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尺讲台前,我精心地去做一个智者,把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巧妙地与数字结合起来,绘制了一幕幕令学生终生难忘的教学画面,勾勒出一次次专家同行眼中的“神来之笔”!我主张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让学生去思考和实践的数  相似文献   

2.
陪伴我的,是三尺讲台;属于我的,也是三尺讲台;离不开的,还是三尺讲台。曾几何时,“教书匠没出息”的叹息似深秋的寒风,将多少颗炽热的心凝成苦涩,让多少人从此不做“孩子王”;但我心依旧,只因我迷恋这三尺讲台。曾几何时,“知识无用”、“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思潮诱惑了多少人的心,使他们争着下海“捞世界”,让他们从此告别讲台当“款爷”;但我心无悔,只因为我眷恋这三尺讲台。商城义乌,一个被许多人描绘成满地黄金的地方。漫步这座特殊城市,随处可见那流光溢彩、变幻莫测的霓虹灯,宾馆酒楼那各种不同语言的贵宾,还有驾高级跑车住豪华别墅…  相似文献   

3.
三尺讲台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领地,但在我的课堂上,讲台已成为学生参与教学、交流、沟通与展示自我的大平台。  相似文献   

4.
讲台,在传统的课堂里,它是教师的权威之地。教师总在用“固守三尺讲台”来阐述自己对事业的追求,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表达自己“固守贫寒”之心。学生们也大多会描述教师站在讲台上的孜孜不倦的形象,用以表达崇敬之情。然而今天,当我把讲台交给学生的时候,我才真正领略了站在讲台上的学生那种释放出来的亮丽色彩。其实,学生走上讲台并不希奇,因为我们常会让学生上黑板演算或答题,让学生上台演讲或朗诵。但是,倘若让学生登上讲台讲授课文,进行真正的语文教学,那是需要胆量的,也是难能可贵的。什么时候,我们敢于让学生的独特感受走进我们教师的…  相似文献   

5.
吴昊 《班主任》2010,(2):24-25
两年前,我对本校三个年级160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愿意到讲台前讲话的学生,六年级占87%,四年级占93%,二年级占97%。由此看来,讲台在孩子们心目中是块“圣地”,他们希望到讲台前展示自我。于是,我决定让“三尺讲台”成为学生们展示自主、自立和综合能力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近来报纸上登出了某些学校的些“创新做法”,包括拆除“三尺台”,美其名曰:“缩小了教师和学间的距离。”对此,笔者却感到无法同。三尺讲台产生于何时,未得考证只是连环画上孔夫子论道在树阴下学生们席地而坐不见讲台,那时有有教室、有没有课桌、有没有讲台是不得而知了。但是古往今来,讲就是教师的舞台,是教师的道具,使国内外的高等学府、成人学校也有讲台。即使诸如此类不论,拆“三尺讲台”的重大意义也难让人解,很难看出拆除“三尺讲台”“缩小了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假有个讲台就拉大了教师和学生间的离,这么小心眼、这么…  相似文献   

7.
假如我是语文老师,面对三尺讲台下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会对同学们说:“路,是人走出来的,我愿和大家一起走这段路。”我首先要改革课堂教学,决不把学生当听书的机器,我要让每个孩子跨上理想的骏马,在知识的跑道上奔驰,要让学生带着问号去读书,去分析,去思考。写作文离不开生活,我要带孩子们到生活中去寻找写作素材。我要把他们带到广阔的天地中去。春天,我和他们一起放风筝,一起去踏青;夏天,我带他们到荷塘边观赏荷花,到河里划船、游泳;秋天,去野外采集树叶,制作标本;冬天,去欣赏果树上的“梨花”,一起堆雪人,打雪仗。我还要在班里成立“…  相似文献   

8.
韦瑞玲 《广西教育》2004,(1B):18-19
讲台,在传统的课堂里,它是教师的权威之地。教师总在用“固守三尺讲台”来阐述自己对事业的追求,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表达自己“固守贫寒”之心。学生们也大多会描述教师站在讲台上的孜孜不倦的形象,用以表达崇敬之情:然而今天,当我把讲台交给学生的时候,我才真正领略了站在讲台上的学生那种释放出来的亮丽色彩。  相似文献   

9.
吴敏 《上海教育》2011,(18):46-48
他是课堂“魔术师”,总能挑起学生兴奋的神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爱上学习;他是“收藏家”,收集的不是有储藏价值的邮票和古玩,而是各种电子的元器件:他32年坚守电气专业基础课的课堂,在兰尺讲台上,辛勤耕耘,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10.
朱国忠 《辽宁教育》2002,(12):27-27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教室从来是与讲台共存的。今年,四川省成都市玉林小学的教师和学生走进教室,吃惊地发现三尺讲台不见了。老师们说:“讲台拆掉之后,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讲课讲到激动处,教师自然而然地就走近了学生。”“拆掉讲台,也就打破了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促成师生间真正的平等;扩大了教室的使用面积和活动范围,方便了活动课及合作学习的开展;拆掉了教室里一直存在的安全隐患,学生不用担心被讲台绊倒。”笔者认为,拆掉教室里有形的三尺讲台固然重要。但拆掉教师心理上无形的三尺讲台更为重要。因为,要让学生实现学…  相似文献   

11.
斗转星移,时事变迁,在新课程改革搞得轰轰烈烈的今天,三尺讲台,早已不该是教师的“专利品”了。新时代的孩子,见多识广,思维活跃,早已不满足于只接爱知识的守成状态,不满足于只在课堂上坐着当听众了。教师又何必死赖着这三尺讲台?何不让让位。让孩子也大胆地走上讲台,尝尝站在讲台  相似文献   

12.
为了让学生体验一下三尺讲台上教师的滋味,我请了班里一位学生当小老师,讲授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一改变,让学生们都感到新奇好玩,课堂上的气氛也活跃  相似文献   

13.
刘源泉 《贵州教育》2011,(14):47-48
“教师要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在课堂上,每当看见孩子们望着黑板的那一双双眼睛,在我内心总会承担起一份责任,这份责任不断鞭策我一定要付出心血来抚育我的学生。”现年45岁的刘乔发,一位来自偏僻古巴乡村的老师,怀着自己对学生们的充沛感情,耕耘于三尺讲台26载,经历过为了不让学生失学而奔波于泥泞小道的艰辛,  相似文献   

14.
《云南教育》2014,(17):32-32
“三尺讲台,一颗爱心,放飞希望,乐此不疲”,这是安宁市安宁中学教师罗晓玲从教20多年来的真实写照。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罗晓玲始终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穿在工作中,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天起,她就将全部的爱倾注在学生身上,用爱心扬起学生梦想的风帆。23年来,罗晓玲置身讲台,以认真严谨的态度研究每一节课,带领高中数学教师团队积极探索,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深入课堂观察,提高课堂效率,耐心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她的课堂教学富有激情,学生说:“在罗老师的课堂上想睡不容易”;她的课堂是那样富有挑战,学生说:“在罗老师的课堂上大脑总在不停运转”;她的课堂是那样富有幽默,学生说:“在罗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总是笑容满面”。  相似文献   

15.
《辅导员》2006,(Z1)
甲:对!我说……唉?有了!登上这三尺高的讲台,真令人意气风发!(自己鼓掌叫好)好! 乙:打住!什么三尺高的讲台呀?三尺就是一米呀!有那么高的讲台吗?要真是三尺高,你就该爬上讲台了,这不是吹牛吗? 甲:这倒是对呀!可人们不是常说“三尺讲台”吗? 乙:人家那是说三尺长,不是三尺高。是形容讲台小的。  相似文献   

16.
走出大学校门走上三尺讲台以来,怎样做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历史教育效能是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的问题。2011年暑期,我有幸参加了在山东烟台举行的全国普通高中“聚焦课堂”教师培训活动。内容丰富的培训活动,既开阔了我的视野,又促进了我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正>开放、灵活、充满时代性是新课程教材编写的特点,这对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即便是从以前的一支粉笔、一本书,到现在的多媒体图片、动画,却仍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程教材给学生带来的思考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笔者近些年在讲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时,遇到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有的问题让我这个"老教师"都措手不及。  相似文献   

18.
郭佼 《辅导员》2009,(10):6-6
总有同学反映“上课最没劲”。我们也常碰到过这样的情形,同学们听课听得昏昏欲睡,只有老师一个人在三尺讲台上讲得卖力。为什么会这样呢?虽然不能单方面地去责怪教师,但这的确与教师讲课的“乏味”密切相连。很大程度上,学生听课的“没劲”是由课堂的“乏味”引起的。那么,怎样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在课堂上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呢?让我们去看一下别开生面的快乐课堂——  相似文献   

19.
基层推荐“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仍然会选择教师这种职业。因为与孩子打交道让人充满乐趣。我喜欢这种职业。”“作为教师,就应该用心去浇灌,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并感到快乐。”这是红安县实验小学青年教师涂如豹经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三尺讲台上,他才华横溢。风趣、幽默而有富有激情的语言,深受学生的喜爱。巧妙的课堂设计,凝练的讲述,精当的提问,灵活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学习的无穷乐  相似文献   

20.
教育有梦     
我一生有梦。幼时家贫,做过三餐有肉的梦;少时浪漫,做过作家梦、政界梦……血气方刚的年龄一过,当我视学生为生命,视学校如家庭时,才觉得教育之梦如此五彩斑斓,三尺讲台才是我圆梦之所在。“悟往者之不谏,犹来者之可追”。教育之路漫漫,我当上下求索,且行且吟,实践、思考、读书、写作,让我如云追月,痴情不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