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论直觉     
<正> 人类从未象现在这样感到必须全面而深刻地研究思维自身。直觉作为一种奇妙而实在的思维现象也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大的研究兴趣。 对于什么是直觉(包括灵感),目前,研究者们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解释。在这里,我们摘抄几种流行的说法:(1)直觉是思维对感性经验和已有知识持续思考时,不受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洞察问题实质的一种认识突变(飞跃)。”(参见《直觉思维方法简论》《东岳论丛》1683年第4期)(2)“直觉是指人们思索问题时,没有传统逻辑过程相伴随,只是由于显意识和潜意识的相互作用,当信息突然沟通  相似文献   

2.
我校政教系讲师马文峰与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讲师单少杰合作的长篇论文《中国古典直觉思维概论》,在《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发表.作者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考察了中国古典直觉思维的特点,认为:在形式上,它表现为一种直接性思维,即思维主体对于对象的直接把握.这种直接把握具有突发性、超逻辑性和超语言性.在内容上,它主要是一种整体性思维.其一,思维主体本身作为整体进入思维过程,即思  相似文献   

3.
(上接总第286期第5页)六、直觉思维、个性心理及评价(一)重视直觉思维在创造力开发中的作用。直觉往往是创造的前导。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研究“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一种没有经过严密推理和验证而“蓦然”地猜度到问题之精要的心理现象。它是灵感的初级形式(有人称“灵感的火花”)。学生在学习中,常会出现直觉思维现象,表现为提出怪题、突然悟题、漂亮地应急性答题、脑中出现新奇景象等。依靠直觉思维答题的学生比不会回答或仅仅是复述课文内容的学生要聪明得多。固然,依靠直觉答题也可能出错,但教师要把“直觉”的错误与…  相似文献   

4.
第一节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以思维过程是否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为标准,可以将思维划分为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也称非逻辑思维)两种基本形式。逻辑思维始终是数学思维的主体,有关中学教学与逻辑思维的论述,可参看本刊1984年第2至12期刊登的《中学数学与思维》讲座。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科学发现中创造性思维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科学大师爱因斯坦十分重视和强调创造性思维,他明确地肯定了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的存在,并认为直觉是感觉经验和概念、命题系统的“联系”通道《(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第284页、第5页)。我们应该看到直觉、灵感在创造性的认识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直觉思维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他的名著《教育过程》一书里提出来的,它是一种整体的、紧缩的、简捷的、跳跃式的思维。它要求思维者对事物直接感知,在瞬间迅速接触问题的实质,直接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智能,必须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呢? 一、引导学生看整体例如,在计算(9(5/13)×27.3-9(5/13)×24.6)÷0.057×0÷3.8这道题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观察,先把  相似文献   

7.
谢遐龄同志在《筒单性理想在假说产生中的作用》一文中(见《社会科学研究》1985年第三期),论述了简单性理想在假说产生中的作用问题。读后颇受启发。但作者在文中把直觉与逻辑推理对立了起来,认为“假说的产生过程中起作用的是直觉,而不是逻辑推理——既没有归纳推理,也没有演绎推理。”对此,我们不敢苟同。我们认为,逻辑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演绎推理等)在假说的产生中是起作用的,而且是不容忽视的作用;直觉只不过是在逻辑思维等基础上产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它与逻辑推理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下边谈谈我们的一点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8.
本论述了以下三个方面:(1)什么是数学直觉思维以及它有哪些特点。(2)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必要性,它可以培养学生灵活、敏捷、独创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当今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3)举例介绍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相似文献   

9.
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一步步地分析,而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猜测、突然领悟、理解的思维。 直觉思维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思维。直觉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活动之处,在于它浓缩了对思维对象(已知、结论、关系)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简缩了数学推理演算过程,其中包  相似文献   

10.
“直觉”是以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累积的经验为依据 ,未经充分的逻辑推理过程 ,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思维活动。它不是象唯心主义所说的那样 ,是不依实践、不依意识的一种天赋认识能力。物理中的直觉思维是以物理概念、规律为依据 ,借助于物理表象来完成的直觉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到 :直觉思维是“不以仔细的、按规定好的步骤前进为其特征的……总是以熟悉的有关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依据 ,使思维者可实现跃进、超级或采用捷径。”直觉思维不是什么奥妙的东西 ,它是一种未经有意识或者说是一种潜意识思维 ,来获取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以下三个方面(1)什么是数学直觉思维以及它有哪些特点.(2)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必要性,它可以培养学生灵活、敏捷、独创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当今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3)举例介绍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直觉思维?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说:“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迥然不同,它不是以仔细的、规定好的步骤前进为其特征的”而“总是以熟悉牵涉到的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根据,使思维者可能实行跃进、越级和采取捷径……”。这虽不是在为直觉思维下定义,但却对直觉思维作了周到的描述,可以作为我们探索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3.
直觉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性思维,教师若适时地引导学生用直觉思维解题,往往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并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等品质得到锻炼.《物理习题中直觉思维的作用与培养》对直觉思维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直觉思维的含义 直觉思维是思维的一种方式,它与形象思维、灵感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人说,在解决问题时凭直觉判断而得出结论所用的思维就叫做直觉思维;又有人说,采用作图法求得问题的答案,所用的思维就是直觉思维。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面,没有讲出直觉思维的实质。 从一定的原始信息出发,调用储存于大脑里的形象知识(表象、意象、经验等)经过分析、比对、归纳、想象等思维操作,运用直感判别法,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思维活动形式就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具有非逻辑的特征,但它是人们在对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索和逻辑推论之后产生的,而且直觉思维得到的东西还  相似文献   

15.
学生学习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情操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来进行的。不论是阅读能力还是写作能力,都依赖于敏锐的语感。语感的表现形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它依靠直觉思维而非分析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思维活动中,"直觉"是一个特殊的思维活动,它既不同于逻辑,又不同于经验,是一种介于逻辑与经验之间的,有一定色彩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数学直觉思维是运用有关数学知识模块对问题进行敏锐的分析、推理,并能迅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向或途径的思维形式.笔者从徐敏龙老师的《几何解题欣赏课》中得到启发,谈谈如何将直觉思维应用到解题当中,使解题思路自然生成.  相似文献   

17.
<正>在数学思维活动中,"直觉"是一个特殊的思维活动,它既不同于逻辑,又不同于经验,是一种介于逻辑与经验之间的,有一定色彩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数学直觉思维是运用有关数学知识模块对问题进行敏锐的分析、推理,并能迅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向或途径的思维形式.笔者从徐敏龙老师的《几何解题欣赏课》中得到启发,谈谈如何将直觉思维应用到解题当中,使解题思路自然生成.一、反比例函数图象——面积的直觉思维在近几年中考中,有关反比例函数面积问题大致分为两大  相似文献   

18.
张萍 《文教资料》2007,(34):234-236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古代的医学经典,也是文化史上的重要著作。本文主要结合西方学术名著中的有关理论探讨《内经》跟原始思维的联系,得出神秘的互渗、巫术、直觉想象都是原始思维在《内经》中的遗留。这种思维方式自然会产生一些不科学乃至牵强附会的观点,但它也弥补了现代科学思维的不足,使《内经》萌发了许多天才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教学文摘     
创造活动的核心是创造思维。创造思维就其方法来说,是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的思维,先直觉,后逻辑,产生出最佳的思维效果。直觉思维全凭形象、色彩、气味等直觉认识来进行思维,思维得快,能大致产生一些设想,但准确性差,逻辑思维是依靠语言,按照逻辑规律进行思维,思维的准确性高,但是产生设想慢,甚至得不出设想。从思维的性质来说,创造性思维又是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综合,先扩散,后集中,产生出最佳的思维效果。(摘自《上海教育》1985年3期)  相似文献   

20.
直觉思维 (包括直觉和灵感 )是客观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它是一种以高度省略、简化、浓缩的方式洞察问题实质的思维。数学直觉是一种直接反映数学对象结构关系的心智活动形式 ,它是人脑对于数学对象事物的某种直接的领悟或洞察。对于学习数学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的人来说 ,直觉是可能产生的也是可以加以培养的。数学直觉的基础在于数学知识组块和数学形象直感的生长。数学灵感是人脑对数学对象的结构关系的一种突然性领悟。灵感是直觉的更高发展 ,是一种突发性的直觉。数学灵感是从多个数学直觉中升华而形成的结晶。而数学直觉又是从多次反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