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对数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探讨传统教育中认定的"数学学困生"入手,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出发,重新认识"数学学困生"。  相似文献   

2.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对数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探讨传统教育中认定的"数学学困生"入手,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出发,重新认识"数学学困生".  相似文献   

3.
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解学困生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困生与优秀生的智能类型、课堂提问、期望程度进行差异性检验和分析后发现,单一的评价模式影响了学困生多元智能的发挥,教师的教学观念导致优秀生与学困生的两极分化,课程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其他智能的发展。因此,须采取重构教育新理念、尊重学生差异、实施课程的多元化取向等教育对策来解决学困生问题。  相似文献   

4.
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解学困生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困生与优秀生的智能类型、课堂提问、期望程度进行差异性检验和分析后发现,单一的评价模式影响了学困生多元智能的发挥,教师的教学观念导致优秀生与学困生的两极分化,课程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其他智能的发展。因此,须采取重构教育新理念、尊重学生差异、实施课程的多元化取向等教育对策来解决学困生问题。  相似文献   

5.
多元智能理论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可操作的智能教学模式。在学校教育的实践中,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问题已成为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最棘手最牵扯精力的问题之一。多元智能理论表明,每个学生都具有多种潜能。在学校教育中,多元智能理论的运用,有助于改变教师的传统学生观,有助于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智力特点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6.
马肃霜 《班主任》2005,(12):41-42
当今世界,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逐渐从理想和概念转变为现实.依据这些理念再看学困生转化问题,就会产生一些新认识.本文仅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对学困生及其转化问题作一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学困生的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课题,以往的研究从学习困难个体矫治的角度考虑较多,对学困生教育的整体性重视不够。针对这种状况,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和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提出对策,从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指导学困生的学习方法,发挥学困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提出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学困生"问题历来受到社会、教育各部门的关注。然而以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等理论为依据来看待现实中的"学困生"现象,所谓"学困生转化"的提法是不策略、不科学、不真实的。我们应研究"学困生"及"转化学困生"的真正涵义,将"转化学困生"的提法改为"促进学困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数学学困生问题是现代教育顺应时代发展所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为这一问题带来了全新的审视视角和解决方式。本文将讨论多元智能视角下的高中数学学困生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可以分为八种独特而又相互作用的智能体系: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意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省智能。人的八种智能在每个个体上的表现都不尽相同。正是由于智能组合类型的不同,所以每个人的学习类型及智能类型都是独特的。数学上的"学困生"可能在"逻  相似文献   

11.
吕晨  杨堃  高洪利 《科教导刊》2019,(10):14-16
当前,大学教育中存在的很多问题追根究底都是因为缺乏正确的教育理论作为指导。本文在分析了大学教学的特点后认为,多元智能理论可以成为指导大学教育的有效理论。本文认为,多元智能理论不仅适合大学教育,而且通过对比中小学的"通识教育"与大学的"学科教育",创新性的将多元智能理论与大学教育进行了匹配研究,并且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师生角色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定性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了解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和心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内、外部原因,并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和管理学中的X、Y理论进一步提出了转化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3.
设计背景 自从我园被确立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整体构建儿童多元智能发展的研究>的子课题研究单位以后,全园上下掀起了学习"多元智能"理论的高潮,"多元智能"理论给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多的启示.本次活动就是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及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体现的教育理论而设计.  相似文献   

14.
由于认知能力发展不均衡、长期亚健康的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主观不足和学校教育方式的滞后等原因,学困生的学习质量提升效果不显著,甚至继续下滑,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学校。多元智能理论依据大量的心理学实验和临床数据支持,给学困生教育带来了启发。文章基于多元智能视角,提出了转变学困观、建立期望效应,发掘优势智能、引导学习正迁移,多元评价、激发学习动机的切入策略,帮助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探讨了以怎样的数学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帮助不同智能结构的数学学困生摆脱数学学习的困境,即在了解数学学困生的智能强项和弱项的前提下,从学困生的智能特点入手,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发挥智能强项,弥补智能弱项,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丽娜  徐峰 《辽宁教育》2012,(19):48-50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具有优势的智力领域和智力类型,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教师应该激发每一个人潜在的智能,给每个学困生以多样化的选择,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尽可能地让学困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极大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增强学好英语的欲望和信心。  相似文献   

17.
唐燚 《成才之路》2014,(5):23-23
正谈到学困生,作为教师常常不由自主地摇头叹气,要么安慰自己,哪里有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学困生是不可避免的;要么对学生失去信心,认为其本质就是"差"的,听之任之,视而不见。总而言之,教师们对学困生的教育普遍缺乏信心,从漠视到害怕甚至恐惧的心态都存在。在心里,各科任教师和班主任对"差生"都带着反感甚至歧视,认为他们是学习成绩及行为习惯双差的结合体。对教育工作者而言,这是不得面对的挑战,因为教育的使命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使然。从教十多年,也做了多年的班主任,与学困生打交道已是家常便饭,那么,怎样对学困生进行转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能,做到"点石成金"呢?一、帮助他们重塑信心  相似文献   

18.
"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加德纳有一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这无疑给我们的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要由"发现和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转变为"创造适合每一名儿童的教育"."多元智能"恰恰在这一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一些实用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博士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根据该理论,学困生的智能也有优势的一面.充分发挥学困生的优势智能有利于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利于挖掘他们英语某一方面的特长并发挥其正迁移作用,是学困生转化的必由之路.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发挥学困生存在的优势智能,帮助他们找到学英语的最佳切入点;要善于运用优势智能的正迁移作用充分发挥学困生的优势智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还要善于发挥自身的优势智能,以对学困生优势智能的发挥产生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角色理论的角度对高职教育中"学困生"产生的深层原因加以分析,并据此提出针对"学困生"的教育对策,可以帮助高职教育中的"学困生"逐步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实现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