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冯燕 《兰台世界》2015,(5):132-133
楚舞是一种开放的舞蹈艺术体系,吸收了楚地舞蹈艺术的精粹并众采其他民族舞蹈艺术之长,形成了独具特色、富有无穷魅力和强盛生命力的舞蹈艺术形式,奠定了中国舞蹈美学的基调,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舞蹈的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2.
楚舞是一种开放的舞蹈艺术体系,吸收了楚地舞蹈艺术的精粹并众采其他民族舞蹈艺术之长,形成了独具特色、富有无穷魅力和强盛生命力的舞蹈艺术形式,奠定了中国舞蹈美学的基调,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舞蹈的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3.
赵飞燕是西汉时期舞蹈艺术的集大成者,提升了舞蹈艺术人才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促进了宫廷艺术和民间艺术之间的融合交流,对汉代舞蹈乃至后世舞蹈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吴晓邦是中国现代舞蹈艺术的拓荒者,他在新舞蹈艺术的道路上苦苦耕耘、辛勤探索,从舞蹈教学与理论、舞蹈艺术思想两方面为中国的舞蹈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对吴晓邦艺术生涯的探讨,是理解中国现代舞蹈史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5.
论电视舞蹈的艺术与传播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舞蹈是舞蹈与电视的结合,以舞蹈艺术为主体,综合利用电视传播与艺术表现手段,以影像存在于荧屏上的艺术形式.舞蹈艺术包括舞蹈动作、舞蹈组合、舞蹈段落、舞蹈构图等,电视传播与艺术表现手段主要指摄像、剪辑或者蒙太奇、电脑特技等.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人类拓宽了自身的“视界”,无需走千里路也可看到千里以外的景色;无需身处某一时期便可全然得知该时期的事件,这便是网络的便捷性。而舞蹈艺术也同时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使舞蹈艺术的发展迈入新媒体时期并在舞蹈艺术传播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互联网的传播效应使舞蹈不再是“区域文化”并拓宽了舞蹈艺术文化的受众面,更好地发挥舞蹈艺术价值。本文主要研究了舞蹈传播方式从传统的“线下”传播到网络的“线上”传播,舞蹈艺术通过互联网媒介达到的大范围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7.
韩珂 《新闻爱好者》2011,(24):93-94
舞蹈是一种在三度空间中主要用身体语言做"心智交流"的艺术,长期以来靠剧场演出作为主流传播手段,堪称典型的舞台艺术。近年来,随着电视媒体的长足发展,舞蹈艺术与电视技术相嫁接后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电视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强调舞蹈艺术语言与电视镜头语言、舞蹈艺术法则与电视艺术法则、形体节奏与现代传播技术的深度契合、有机统一,是记录和传播舞蹈艺术的高效率手段,笔者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8.
韩珂 《新闻爱好者》2011,(12):93-94
舞蹈是一种在三度空间中主要用身体语言做“心智交流”的艺术,长期以来靠剧场演出作为主流传播手段,堪称典型的舞台艺术。近年来,随着电视媒体的长足发展,舞蹈艺术与电视技术相嫁接后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电视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强调舞蹈艺术语言与电视镜头语言、舞蹈艺术法则与电视艺术法则、形体节奏与现代传播技术的深度契合、有机统一,是记录和传播舞蹈艺术的高效率手段.笔者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汉代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的关键阶段,在民族大融合的前提下,汉代舞蹈艺术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形式,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先秦舞蹈的特点和优点,还融合了其他少数民族的舞蹈优点,为我国古代舞蹈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云南花灯是一种流行于云南地区以舞蹈为主的戏剧艺术。云南花灯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融入云南各少数民族传统的舞蹈艺术形式,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花灯舞蹈艺术。  相似文献   

11.
黄攀 《采.写.编》2016,(4):110-111
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选秀类节目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选秀节目侧面体现了人们的审美要求和艺术事业的发展现状.舞蹈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电视节目积极重视舞蹈的艺术价值,开展舞蹈选秀节目有利于吸引人们的眼球,充分发掘我国民间的舞蹈人才,促进舞蹈事业的发展.文章从我国选秀节目的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舞蹈选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我国舞蹈选秀节目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张林 《中国出版》2015,(5):65-66
随着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舞蹈艺术发展过程中,将新媒体融入舞蹈之中,将会产生不一样的艺术效果;将新媒体融入舞蹈教学之中,将会获得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新媒体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使得传统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新媒体为学生创造了更加形象与具体的学习氛围与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促进了舞蹈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新媒体必将为我国舞蹈艺术绽放独特魅  相似文献   

13.
舞蹈是人体艺术,通常根据人的不同年龄的生理条件而划分为儿童舞蹈、少年舞蹈、成人舞蹈等不同层次的舞蹈内容和表演要求。儿童舞蹈属于艺术美育的启蒙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儿童高尚的审美意识,对舞蹈艺术的兴趣和艺术素质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徐以花 《声屏世界》2022,(3):40-41,68
湖南卫视《舞蹈风暴》致力于舞蹈艺术大众化、普及化,而一档电视综艺节目能否有效实现小众舞蹈的大众化之路,值得深入探讨.文章着重从《舞蹈风暴》为实现舞蹈艺术大众化推广的逻辑体现及其电视综艺属性,对舞蹈艺术大众化传播的劣势两方面进行分析,为观众对有关问题的认识与思考提供清晰的视角.此外,基于对文章中相关问题分析,对舞蹈艺术普...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舞蹈艺术的创作和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优秀艺术家发挥着重要作用。舞蹈艺术家、教育家戴爱莲是中国舞蹈艺术的奠基人,也是中国舞蹈教育的创始人,为中国舞蹈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培养大批的人才,有着"中国舞蹈之母"的美誉。  相似文献   

16.
徐航 《新闻爱好者》2010,(4):136-136
在电视传播中.电视舞蹈成为电视工作中的一门独特传播艺术。它融合电视艺术和舞蹈艺术于一体,同时又有着电视舞蹈独特的美学特征。为了满足电视观众对电视舞蹈的收视需求.电视舞蹈还需要有很大的提升.本文从传播美学的理论角度出发.讨论如何提升电视舞蹈的质量,实现电视美学和舞蹈美学的统一和升华。  相似文献   

17.
马强 《今传媒》2015,(4):128-129
从视觉艺术领域的现代主义创新浪潮中,数字化“革命”为各个门类的艺术形态带来了美学思维中的重大转型.新媒体艺术的兴起与发展,不论从其创作形式、语言体系、美学理念、视觉思维等方面,都在这门古老的艺术——舞蹈中渗透着.舞蹈的美学思维已经开始与新媒体艺术的美学思维相互融合,新媒体在广阔的“艺术田野”里燃起了“星星之火”,其艺术魅力的鲜活,为舞蹈创新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本文从新媒体舞蹈的具体实例为支点,分析其“重构美学”[1]中视觉思维的转型,并探讨新媒体与舞蹈融合的创新与发展之未来新路.  相似文献   

18.
宫旭 《新闻传播》2007,(4):71-72
确切地说舞蹈是一门舞台艺术,而电视艺术是一门屏幕艺术,从表面上看来两者之间无法找到相互融合的交集,换句话来说,舞蹈艺术与电视艺术之间就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艺术门类。而实际上恰恰是在这两个独立艺术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个新的艺术门类——电视舞蹈。  相似文献   

19.
舞蹈艺术是人体的造型艺术,通过人体动作表达思想感情和塑造人物形象。舞蹈教育在舞蹈艺术的传播中有着重大作用。提高舞蹈教学效果不仅仅是基本功的训练,更应注重舞蹈感受训练、技巧创新和文化素质上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毕丹 《大观周刊》2011,(20):192-192,111
在中国艺术朝气蓬勃发展的今天.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在不同的领域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向国人以及世界展示着中国舞蹈的艺术魅力与风采。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舞蹈编导的重要作用。当全国各地都在欣欣向荣的全力发展舞蹈编创事业时,辽宁作为艺术大省、艺术强省却稍显落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