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歌唱是研究语言在旋律上延长的学问。古人曾说过:“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一个演唱者,只有具备了清晰的口齿,才能练出动人的歌声。在歌唱中如何掌握。处理好字音,如何适当地运用好“说”机能在歌唱发声中的作用,是获得清晰的歌唱语音,动听美妙的歌声的关键。平日里我们与人  相似文献   

2.
声乐是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嘹亮的歌声,又用歌声透过音乐化了的语言,它同时又是一门艺术——生动地塑造乐曲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其意境,表达其思想感情的音乐艺术。文章通过歌唱语言的作用、歌唱语言中的咬字、吐字、归韵收声以及歌唱语调的轻重、连断停顿几方面来阐述只有清晰准确的歌唱语言与优美动听的歌喉相结合的歌唱,才能较好地表现歌曲作品的思想内容,达到演唱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歌唱呼吸与情感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6世纪美声唱法诞生以来,诸多声乐教育家认为:歌唱的动力是呼吸。“谁懂得了呼吸,谁就掌握了歌唱。”由此可见,呼吸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而歌唱发声的技巧是为歌唱的内容服务的,歌唱蕴藏着丰富的情感要素。但如何借助作品本身的情感因素合理地运用具体恰当的呼吸演唱好作品,充分体现作品的情感,使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是声乐教学与演唱的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4.
歌唱教学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是学生表现音乐,进行艺术实践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歌唱教学还应立足于“如何唱好”歌曲,使关注点回到演唱上.首先,应当关注教材的研究;其次,应当关注教师自身基本功的积累;再次,关注学生良好歌唱习惯的培养;最后,要着重关注如何引导学生有表现力的歌唱.增强关注意识的同时,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和音乐审美,学会用歌声表达情感.  相似文献   

5.
声乐艺术就是歌唱的语言艺术,如果在歌唱中不注重民族语言的学习,就会失去歌唱艺术的表现力,使歌唱艺术难以传达思想感情。因此,我们在声乐艺术学习中,无论是什么风格的演唱,都应该认真学习歌唱的语言,只有通过优美动听的声音和清晰真实的语言结合起来,才能传达歌唱的真情实感,使听众在歌声中感受到声乐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歌唱是一种经过加工了的语言艺术,是把歌声和语言结合起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艺术。生活中的说话与歌唱不完全一样,说话时是一字一言,只要说清楚就可以了,字的用气非常微弱。而歌唱则要求一定量的吐字力度,以及在呼吸力度加强的同时,使字与气流产生抗力,使曲调与字同时产生进发力。这就需要把一个字分成“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如不把字分割开来,在字收尾时就会出现已不是所要表达的字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歌唱表演包含在表演艺术中,是以歌唱为主体,以表演为辅助,使歌声与表演相统一的表演艺术。本文从分析歌唱表演的定义、实质、基本要素及如何提高表演能力几方面入手,对歌唱表演艺术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8.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要素。在歌唱的呼吸训练中,采用自然状态的呼吸方法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叹气”就是这样的一种自然呼吸状态。科学应用“叹气”是掌握歌唱呼吸的一个捷径,灵活应用“叹气”的技巧进行演唱,既能使气息饱满、歌声通畅,又能防止捏喉憋气、歌声僵硬。避免了声乐学习的抽象化,使模糊概念变得可知可感,更易于接受与把握。  相似文献   

9.
歌唱艺术就是语言和音乐两者紧密结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综合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在优美音乐旋律衬托中,生动清新的语言是使歌声富有感染力量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歌唱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艺术,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演唱者在歌唱时要做到“依字行腔”、“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要做到这些要求,就要准确把握汉语传统的发声方法,特别是其中的“五音”、“四呼”和“韵辙”规律,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以便能生动地演绎每一首声乐作品。在歌唱中要做到声音美与语言美的统一。声乐表演既要表现声音的魅力,又要表现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让歌声更美妙——论“以情带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唱是优美动人的歌声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艺术。歌唱中,声情并茂是其艺术的创作原则。而要做到声情并茂,则需歌者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歌唱之中,用以情带声的演唱达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目的。本文通过对“以情带声”内涵及其与歌唱技术、歌唱心理之间关系的阐述,探讨“以情带声”在歌唱技术训练和歌唱艺术表现中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围绕歌唱中“说”的作用这个中心论点,从“说”在歌唱中心的重要性,歌唱时的“说”与说话中的说的联系,说与唱的关系和怎样掌握“说”机能这四个方面展开,说明“说”的机能在歌唱艺术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歌唱是音乐艺术生命的表现形式之一,声情并茂是歌唱艺术的灵魂和核心,只有正确处理好“情”与“声”的关系,才能情思横溢,以情动人。  相似文献   

13.
歌唱是一门听觉的艺术,作为歌唱者必须具备一副敏锐的耳朵,才能调整自己的歌唱器官,使歌声充满感染力。本文试图阐述如何训练教师和学生的听觉器官,使学唱者形成理想的声音概念,唱出美妙的歌声,从而达到学习歌唱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当下的音乐生产和音乐消费中,大众广泛接受的音乐式样是音乐的表演.更近一步说,歌唱艺术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声乐演唱,而是要达到形神兼备的表演,是“演”与“唱”的有机结合体,只有这样才能使歌唱完美.因此,我们的音乐领域或说我们的歌唱艺术出现了新的诉求,这种对音乐消费品的更高层次的要求既源自音乐受众,也源自当下视听技术的推动.这种诉求也要求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原有的歌唱艺术进行重新地考察.从“演”与“唱”两个维度出发展开讨论,对歌唱艺术本体论进行了重新审视,进而考察了如何通过“演”与“唱”达到歌唱艺术的臻美.  相似文献   

15.
优美的歌声是通过艺术表现而体现的。本文从歌唱艺术表现的四个相关因素,节奏、强弱、语言、风格进行了探讨,阐明了只有艺术表现与歌唱技巧的完美结合,歌唱艺术才更具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太阳起床我起床,东山坡上去放羊;背上我的小背篓,背着太阳上山冈。赛洛赛,哎洛哎,手中鞭儿轻轻摇,赶着羊群走四方。玉鸟歌唱我歌唱,歌唱家乡好风光,马缨花红稻秧绿,草肥水美羊儿壮;赛洛赛,哎洛哎,歌声伴着彩云飞,我是撒尼小姑娘。  相似文献   

17.
歌唱是人们抒发感情的艺术,歌唱也是用优美动人的歌声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如何用歌唱来抒发情感,表现生活并做到声情并茂,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8.
呼吸训练是声乐教学的基础,在歌唱中掌握好科学的呼吸状态和精准的呼吸技巧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歌唱时必须掌握好生理机能的训练和强化,掌握正确科学的训练方法,通过长期而艰苦的呼吸与发声训练获得优美动听的歌声。  相似文献   

19.
说话与歌唱     
<正>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歌唱”与“说话”有着密切的关系。“说话”中的咬字、吐字、声调、语气、节奏、表情,其实就是“歌唱”的基础。人们往往认为学唱歌的人肯定都会说话,用不着教师来教,我认为这恰恰是声乐教学中的一个“盲点”,一个“误区”。相反,把话说好,是把歌唱好的前提条件,唱不好歌的不一定说不好话,而说不好话的人必定是唱不好歌的。声乐教学有必要从说话抓起。  相似文献   

20.
王跃玲 《教育艺术》2005,(12):61-62
本文试图通过在幼专歌唱教学中探讨歌唱“兴奋点”的意义、作用,以及研究如何面对歌唱“兴奋点”的确立、挖掘与激发等表现形式,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