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利用现代化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安徽省现代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初步的评价与分析,并与国内其他部分省份现代化度进行分类横向比较。结果表明:安徽省现代化的程度比较低,加速现代化的进程,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和教育,促进城镇化,减少农业人口比重。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具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如何评价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根据安徽省科技创新情况,设置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2006-2011年度科技创新情况,采用总量绝对数、相对数和灰色关联度方法,多角度进行科技创新差异性综合评价,并和长三角科技创新进行横向比较.经研究发现,安徽省虽然在总量指标方面远远落后长三角地区,但是有的比较指标还是有优势的.针对弱势指标加以分析,找到制约安徽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安徽省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构建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对皖苏两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程度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远低于江苏省,总体处于低度失调水平;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程度普遍较高;皖苏两省各城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度均较高,相互促进作用明显.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两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测度了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利用现代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了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依存关系和协调发展状况.结论为: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呈逐步提高趋势,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且两者存在协整关系;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状况逐步改善,并进入中级协调状态,应采取有效对策加快两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文献资料法、咨询法,对安徽省中学体育教学现代化的发展进行研究和探讨,分析教学指导思想、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师专业化、评价体系、教学设施等影响因素,得出结论,提出建议。结论:安徽省中学实现体育教学现代化必须具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完善教材体系,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合理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打造学习平台,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化能力;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提高保障能力;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建议:倡导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在思想观念、教学目标、教材体系、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教师专业化以及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彻底改革。  相似文献   

6.
基于主成分分析在安徽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应从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分析,这就需要一种综合评价方法。文章以安徽省17个地市为统计单元,选取了能够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10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数量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度量、比较和综合评价,以期为制定合理的区域决策、壮大区域经济实力、加快安徽省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推进安徽省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为目标,采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综合比较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在对我省基本省情和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做出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对安徽省体育产业资源进行深入调查、科学分析和系统性研究,剖析安徽省体育产业资源配置和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依托城市经济实力、突出中心城市地位、拓新体育消费观念、拓展体育产业规模等;推进安徽省体育产业资源优化整合,加快安徽省体育产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愈发严峻,如何实现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实现生态文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建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生态文明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价发现安徽省在发展进程中的优劣势,这是安徽省在生态文明探索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从资源条件、环境质量、经济效率和生活水平四个方面入手,选取17个指标体系,通过对安徽省16个地市2015年的数据进行建模,给出了安徽省及其各地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安徽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发展不平衡,各市旅游竞争力差异较大.文章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作为研究个案,建立了安徽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各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与研究,得到安徽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排名,在此基础上通过层次聚类法进行分类,把安徽省16个城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水平分为四类,并对其城市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旅游业国民经济贡献率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旅游业区域经济影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构建区域旅游业国民经济贡献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安徽省17个市的旅游业国民经济贡献率指标的实证分析和差异比较,综合评价了安徽省17个市的旅游业发展现状,揭示了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旅游的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化是皖南古村落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发展课题。以市场化、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为标准分析了皖南古村落旅游产业化偏低的现状,并从产品提升、产业整合、品牌塑造和网络营销等四个角度论述了皖南古村落的旅游产业化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以"善治"理论基本内涵为指导,构建安徽区域现代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取有事先提示的专家调研法为各指标设定权重,利用改进的功效系数处理法和聚类分析法定量测评安徽61个县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发现:(1)安徽省县市的现代治理能力与其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2)安徽区域现代治理水平整体上与地区经济规模相关性不显著,但与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及经济增长速度正相关。本文研究从提升区域治理现代化水平视角,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继续加大投资,推进收入分配改革,采取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的相关措施提供了实证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农业旅游作为一个在城市乡村之间产生双向吸引力、双向吸纳力、双向融合力的朝阳产业逐步成为人们外出旅游的重要选择之一。近些年来安徽省农业旅游拥有较好的发展态势,但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如经营理念落后单一、旅游配套设施落后、服务人员量质欠佳等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制约安徽农业旅游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通过对安徽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质、量、态等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安徽省农业旅游发展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安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影响安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再根据地区要素禀赋对安徽进行区域划分,针对不同区域设计差异化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模式与发展重点,并依此提出了安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皖北地区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城镇化建设已有一定基础,也探索了一些有特色的模式,"十二五"时期,国家实施扩大内需、中部地区崛起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安徽加快皖北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皖北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皖北地区土地规模化经营目前刚刚起步,规模小、总量低,且市场化程度不高;城镇化建设水平低,结构失衡,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协调。如何解决土地规模化经营与城镇化建设互动发展问题,将是实现皖北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凤阳县刘府镇的赵庄创造了一种农村改革的新模式--"民营资本 新农村建设".通过投资成立农林开发公司,连片租赁农民承包土地,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道路,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民主政治.本文从"工业反哺农业"、地权整合、农业企业化经营、农村劳动力转移四个方面作出了价值判断,并提出赵庄模式对我国中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前身---国立安徽大学教育系是省内心理学教育的源头。建国后,国立安徽大学教育系大力推广心理学教育,既离不开师生的继承创新,也离不开领导的支持。通过机构设立、心理学实验室筹备、人才网罗和教学创新,国立安徽大学的心理学教育日趋完善,并成为当时安徽省心理学教育的领头雁。  相似文献   

18.
清末安徽巡抚邓华熙是一位积极支持变法并在安徽采取具体变法措施的开明官员。他推行的皖江变法涉及政治、经济、文教、军事等多方面,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是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是教育与社会各种职业沟通的桥梁。乡村职业教育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是实现乡村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目前,安徽省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劳动者整体素质低下,城乡差距较大。职业教育在转移剩余劳动力、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乡村和谐发展日益重要。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和统筹;转变观念,端正办学方向,明确新型农民的培养目标;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乡村职业教育应办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中部欠发达省份,城镇化对发展具有持久的拉动作用.对安徽省1978年到2012年的城镇化率与人均GDP进行回归分析,也证明城镇化建设对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以安徽省为例,结合之前城镇化建设的实际状况,对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