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身材高大的郭焱。打起球也有一股霸气。称得上年轻女选手中“技术男性化”的代表人物。于是媒体上便有了“霸王花——郭焱”之称。与郭焱接触过的人。都觉得她非常容易相处。是个性格爽朗的女孩。其实她也有很细腻的一面,关于自己怎样走上乒乓球这条道路,如何刚到国家乒乓女一队便脱颖而出,成长道路中点滴小事都清晰地留在她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2.
镜头一:2005年2月某个周四的下午,训练局跳水馆的二楼。这个下午,是中国跳水队面向媒体的一堂公开课。“只通知了十家媒体,怎么来了这么多人?”看着二十多个人手持摄像机、数码相机、录音笔等各种采访工具在二楼的看台上晃来晃去,游泳中心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诧异道。“这不都冲着郭晶晶来的嘛!她怎么还不出来啊,都等着拍她呢。”身边的一位记者不住地抱怨。镜头二:一个小时后,郭晶晶结束了陆上训练,走进了水上训练馆。“快看,快看,郭晶晶来了。”不知哪位记者一声吆喝,所有镜头不约而同做了个转身动作,对准郭晶晶,沿着她行进的路线跟近,跟近…  相似文献   

3.
2004年7月,本刊曾对担任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刚半年之久的孙晋芳有过一次专访,当时她向记者清晰地介绍了网管中心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及围绕奥运会制定的相应计划和措施。之后的几个月里,中国网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的巨大突破令世人瞩目。在体育界名声响亮的老女排队长孙晋芳又一次被媒体集中“聚焦”,并被冠以“干将”和“福将”的称谓。在充满惊喜的2004年即将远去之际,本刊再次邀约孙晋芳,请她谈谈中国网球沉甸甸的一年、新一届国家队的组建以及2005年中国网球的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4.
《当代体育》2014,(22):66-71
科比的妻子瓦妮莎出现在某著名珠宝品牌的活动上,而在走红毯时,她隆起的腹部引发了媒体的诸多猜测。科比在过去几年不止一次表示自己希望能有了儿子,并曾在与瓦妮莎游玩巴黎时暗示想造个“小曼巴”出来。据了解,瓦妮莎确实怀孕了,过去几个月科比与她积极造人,如今也有了结果。本赛季湖人战绩糟糕,但瓦妮莎若真怀孕,相信也会让科比精神振奋。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乒坛女运动员中,有没有瓦尔德内尔式的人物?有!她就是不满13岁的辽宁选手郭跃……四年以后郭跃肯定会成为最年轻的世界冠军。”2000年,这位号称“中国通”的意大利记者吉纳罗·博扎,用一篇《关注郭跃》引起了国内乒坛对于这个满脸稚气的小女孩的关注。 2002年是郭跃横空出世的一年,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便在奥地利公开赛上打入四强,成为国际乒联历史上进入巡回赛四强最年轻的选手;年末的瑞典国际乒联总决赛上她一路杀进了决赛,最终负于张怡宁,世界排名也从年初的39位飚升至第9,媒体把各种赞誉毫不吝啬地给了这个看起来虎虎生威的14岁小丫头。 2004年多哈世乒赛团体赛,16岁的郭跃凭着拼劲和自信,在最后时刻挤掉了队友郭焱。决赛中她犹如一股喷薄而出的新生力量,拿下最后一分之后,郭跃亲手打下了这个世界冠军,也让四年前博扎的预言变成了现实。国际乒联新闻官撰文称,“郭跃是未来女子乒坛的领军人物”,而国内舆论更是把她定为”王楠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1983年,全苏“十佳”运动员评选揭晓时,第一个出场受奖的,是位身材修长、体格纤细的姑娘。当人们见到她那一头浅黄色的浓发,伴着她有节奏的步伐颠颤着,矫健地蹬上领奖台时,全场爆发出的“塔佳——塔诺奇卡!”的欢呼声响彻穹顶。她伫立在沸腾的四周看台中央,频频地向热情的观众招手致意……塔玛拉·贝科娃这个名字,不仅在苏联家喻户晓,且亦蜚声世界田坛。因为她在1983年内两破世界纪录,并一人独占了近年世界女子前四个跳高最佳成绩中的三个,为此美国《田径新闻》杂志评选她为1983年世界十名最佳女子田径运动  相似文献   

7.
现在,姚明已结束了6个月的NBA之旅,回国积极备战亚锦赛。在美国的6个月,虽然大家对姚明有所了解,那仅是局限在各种媒体上发布的消息,却无缘真正近距离的接触。中央电视台著名体育节目主持人宁辛却得到了这一机会。去年12月中旬,她奉命飞赴美国采访。在美国70天,她三次面对面采访了姚明,并向姚明颁发了2002年中国电视体育奖“最受观众欢迎的运动员奖”。本文即是宁辛此次美国之行近距离接触姚明的记录和她的真实感受。文章告诉大家,姚明是个明星,更是个有血肉、有思想、有感情的普通人。  相似文献   

8.
张莉 《钓鱼》2003,(14)
长着一双漂亮大眼睛的福建女钓手周秀荣,其丈夫周增强是个“铁杆”钓迷,耳濡目染,她也“夫唱妇随”喜欢上了钓鱼。这几年,周秀荣同丈夫一道驰骋神州大地天南海北地去钓鱼,给人的印象是她特爱笑,甜甜的酒窝、微微的笑意总荡漾在脸上,让人感觉温温柔柔的。但倘若哪天你和她同池竞技,可千万不能大意,因为你稍不留神,她会笑眯眯的将你“打”得落花流水,让你好不服气。可你不服也不行,这位首届全国女子钓鱼比赛的“头名状元”绝对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温柔杀手”。翻开周秀荣的钓绩档案,可谓流光溢彩:1999年,在福建省家庭钓鱼比赛上,荣获第三名。…  相似文献   

9.
“体记”者,体育记者也。在国内足球职业化伊始,“摘牌制”令中国球员可以正大光明地转会了。随后,有财大气粗的俱乐部搞出了个地下“签字费”,为此媒体曾予以披露,有的甚至还痛心疾首地痛陈其弊端,一副“国将不国”的样子。谁知短短的几年后,体记的所谓“安家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相似文献   

10.
1月28日,岁久冬深的北京难得的一个暖日。 一大早,王楠来到香格里拉饭店。一改平素的运动装束,她身披红大氅,脚蹬红皮鞋,加上那精心涂朱的两叶红唇,活脱脱一个红衣红颜美少女。 “王楠,怎么瘦了?”有记者逗趣地向她打招呼。 “真的?”王楠挺高兴,自古美人都是瘦嘛。可她仍故意嗔怪道:“还不是被那乒乓球折磨的!” 在一片笑声中,她轻盈地走向一侧的签到簿,扉页上赫然写着一行大字“人济杯2001年世界十佳运动员评选揭晓颁奖大会”。看到它,王楠拿起笔,一笔一画地写上自己的名字。  相似文献   

11.
时间关系,我没有采访到李婷和孙甜甜,只“抓到”了郑洁和晏紫,这一对川妹子,言谈举止却少见辣味,透着南方姑娘特有的柔和。澳网的历史性突破并没有给两个人带来什么变化,她们似乎也不太乐意总是说起过去的比赛,“想想下一站还差不多,过去的有什么好说的?又不是拿了澳网冠军。”尽管目前的排名还不足以保证她们100%地出现在雅典奥运赛场上,但已经有媒体在帮她们“算账”了:由于奥运会对一个国家的参赛选手有名额限制,因此她们极有可能参加奥运。对此,两个  相似文献   

12.
好不容易见到了徐德妹,没成想却遭到她的拒绝。一句“我很忙”,算是给了个温吞吞的回答。于是,我赶紧使尽浑身解数,软磨硬泡。终于她允许我采访“十几分钟”。不知不觉中,小徐同我谈起了她的过去。她说她是12岁那年开始比较正式地从事田径运动。因为那年她被湖州市业余体校的朱美琳老师看中,从此把她领入了田径运动的大门。没多久,在1979年6月的浙江省少年田径赛上,年仅12岁的  相似文献   

13.
叶婉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12,(11):74-75
黄石世界杯的赛场上,瘦高个、白皮肤、大眼睛的邢延华(Ariel)特别受志愿者们欢迎,每次她打完比赛,志愿者们会齐刷刷地站在更衣室门口等着她合影签名。邢延华来者不拒,还不停地用软绵绵的中文说着谢谢。“这个帽子我已经签过名字了,你知道吧?”见到一个志愿者递上来的帽子上已经有自己的签名。邢延华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知道,我是想麻烦你再签个大的,可以吗”得到的回答当然是可以。 第一次听说邢延华的名字,是因为她在美国和比尔·盖茨、巴菲特一起打乒乓球,后来她代表美国队出现在世界比赛的赛场上,渐渐很多中国记者也都认识了她。她操着有点台湾腔的国语,碰到喜欢的话题会高兴得手舞足蹈,会一脸兴奋地告诉你她小时候最喜欢的游戏是把秋千拧成麻绳,然后坐上去飞快地旋转,还有把落叶堆在一起猛地跳进去也特别好玩,说完自己哈哈大笑。见你笑得挺勉强,她会特别不好意思地吐舌头,“好吧,其实也没那么好玩。” 邢延华是个特别真实的小孩。聊起女子世界杯,第一反应是吃得特别好,住得也特别好。“我喜欢吃肉和面食,这里的吃的太好吃了!”  相似文献   

14.
天使周蜜     
周蜜是个爱笑的女孩。 周蜜是个爱臭美的女孩。  周蜜是个很女孩的女孩。  第一次见周蜜是在她宿舍。她手里拿着一件织了一半的浅蓝色毛活儿,正奋力赶工。问她织给谁,她含笑不语,眼角眉梢都透着温柔。当时就给人留下一个深刻印象:女人……  单论五官,周蜜长得并不是有多精致;可是她的笑容却极具感染力。“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一笑起来,整张脸都生动了。所以媒体评论,那微笑,是周蜜的“招牌笑容”。  笑容源于平和的心态。水瓶座的周蜜自言自己心里没有那么多事,也不是一个极端的人。优秀运动员有时应该有一种特…  相似文献   

15.
“飞行的家庭主妇” 1948年伦敦奥运会上的头号新闻是:荷兰田径女杰范尼、布兰克尔斯一科恩以欧文斯式的胜利一人独得四面金牌,人们亲呢地称她“范尼”,并把她比喻为“女欧文斯”。但是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成绩册上,她的名字是法兰西娜、科恩;当时她仅十八岁。在柏林,她在奥运会这种大场面里初试身手。她以1.55米的成绩与另两名选手并列女子跳高第五名(冠军成绩1.60米);她还是获得第五名的荷兰女子4×100米接力队的二棒队员。 1943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之际,“范尼”找不到能同自己较量的对手,但  相似文献   

16.
国家体操大馆,平衡木上,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个漂亮的“后手翻接两周”下法,稳稳地矗立在平衡木旁;接着跑出场外,她紧贴柱子竖起倒立;20分钟后,她又“金鸡独立”,强化跟腱训练…… 16岁的她在和自己较劲,一年接着一年,一天接着一天,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 这是安徽小姑娘李娅的个性。 凭着这种个性,她从安徽走到北京,如今,又要迈进奥运会的大门。  相似文献   

17.
金色的秋天,第四届南京国际田径赛在五台山体育场举行。碧绿与褚红相间的赛场上,一批世界田径明星引入瞩目,而引起最大轰动的,却是受伤的“栏上飞鹿”——刘华金,奇迹般地重返田径场。欲速则不达去年2月18日,北京国家田径队训练馆,刘华金正在训练。元月,她闹胃病误了好几天训练课,此刻,她急切地想补回来。教练挥手示意,她开始跨栏练习。跨第二个栏对,碰了栏架,人往前摔去,快扑到地的一刹那,她想起了1983年也有类似经历,但当时她来个紧急收脚,结果没摔倒。于是,她又来了个紧急收腿,然而,前冲太猛,她的左腿几乎扭了个180度重重地摔在地上。  相似文献   

18.
徐莉 《新体育》2005,(8):60-61
回到北京的高敏变了。她不再是那个害怕失败的“跳水女皇”,也不再惧怕媒体的追逐和围攻。在7·13晚会现场,她大大方方地上台献歌;在北京国际体育电影节的开幕式上,她身着晚礼服,和大家一起看《姚明年》;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的游泳馆中,她带着儿子们看彭勃、胡佳训练,看着孩子找自己的偶像签名;在西单图书大厦的售书活动中,她微笑着将自传《追梦》签售给每一个关心她的人;在家中,她相夫教子,她没有压力,她的生活简单而快乐……一切如梦一般的多变多彩。我有一帘幽梦在市中心一个高档社区内,当我们报出要去的楼门号时,电梯服务生笑道:“又是…  相似文献   

19.
我儿艾弗森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治得了艾弗森──他的母亲Ann。每次在76人队主场的比赛,Ann总是坐在篮架后方的座位上为儿子摇旗呐喊,并且引导观众为艾弗森鼓掌叫好。 就在一群球迷聚集在艾弗森家门前高喊“MVP!MVP!”的几个晚上之后,Ann来到她熟悉的篮架后方的座位上,身穿一件3号球衣,上面有“J博士”朱丽叶斯·欧文的签名。她在观赛时疯狂地挥舞标语牌,口中也不忘记喊“那是我儿子。”中场休息时一名观众托她请艾弗森在一张海报上签名,上面要写的是“MVP艾弗森。” Ann自己也说:“希望有一天大家也这样认为,因…  相似文献   

20.
儿时曾听过“灰姑娘”的童话,美丽的灰姑娘从小没有机会在人前绽放光彩,善良的神仙婆婆帮助她把南瓜变成马车,把小老鼠变成白马,把布衣荆钗变成礼服,让她有机会与王子共舞,后来,王子靠一只水晶鞋认出了灰姑娘娶她为妻,从此,她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最近的乒坛,也有这样一位“灰姑娘”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她就是帖雅娜。 2001年大运会乒兵球赛场上,当时就读于华东理工大学工业外贸专业的贴雅娜一举夺得了女单、混双和团体三枚金牌,前国家队总教练许绍发评价说她打的是“文化球”,釜山亚运会上,代表中国香港队出战的帖雅娜又与张钰合作,出人意料地在混双比赛中获得冠军,香港媒体把这枚金牌评为“最惊喜的金牌”。亚运会后,帖雅娜再传喜讯,与恋爱六年的男友完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