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仁堂不仅是我国中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而且是中国民族品牌国际化经营的先行者.迄今为止,同仁堂产品已远销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1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店百余家.在基本实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同仁堂”的规划后,同仁堂的国际化正在面临三个重要转型,即从以东南亚为主的华人聚集区,扩展到欧美西方主流群体;从单纯的中医药产品、文化和服务走出去,升级到建立养生中心、合作办学等全方位的文化推广与普及;从单一的中国制造同仁堂产品走出去,升级到研发生产世界各地制造的同仁堂牌健康产品,以实现“创造健康,全球共享”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袁美娜 《新闻世界》2011,(9):183-184
在发达国家,品牌形象被视为经营活动中最宝贵的资源,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被当作顺利实现企业市场经营目标,赢得竞争优势的战略环节。中国企业也已经深刻的意识到了企业形象对塑造民族品牌的重要性。cIS战略则是塑造良好的民族品牌形象的有效策略。本文以“同仁堂”为案例,分析cIs战略与民族品牌形象塑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明清海宁查氏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在文学和文化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藏书在查氏家族向文化型家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家族家学的传承和家族人才的辈出。海宁查氏家族藏书有着显著的特点,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4.
范红 《北京档案》2009,(3):50-50
同仁堂自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乐显扬在北京创办同仁堂药室以来,一直注重其中成药的质量与疗效,凡经制售的丸散,必求道地药材,谨遵炮制之规。因为一贯遵循“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制药要求,所以,同仁堂配制的药疗效颇佳,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另一方面,同仁堂人时刻以“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为准则,通过做一些公益事业,为字号赚得良好的口碑,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推动国有企业信息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崔岱远(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的经营是为了获得长期稳定的效益,它的生存发展必须与所处的社会环境相适应。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缺乏活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旧有的经营方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而改变这...  相似文献   

6.
江南卓氏家族良好的家学传统和文学声誉在晚明社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然而卓氏文人却难以摆脱明代社会科举阴影所笼罩的历史环境。本文主要以卓发之、卓人月父子为例,在科举视野下考察卓氏家族文人的生存状态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7.
清代常州府地方教育发达,独立于官学之外的书院数量位居江苏省首位.其家族书院有龙溪盛氏家族的人范书院.在清代文教政策的背景下,书院不可避免地有科举化的色彩.龙溪盛氏家族的人范书院也是如此.从书院创设的目的、家族成员尚文重教的追求、“读书田”的捐置与筹措、对肄业书院的生徒的考课和义庄规条的规定诸角度,可以看出盛氏家族人范书院已是科举的附庸.  相似文献   

8.
《新闻天地》2010,(8):34-40
本期讲述有"中国第一文化家族"之名的湘潭黎氏家族,从清末民初到文革结束这段历史时期中"黎氏八骏"的人生传奇,让我们再一次重温中国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文明兴起的过程,也感受那一代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民族兴盛而奋斗不息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三个方向性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天,信息环境已经是一个国度、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环境要素.信息传播,特别是新闻信息传播.已经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度、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的建造.  相似文献   

10.
家谱是记载家族世系及相关内容的文书档册,主要包括谱序、源流考、世系表、辈字、族规家训、图像等内容。作为一种原始资料,家谱承载了大量的信息,它对于学术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宁安地区历史悠久,是满族的祖居地,满族语言文化存留时间较长,留有较多的满族家谱。本文通过对宁安地区瓜尔佳氏、墨尔哲勒氏、阿克扎拉等家族家谱的介绍,从记录历史人物及政治制度、反映民族价值观念、揭示家族管理与教育、展现地域文化等方面阐释家谱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征是谁?     
实际上,王征的身份远非这么简单。今年47岁的王征,祖籍江苏常州,生于上海,现持香港身份证。据《盛宣怀家族》一书的作者、上海知名家族史研究专家宋路霞向时代周报证实,王征是近代上海第一豪门盛氏家族的第四代成员—"中国近代工业之父"盛宣怀的曾孙。王征的生父是盛毓南,母亲是八路军老战士王云飞。王征随母姓,另有一个55岁的姐姐叫盛小宁。  相似文献   

12.
一看到荧屏上《金字招牌——同仁堂》这几个字,脑子便涌出几个大大的问号:经济类题材往往内容枯燥,探讨经营经验更是乏味,怎么办?同仁堂历史悠久,而天性不太擅长表现过去的电视又该如何处理?每集半个小时的长度,  相似文献   

13.
“同仁堂”与“叶同仁堂”同是清康熙年间创立的老药铺,一个在北京,另一个在浙江温州,如今他们因为三百多年前取下的名字仅有一字之差而对簿公堂。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同仁堂)状告温州叶同仁堂药品零售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温州叶同仁堂),提出索赔商标侵权数额高达5000万元。8月26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  相似文献   

14.
王泽玖 《兰台世界》2014,(2):109-110
本文通过有关丰氏家族记载,对丰氏家世及家学进行了梳理与考辨,从而窥得丰氏家族渊源的家学背景和骨鲠的个性特征,为丰坊患“心疾”找到了深层次原因.同时,还对学界所持天一阁藏书“从元祜始”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5.
上海思考乐书局消失了,经营场地"易帜"为大众书局.市场不相信眼泪.一般图书发行是一个管理难度非常大又绝非暴利的行业,真正算得上在主营业务上经营收获巨大的范例并不多.由于社会普遍对发行教辅类图书赢利期望较高,而对一般图书的经营管理难度和行业赢利水平缺乏足够认识,这个行业才出现一个前赴后继的现象:一边有一大批草率进入的经营者陷入经营失败泥坑,另一边又有一大批新的经营者踌躇满志地加入进来.思考乐书局的倒闭带给出版物发行业的启示至少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潇洒的辛酸     
在我们这个喧嚣嘈杂的世俗都市,游走散居着这么一个群落,他们投身艺术,以艺术创作或艺术经营为业,靠自己的创作报酬生存,他们观念超前,追求个性体验,注重精神生活,讲究生活品味。是一群特立独行的精神"贵族"、智识阶层。本栏目将陆续介绍这些人物,与他们对话,将他们生存与创作的苦与乐告诉大家,把他们生存的状态描述出来,让文化时空栏目染一道人文风景。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这个喧嚣嘈杂的世俗都市,游走散居着这么一个群落,他们投身艺术,以艺术创作或艺术经营为业,靠自己的创作报酬生存,他们观念超前,追求个性体验,注重精神生活,讲究生活品味。是一群属于这个时代浪尖的精神"贵族"、智识阶层。本栏目将陆续介绍这些人物,与他们对话,将他们生存与创作的苦与乐告诉大家,把他们生存的状态描述出来,不失为世纪之交的一道人文风景。  相似文献   

18.
孙强 《兰台世界》2013,(27):19-20
明清时期徽商的家族经营主要表现为家族合伙经营、家族内委托经营和家族集体经营三种形式,呈现出家长式集权领导、家族伦理规范经济行为、家族集体行动等特点,家族经营对于增强徽商经营团队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同仁堂始创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至今已有343年的历史。"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训条,成为历代同仁堂人的制药原则。北京同仁堂在全国各地多设分店,以全民经营中医药闻名遐迩。有趣的是,最近在北京同仁堂的古老档案中发现一件《戒烟圣药》,令人兴奋不已。一百多年来,鸦片烟一直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罪恶工具,也是困扰中华民族的精神枷锁。鸦片作为药物使用,长期或过量使用,会造成药物依赖性;作为毒品吸食,则对人体产生难以挽回的损害甚至造成死亡。吸食鸦片后,从初致欣快感、无法集中精神、产生梦幻现  相似文献   

20.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同仁堂药铺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街路南开设,自雍正元年(1723年)同仁堂开始供奉清宫御药,历经八代皇帝,达188年.北京同仁堂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历代同仁堂人以"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为己任,讲究"仁心仁术"之道,逐步形成了"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的制药特色,三百多年来,深得海内外顾客信任,使得同仁堂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