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一直难以忘怀《不跪着教书》中的那句让人振聋发聩的宣言:要想使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是啊,教师怎么能跪着教书呢?然而遍观今日之教育,在考试分数的压力下,在形形色色的  相似文献   

2.
读过王栋生的“教育随笔”集《不跪着教书》,我强烈感到,这不仅仅是教书人应该读的书,而且是校长该读、教育干部该读、所有有小孩或关心下一代的人都该读的好书。也许是王栋生的“不跪着教书”的观点太响亮了,很容易吸引教师的眼球,出版社便把这句话作为书名。其实,这只是《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中写到的一句话:“语文教师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在  相似文献   

3.
近日有幸阅读南京师大附中王栋生老师的《不跪着教书》,有种煦风扑面、清泉涤心的快感。读罢掩卷沉思,内心竟如灌铅样的沉重:芸芸众师之中,真正做到不跪着教书者能有几人?  相似文献   

4.
最近重读吴非先生的教育随笔集《不跪着教书》,笔者很欣赏书中几句话:“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我们教师不一定非得成为教育家、特级教师才会有思想,也不一定非得要拿出几本教育专著才能彰显你的思想。但是我们必须有思想,学会思考,由此我们教师才“有资格”站在学生面前。也只有会思考的有思想的老师才不会“跪着教书”,也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自信的、有思想的学生。  相似文献   

5.
最近重读吴非先生的教育随笔集《不跪着教书》,笔者很欣赏书中几句话:"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是啊,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成为思想的先行者。教师不一定非得成为教育家、特级教师才会有思  相似文献   

6.
张永新 《文教资料》2006,(28):105-106
吴非老师最近出了一本教学随笔《不跪着教书》,读后颇有感触。也许人们很惊讶,谁跪着教书了?为什么会跪着教书?作为一位教师,我可以坦率地说,现在还能站着教书的已经不多了。因为当前的教育大环境太糟糕,应试教育太残酷,教师的任务太繁重,心理负担过大。座座大山压得教师直不起腰,层层枷锁套得教师喘不过气,让教师们带着镣铐跳舞,谈何容易。目前的基础教育危机重重,问题多多,我把它概括成这样几句话:“百年大计危机深,积重难返愁煞人。体制僵化观念陈,评价体系折腾人。思想落后瞎胡混,校园流行官本位。义务教育徒虚名,层层级级谎报情。农村…  相似文献   

7.
吴非老师说过,要想我们的学生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自己不能跪着教书。教学风格应当百花齐放,但是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应当是思想者。在瞒和骗中长大的人,思维是会有缺陷的。而一旦觉悟,就有可能转向虚无,什么都不信。所以,培养独立思考的一代,是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中国需要大批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教师。教师自己应当先学会读书,善于思考。教书也要站直了教书,跪着教,和不教书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8.
近日.跟同事谈起教师这个话题.不免让我想起吴非先生的教育随笔集《不跪着教书》中令人欣赏的几句话:“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都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的确。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嘹望者.嘹望者都没有了思想.学生岂不迷失了成长的方向?那么.教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教育思想更富有呢?  相似文献   

9.
纪勇 《教育文汇》2006,(5):51-52
读过王栋生的“教育随笔”集《不跪着教书》,我强烈感到,这不仅仅是教书人应该读的书,而且是校长该读、教育干部该读、所有有小孩或关心下一代的人都该读的好书。  相似文献   

10.
上海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说,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人格魅力,不要跪着教书,而要堂堂正正地站在三尺讲台上,活得像个人。”言下之意当教师的在教育教学中得有自己的开拓创新理念和实践。可是,当今教师队伍中,跪着教书的绝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大有人在,因此重提黄老师的这句话也就大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吴非老师说教师要“不跪着教书”,我们也希望学生“不跪着学习”。让教师与学生都挺起胸膛站着,如一片挺拔的白桦林……  相似文献   

12.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新华书店看到了这本《不跪着教书》,翻看一下,竟然爱不释手,像这样闪烁着思想光芒、充满着智慧和理性、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的好书真是难得一见。作者吴非,本名王栋生,是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特级教师,这本《不跪着教书》是他的随笔集。当前,能够写文章的中小学教师不多,能够写书的更少,而能够有独特教育思想并且能够把这些思想贯穿在教育活动中并完美诉诸于文字的更是少之又少。吴非老师便是这样一个少见的人。吴非老师所讲的跪着教书是教育界普遍存在着的一种不自由的状态:老师会不由自主地成为照本宣科的机器,成为书本的奴…  相似文献   

13.
周如俊 《湖南教育》2006,(12):42-43
最近重读王栋生的“教育随笔”集《不跪着教书》,很有感慨。  相似文献   

14.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  相似文献   

15.
几年前拜读了特级教师王栋生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有一段触及教师灵魂的话: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  相似文献   

16.
朱云 《教书育人》2005,(6):28-31
近来,有幸读到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的部分文章,真可谓针针见血,振聋发聩!还好没有读到他文集的全部,因为就这几篇文章就已经足够让正在第一线上跪着教书的我汗颜了。本来吴非老师已经说得够尖锐深刻的了,但是,在汗颜之余我还有要说的话,以代表广大一线教师表达一下心中的憋屈!  相似文献   

17.
高俊 《江西教育》2005,(5):47-47
最早读到吴非老师的文章.是在2002年第3期的《语文学习》上。记得那篇《让我喊一声冤》的文章.以犀耕泼辣的文笔.对语文教育的困境做了深入的剖析。此后我又陆续读了一些他的教育随笔.每次读完都有着同样的感受——像这样为教育讲真话的文章真是太少了。这次有幸读了他的《不跪着教书》教育随笔集.让我的思想有了新的升华.“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相似文献   

18.
从大学毕业至今,我一直在教书,我那不安分的头脑也一刻没能平静。现在,我终于明白,凭一门专业课的教学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当年,我自认为学校是"净土",忽略了学校只是社会的一部分,现在我终于知道世上惟一可以"静"的可能只有个人的心境。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配有"铸造"这样的词条。--摘自吴非著《不跪着教书》,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9.
王卓珺 《江苏教育》2012,(Z1):51-52
作品简介:《不跪着教书》是一本教育随笔,收录了吴非先生(本名王栋生,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近年来的教育随笔一百篇。《不跪着教书》从教育教学问题入手,分析现象,提供思路,充分展现了一位资深教师、教育专家对中国教育问题,尤其是中小学教育问题的真知灼见,文笔老练,促人深思。文章篇幅虽短,但篇篇掷地有声,视角极广,涉及教师素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阅读教学、品德教育、教育制度问题等,对许多大家都已习以为常的现象进行有见地的犀利分析,洋溢着浓郁的责任意识和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20.
新理念的语文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材不是圣经,要修改,要完善。语文教师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是跪着的,那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所以我们要依据教材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发与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