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蒋绍东 《山东教育》2000,(29):24-25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评价各种社会思潮”。这里说的“分析”和“评价”,实质上指的就是学生的批判能力问题。   英文中的“批判”,本义为“判断”、“评价”,西方学术界现在使用“批判”一词,仍是“分析与判断”、“辨识”之意。它与我国“文革”以来形成的“批判”就是“斗争”的理解是有区别的。“批判”实际就是价值判断和选择,就是对是与非、真善美与假丑…  相似文献   

2.
《中学文科》2004,(9):6-11
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本义指词的最初的最常用的一种意义;引申义是在基本义的基础上引申,发展而来的意义;比喻义则是借一个词的基本义来比喻一种事物,且这种新的意义逐步固定下来。例如“深”的本义是“从水面到水底的距离大”,而“情深似海”“道理很深”则是对本义的引申。再如“铁”的基本义是一种坚硬的金属,“铁拳”“铁的意志”则用了它的比喻义,有“像铁一样坚硬”的意思在里面了。  相似文献   

3.
“文艺是发明的事业,批评是发见的事业。文艺是无之中创出有,批评是在砂之中寻出金”。这是郭沫若1923年在谈及自己遭到不公允的批评时感慨系之的话。郭老强调批评中的“发见”功能,强渊批评家从“砂中寻出金”,就正是强调批评的见地,强调批评家的“识”和“特识”。何谓识?从词的本义及其演变意义考察,识有常、知、审、记的意思,而“常”又为“旗  相似文献   

4.
“瘟”的本义是“瘟疫”“瘟病”.指人或动物所患的急性流行性传染病。人或动物得了瘟病,自然会精神委靡,缺乏生气。因此.“瘟”又有“神情呆滞.毫无生气”的意思,“不瘟”即是对这种消极状态的否定,所以在传统戏曲评论中.常用“不瘟不火”来赞扬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对角色的把握恰如其分。一段时间以来,“不瘟不火”的字形发生了变化.并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相似文献   

5.
判断词除“是”外 ,还应包括其它一些词。本文把判断词分为肯定判断词和否定判断词两大类 ,对肯定判断词又作了进一步分类 ,对每一类都举出实例作了较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对《六国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中的“互”字,有的同志认为“互”即“彼此,相互”的意思(《中学语文双册古文补充词释》,载《教学与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二期21页),这种说法与“互”的本义不符,其原因是把现在的合成词“互相”当作“互”的本义来理解,其实“互”的本来含义是“交互”,可以引伸为我们现在所说的“变替、相续”等意思。如果单按字面上的意思理解成“彼此、相互”,似乎还可以讲得通,但放到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法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学派”是继阿尔都塞学派之后崛起的激进的左翼马克思主义派别。该学派提倡运用批评的或批判的方法研究马克思理论和社会现实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集体现象”、“总体现象”,马克思主义应当是“批判的、开放的和发展的”。该学派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才方面作了一些工作,但却存在着某种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错误偏向  相似文献   

8.
but一词在英语中用法活跃,使用范围广。一般说来,but常作连词,表示“但是”、“可是”,用来连接两个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词或句子。但but还可表示否定。本就but表达否定含义的用法,略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9.
一、动词的搭配及其变通译法。大家知道,动词的本义是“站”的意思。如:(一位教师站在那里。)动词的本义是“给”的意思。如:(请给我一本书。)但是,这两个动词除了它们的本义之外,还可以和很多的词搭配在一起,表达出各种不同的转义(即引伸义)。现将动词的搭配及其各种变通译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文艺是发明的事业,批评是发见的事业。文艺是无之中创出有,批评是在砂之中寻出金”。这是郭沫若1923年在谈及自己遭到不公允的批评时感慨系之的话。郭老强调批评中的“发见”功能,强调批评家从“砂中寻出金”,就正是强调批评的见地,强调批评家的“识”和“特识”。何谓识?从词的本义及其演变意义考察,识有常、知、审、记的意思,而“常”又为“旗虚悬摇曳如群”中群的转注,故识又同帜,有标、幡之义。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对识的阐述,扬弃了  相似文献   

11.
说“非”     
在上古汉语中,“非”字除经常当否定副词用外,还经常用作否定判断词。 关于“非”的本义,《说文解字》释为“违”,是由鸟的双翅相背而会意①。古文中无此用法。《说文解字注》也未分析它的引申义。《宋本玉篇》、《宋本广韵》等都认为“非”有“不是”的义项②。朱骏声分析了“不是”与“违”这两个义项间的关系,他认为:  相似文献   

12.
“帝国主义”一词大约出现于19世纪晚期,其本义应是殖民扩张主义。列宁不仅没有否定这一仅仅解释为殖民扩张主义的“帝国主义”概念,而且继续沿用了这一概念。这一概念被人们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文学批评的发展进程中最突出的转向是从早期“文本批评”到后期兴起的“文化批评”。而在这一嬗变与突破中不可忽视的是解构主义理论所起到的继承与开拓作用。其强烈的否定与批判色彩,继承了解构思路,使具有多元性、跨学科视野的“文化批评”最终成为了主流和强势话语。这一转向不仅是文学史发展的自身规律的体现,而且是文本、文化、社会背景发生重大转折后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诚信修养是由“诚信”和“修养”两个词构成的复合体。“修养”一词的含义非常广泛。“修”的本义是整治、提高;“养”的本义是培育、长养。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培养提高的意思。“诚信”又是由“诚”与“信”两个概念组成的。按照“诚”和“信”的关系,“诚”即“内诚于心”,指内心的诚实、真诚、不欺、不弄虚做假;“信”即“外信于人”,指信用、守信和信任;诚信即一种内心忠诚而取信于人的思想和行为,诚信也因此成为衡量一个人为人处事方面的一种个性品质。诚信品质体现为一种真实不欺、诚心诚意、信守诺言的态度和言行。  相似文献   

15.
每逢新年、国庆节,祖国大地到处张灯结彩,人人兴高采烈。但是有的同学常把“兴高采烈”写成“兴高彩烈”,把“张灯结彩”写成“张灯结采”。这是因为没有弄清“采”和“彩”的意思和用法。采,本义是摘取。如采茶、采莲等。它与人的手有关,所以“采”又作“”,不过“”现在已经不用了。其实,“采”本身就是一个会意词,上面是“爪”的变形,像人的一只手,若把“采”写成“”,又加了一只手,实际上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彩,本义是丝织品染成的颜色,所以“彩”又作“”穴彩的异体字,现已废止不用了雪,与“丝”有关。“彩”是个形声字,声旁是“采”…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采用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习文言文的效率呢?我认为可把重心放在对重点词语的学习、掌握上。具体做法是:一、溯本求源,在理解中加深学习要学习、掌握文言重点词语,首先要学会溯本求源。所谓“本”、“源”,是指词的本义。尽管文言作品中不尽是运用词的本义,但从本义到引申义,一般是有轨迹可寻的:从词的引申义中往往可以看到其本义的影子;一旦掌握了词的本义,也就加深了对该词的理解,从而能牢固地掌握该词。例如,《鸿门宴》中写刘邦“脱身独骑”与樊哙等“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这里的“间…  相似文献   

17.
本所述“批判精神”特指一种以“批评、判断、自省及回应”为教育研究手段的思想。依据“批判精神”进行高职教育研究可分为三步:一是高职教育批评;二是高职教育判断;三是高职教育的自省及回应。本通过对多角度的分析和详尽的阐述,论证了批判精神对高职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评价”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北宋时期的《宋史·戚同文传》,书中有“市物不评价,市人知而不欺”的记载。此处的“评价”是讨价还价、评论价格的意思,实质上是对“物”的价值的一种判断。因此,评论货物的价格,就是评价的本意,现在则泛指对某一人物或事物的价值或作用的一般性衡量。目前在教育界,评价的定义有很多种。无论是哪一种,大都含有“价值与判断”的意思。教学评价实质上是评价者的主体需要与被评价对象的客观属性间的一种特殊的效用关系运动。语文教学评价,就是对照从教育目标导出的评价标准,对影响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  相似文献   

19.
捍卫科学——在理性的范围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科学的下述两种态度是不正确的,应该受到批判:一种是所谓的“旧尊崇主义”,即对科学采取无批判的尊崇;另一种是所谓的“新犬儒哲学”,即各种后现代思潮对科学的责难、批评和否定。关于科学,我们应该坚持“批判的常识主义”,其要点是:科学既是一件理性的事业,也是一件社会的事业,由此派生出科学的诸多特点以及对科学应该采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康德极其推崇先验论;但是,他自认为他的哲学还不是先验论,他的哲学只是为先验论的产生扫清了道路和确立了基础。因此,康德把自己的哲学叫做批判哲学。对于“批判”(Kzitik)这个词的意思理解不同,常常会导致对康德批判哲学的性质、理论贡献和历史地位的估价产生很大的差异。Kzitik这个词是从希腊语来的,本来含有“划分”、“鉴定”、“审查”等多种意思。康德的批判哲学,常常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对认识能力的审查。我认为,还可以把范围扩大一些。从哲学史的角度去看,Kzitik还包括对启蒙运动的哲学成果的划分、鉴定和审查。康德集中讨论了启蒙运动的两个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