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7 毫秒
1.
一、美术教学中幼儿兴趣的培养1.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提高幼儿绘画创作的兴趣。幼儿绘画创造力的提高主要应依靠诱发幼儿内在的潜力。只有使幼儿体验到绘画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才能激发幼儿表现创造的兴趣。如果幼儿对美术活动无动于衷,不能从表现创造中得到乐趣,那么幼儿对绘画活动  相似文献   

2.
根据大班幼儿绘画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师资队伍美术素养不高,重绘画技能轻创造理念及情感关注的问题,笔者探索绘画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应从转变教师传统绘画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美术素养,改进绘画教学方法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幼儿对美术绘画活动的兴趣、表达和表现的能力,从而提升幼儿的绘画能力。  相似文献   

3.
绘画是表达童心世界、创造性地反映对事物的认识与感受的一种手段。探究性绘画教学活动是在幼儿主动观察、探索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充分运用“绘画语言”,将美丽的遐想、真诚的心愿自主地表现出来,以发展幼儿探究、表现和创造的能力的一种绘画活动。它是幼儿真正“动起来”的实践活动。我园自开展探究性幼儿美术教学研究以来,总结多年素质教育的经验,在形式多样的绘画教学中,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胡慧芳 《快乐阅读》2011,(22):101-102
绘画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形式之一。幼儿绘画的目标是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多种绘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绘画习惯;引导幼儿大胆的用线条、形状、色彩、构图,初步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培养其绘画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幼儿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对绘画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美术绘画活动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美术绘画活动是培养和训练幼儿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幼儿绘画过程中,一些家长和教师容易忽视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一味鼓励幼儿为了“形似”而绘画,其实这是错误的。实践证明,儿童绘画作品是幼儿情感和爱好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幼儿内心的真实写照。绘画是幼儿心理、人格、情绪等方面的表征,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折射了儿童心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幼儿美术绘画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非常罩要。  相似文献   

6.
绘画活动是幼儿园美术学科教育的一部分,要想使这项活动获得成功,应该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多方面地培养幼儿的绘画才能。 1.所选内容要符合幼儿绘画的年龄特征。 幼儿绘画是其心理活动的反映。不同年龄,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的心理表象有明显的质的差异。以绘画造型为例,一般情况下,小班幼儿只能用点、线和简单的图形表现  相似文献   

7.
幼儿绘画是幼儿亲手拿笔表现一定的可视形象的过程,表现了幼儿对生活的认识、 感受和情感。绘画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幼儿美育的重要途径。  幼儿绘画教学就是要按照幼儿不同绘画发展水平,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建议,引导幼儿 学习基本的绘画技能和表现手法,以促进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美感和初步的审美 能力。  我们在绘画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运用恰当的指导方法是幼儿主动发展的前提 。教师的指导概括起来有三个字:“看”、“说”、“想”。  一看。即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审美能力。一般…  相似文献   

8.
幼儿的绘画过程,是幼儿依照自己的意愿,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主动表现自我,不断创新的过程。幼儿在还没有学会写字,甚至还没有学会连贯说话时,绘画就成为了他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途径。幼儿的原始美术创作冲动,并非模仿成人而获得,它源自幼儿对客观世界的感悟。现实生活为幼儿的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可以说,主动的绘画活动是幼儿步入人生的早期精神活动。那么,该如何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让他们在绘画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呢?  相似文献   

9.
阙华萍 《天津教育》2021,(9):175-176
目前,幼儿教学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幼儿时期是孩子快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幼儿时期对孩子开展美术教学对培养孩子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提出将民间游戏与绘画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美术学习兴趣和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具体的,教师可以选择将“比手影”“捉迷藏”和“过家家”民间游戏与绘画教学相结合,通过将游戏与绘画相融合开展幼儿绘画教学活动,有利于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同时对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美术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它是幼儿表达心声的一种最直观的方式,是培养幼儿绘画情感的最有效方法。但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身体特点和知识储备等因素的限制,幼儿绘画的基本功、技巧、创新点还远远不够。幼儿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幼儿美术课程资源,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启迪幼儿绘画灵感,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综合提高幼儿的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11.
何飚 《山东教育》2003,(18):24-25
幼儿绘画活动是其内外相互作用的完整过程,幼儿通过感知外界事物,产生相应的情感和创造动机,生成意象,最后外化成可视的形象在画纸上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运用并发挥了它的全部心理能力,将自身与现实都超越到一个新的领域。由此可见,幼儿绘画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能发展幼儿的全部心理能力,使幼儿获得情感表达的满足。一、语言伴随幼儿的绘画过程幼儿绘画的发展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密切联系,幼儿绘画发展经过了涂鸦期、象征期和形象期,不管是那个阶段,语言始终伴随着幼儿的绘画活动。(一)幼儿绘画特点与心理发展特点之间的关系决定…  相似文献   

12.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幼儿绘画是幼儿美术活动的主要形式。它是幼儿用笔在纸上通过造型、涂色、构图等手段,表现出一定可视形象的美术活动。幼儿可以借助绘画舒展内心的喜好和兴趣,表达着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绘画在幼儿园深受大部分幼儿的喜爱,然而,个性差异导致有些孩子在绘画活动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障碍,也就会出现迥然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正一、幼儿绘画教学模式构建背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明确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绘画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绘画活动的模式直接影响着幼儿能力的发展。具体地说,在绘画活动中,要以幼儿发展为中心,以促进幼儿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师要  相似文献   

14.
想象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想象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大胆离奇的,想到太空去旅行,想到海地去探宝……它可以超越现实,可以不受任何羁绊,在想象空间自由驰骋。绘画是幼儿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载体,是发展幼儿想象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在幼儿绘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宽松的绘画环境,运用积极、有效的语言,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他们善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更好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5.
美术活动中常常组织幼儿欣赏作品,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其实,绘画作品中的画面布局、物体的大小比例、前后关系,甚至画面的特异空间元素等,都是发展幼儿空间知觉的教育元素。因此,我们尝试在美术活动中,有意识地选择绘画作品组织幼儿欣赏,以期对幼儿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一、由浅入深提供欣赏作品在欣赏作品的选择上,我们把握由浅入深的原则。所谓"深"与"浅"指的是作品的画面所表现空间关系的  相似文献   

16.
美术教育活动对幼儿身心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特有的表现力决定的。而绘画是美术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绘画是幼儿表现自己对周围环境、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意愿的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绘画造型基本要素:点、线、面来创作游泳的动态和场景。2.引导幼儿体验绘画造型基本要素的组合与创意。3.引导幼儿认识色彩基本知识,启发幼儿大胆、自由发挥色彩的运用技巧和组合技能。4.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养成他们良好的作画习惯,增进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洁 《考试周刊》2009,(42):53-54
儿童在美术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任何行为都有其身心发展的依据,只有把握幼儿绘画心理,才能给予适时、适当的有效指导。儿童绘画。首先应注意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掌握儿童在绘画活动中的心理变化,训练他们的认知能力,发挥他们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自觉自发性.才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黄满意 《考试周刊》2014,(66):190-190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应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小班幼儿涂鸦不仅是一种美术活动,而且是他们认识世界、表达自己感受、与周围大人和小朋友交往、获得肯定的一种天然成长方式。但由于小班幼儿绘画的目的性不强,绘画技能不完善,他们不能自如地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教师应将情境法运用于小班幼儿绘画教学中,通过具有趣味性和游戏性的情境激发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和动机,引导幼儿通过绘画大胆地表  相似文献   

20.
张军  施洪琴 《山东教育》2003,(18):33-33
计算机应用于幼儿美术教学,具有绘制迅捷、涂色方便、图像清晰、色彩鲜艳、图像处理灵活多变等优点,已被大家所认识和青睐。计算机应用于美术活动中,不仅能方便教学,还能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一、运用计算机提高幼儿的造型表现能力造型是幼儿绘画的基础,观察又是幼儿掌握和表现物体形象的前提。教师应当借助各种手段、媒体,引导幼儿从审美的角度去观察各种物体的艺术形象,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记忆表象。幼儿很喜欢观察小昆虫,画小昆虫。中班孩子在饶有兴致地观看了蚂蚁运粮、互相打招呼等情景后,就跃跃欲试,表示想画小蚂蚁。但到动笔时,对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