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都发生很大变化,需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就权益法的概念及适用范围、权益法核算投资成本确认、损益调整、投资收益确认、其他权益变动、处置等方面加以分析,旨在准确掌握新会计准则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2.
2014年3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2号——长期股权投资》。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在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以及成本法与权益法的相互转换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此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实务的处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邹彩莲 《考试周刊》2011,(67):235-237
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资产,除了正确核算取得时的长期股权投资外,在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投资企业根据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及是否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是否可靠计量。应当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核算。随着企业情况的不断变化.可能导致其会计核算需要由一种方法转换为另外的一种方法。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从投资单位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是实施共同控制的.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和投资单位因处置投资等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或是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的,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两种情况进行分析探究。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也从投资单位因追加投资原因导致持股比例上升,原持有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转变为对子公司投资的.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和投资单位因收回部分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下降,导致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  相似文献   

4.
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在运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时,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确认收益或损失的时间不同,涉及到一系列的所得税会计的问题。文章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原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在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方面进行了重新规范,具体包括名称和规范内容,成本法、权益法的核算范围与核算方法,取得时初始投资成本的计量,减值的计提,股权转让损益的计量,以及披露的内容等方面。文章仅就新旧会计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的上述变化做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企业对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核算时,由于会计与税收的目的不同,对某项收益、费用和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的规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于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的借方余额,分期摊销抵减投资收益与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扣除的差异,应作为时间性差异,企业应视所采用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分别确定。  相似文献   

7.
长期股权投资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核算方法。成本法是重成本、轻权益;权益法是重权益、轻成本。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实质不同,导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否需调整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长期股权投资依据对被投资单位产生的影响不同分为四种类型,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的类型不同,投资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方法不同,包括有成本法和权益法,通常情况下当投资企业发生增资或减资时会涉及长期股权投资类型发生变化而导致核算方法发生变化,但是在投资额度不变的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的类型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同样会涉及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由于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规定的差异,产生了一系列所得税纳税调整问题,需要根据相关规定及其实施条例对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利润分配作出相应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  相似文献   

10.
关于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权益法的教学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权益法核算的难点在于四个专栏的内容及相互关系,即“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四个专栏的核算要点及联系,以及期末计提减值准备的处理。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快速全面掌握权益法核算的技巧。  相似文献   

11.
准则修订后,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也随之变化.分析长期股权投资的两种核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及会计核算,便于企业更好地运用长期投资准则,准确地核算投资资产和收益.  相似文献   

12.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税务影响,首先是相对影响,着重表现在对企业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其次是绝对影响,即对应纳所得税额的影响。分析新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税务影响,探究在新准则和现行税法规范下进行税务筹划的思路,有助于相关企业规范核算和合法节税。  相似文献   

13.
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 ,其收益确认有两种方法 ,即成本法与权益法。两种方法因其收益确认观点不同 ,因而在使用范围、会计处理等方面有很大区别。本文通过对其基本理论及具体会计任务的比较 ,分析出了两种方法的具体区别及其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我们只有理解其联系 ,把握其区别 ,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如  相似文献   

14.
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确认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在权益法下应根据投资比例和被投资企业的盈利确认投资收益,但是,这样处理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和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也是通货膨胀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反映双方内在经济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有必要按收付实现制核算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15.
新会计准则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做出了不同的会计处理规定,文章比较了两种合并方式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区别,通过案例进一步比较了企业合并分别采用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核算的不同,进而探讨了新会计准则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处理规定的积极意义以及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人力资源会计也在不断完善。其计量基础现分为成本法和价值法两大类型,并形成了成本型人力资源会计和权益型人力资源会计两大会计核算模式。通过对上述计量方法和会计模式的探讨,剖析各方法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实际工作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投资渠道出现多元化趋势,夫妻拥有的财产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股权作为一种投资权益已悄然成为夫妻财产的新型代表。然而,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离婚纠纷中涉及的公司股权争议也越来越多。文章从夫妻共有财产界定及公司股权的特性人手,探讨夫妻一方名下股权的归属并对我国相关法律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教育投资与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当前的教育投资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意在分析我国教育投资的现状,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因素,并从纵向和横向分析教育投资对教育公平所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核算的重心应由有形资产转移到无形资产上,企业拥有的全部无形资产都应正式纳入会计系统进行管理和核算;而作为知识这种无形资产载体的人力资源理应纳入企业资产的范围,在会计系统和财务报表中单独反映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并对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予以资本化;知识劳动将以所有身份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会计权益理论将得以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