎来大发展的时期,中小学教师转岗到幼儿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幼儿园师资严重匮乏的现状,但转岗教师所占比例很大,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如何有效引导转岗教师转换角色,这是农村幼儿园必须解决的首要工作,创设平台,使转岗教师系统地学习有关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确定教育观念;建立互助模式,由专业教师的示范带动,锁定专业技能;抓住机遇,有效调派国培培训人员,加速专业成长,从而推进转岗教师对幼儿园保育保教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专业成长,顺利适应幼儿园工作。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是影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和幼儿园教育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以河西走廊牧区阿克塞、肃北、肃南、天祝4个自治县266名幼儿园教师和19名园长为研究对象,从基本情况、保教观念与能力、幼儿园内部教师管理等方面探讨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政府增加幼儿园教师编制,弥补师资数量缺口;政府落实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有效保障非在编教师权益;政府合理设置幼儿园教师职称晋升标准,增加晋升高级职称名额;幼儿园建设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组织机构;提高教师教育观念的一致性,使其形成科学的"教育过程观";构建多元化专业学习平台,全面提高教师保教能力。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肩负着全面育人的重担,想要出色地完成这一任务实现保教目标,就要不断地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如何促进幼儿园新教师专业成长?我们立足课堂研究与实践,采取多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着眼于新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从解决问题入手,从关注薄弱环节为着眼点,努力使教师能早日进入角色,尽快在教育教学方面步入轨道,使新苗在幼儿园更快更好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4.
黄玲红 《山东教育》2009,(12):48-51
“保教并重”是幼儿园一贯坚持的原则,保育员是实施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主要群体,也是影响保育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她们不仅管理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且还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助手。然而,一直以来,大多数幼儿园保育员队伍的现状是年龄偏大、知识水平低、保育意识差,错将保育工作简单理解为搞卫生、  相似文献   

15.
潘素娟 《贵州教育》2009,(19):16-17,22
一、幼儿园保育工作现状分析长期以来,多数幼儿园实行“两教一保”,工作重心以教学为主,很少开展保育研究;管理者也多重“教师”轻“保育员”,对于教师的评价多侧重于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很少涉及其保育能力的;更有许多管理者不遗余力地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但对于保育员的专业成长却要求不高,措施不力;对于幼儿园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是幼儿园教师在开展保教实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持续性发展能力。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框架的建构应立足儿童,以师德师风建设为第一要求,关注教师在保育教育实践、自我专业发展、与其他主体互动方面所需具备的技能。幼儿园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保教能力、专业自主发展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以及师德师风水平,促进自身职业核心能力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最初,对幼儿园业务园长岗位技能的思考,引发了我们对幼儿园教研管理工作的关注.经过组织两届"幼儿园优秀教研组"的评选工作,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的确把目光放到了幼儿园教师参与频率最高的在职学习活动中了,关注到了幼儿园教师的学习过程,教学实践研究活动的确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最有帮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徐晶 《家教世界》2014,(Z2):6-8
<正>2011年教育部下发《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要求幼儿园及时纠正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2012年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一步提出推进学前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广大幼儿园保教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防止和纠正"小  相似文献   

19.
《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从根本上明确了保育工作在整个幼儿园工作中的定位。而要落实这一定位,不仅要充分认识保育工作管理是幼儿园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要深刻理解教育任务中渗透着保育工作,保育工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和教育价值。近年来我们在深入学习理解《纲要》精神的基础上,大胆尝试新的保教管理模式,组织教师进行转岗、轮岗,  相似文献   

20.
教育哲学即"哲学地思考"教育。"哲学的思考"包括哲学话语、哲学框架以及哲学思维等三种存在形态,基于哲学思维的教育哲学更富有现实意义。哲学思维至少包括"一分为二"的辩证逻辑、"刨根究底"的反思逻辑以及"正己守道"的规范逻辑等三个层面。教育哲学之于幼儿园教师的意义就在于从哲学、方法论层面为其专业发展提供指引。其中,辩证逻辑指导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活动;反思逻辑引领幼儿园教师的自主发展;规范逻辑调剂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生活。基于此,从教育哲学视角出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建构路径如下:朝向事物本身,辩证地看待保教活动;反思自我成长,增强专业发展自主性;为教育而活着,寻觅教育生活中趣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