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一、指导思想 1教学内容的开发 本节课依据新课标精神,结合水平二(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创新学习的品质。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自我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位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诱导学生自己去寻找、去体会、去享受快乐,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春燕 《体育教学》2008,(10):36-37
一、指导思想 “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是本单元教学的主题,在课的设计中根据《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教学气氛,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以游戏为主线的教学过程里,达到“玩中练、玩中学、玩中乐、玩中悟”,努力使学生们在“参与中体现合作”,在“合作中尝试自主与探究”带来的欢快和愉悦。  相似文献   

3.
随着学校阳光一小时活动的掀起,作为体教结合的体操项目学校,在校领导对体操项目“精品加普及”的指导思想下,除大课间活动以外,还增加了学生健美操和室内操练习来增强学生的锻炼实效。健美操因其对客观条件要求不高(一块平整的场地,无器械也能徒手舞练),受到了全校师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课程标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中年级学生心理、生理和认知规律等特点,本课采用多层次、多目标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5.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创新教育”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习欲望与运动兴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篮球场平整完好,球篮损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创新中完成课时目标。  相似文献   

6.
周进 《体育教学》2011,(7):58-59
一、指导思想本课以数字游戏为切入点,重点训练学生反应能力,提高奔跑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遵守规则、规范行为等礼貌及学会配合的合作精神;尝试通过体育这个载体渗透其他学科知识,激发学习热情,提高综合素质,将“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四川体育科学》2001,(2):84-86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就是一个发展方向;所谓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就是体育教学中的选项,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在体育俱乐部中重新出现。它是一种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选择运动项目的新型的课外锻炼形式。彻底改变了过去课外体育活动的“三无”现象(无人辅导、无人管理、无运动器材),形成了课内外一条龙服务的新格局。学生既提高了运动成绩,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锻炼热情,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的任务也由过去主要是增强学生体质的单一“健康观”拓展为现在的三维健康观,提出学校体育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要特别关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体育与健  相似文献   

9.
<正>一、指导思想本节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落实“学会、勤练、常赛”,在帮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升球性球感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使学生在学、练、赛中促进良好体育品德的养成。  相似文献   

10.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身心发展需要,结合奥运调动学生兴趣、爱好进行设讥  相似文献   

11.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增强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指导思想本课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侧重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对其进行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环保意识的培养),又不乏其个性的张扬,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二、教材的开发与艺术化(教材处理)教学内容为新版《体育与健康》(2001年国家教育部试验课本),初一新教材中的合作游戏和趣味投篮。整堂课以“南水北调”为主线创设情景。1.情景导入———“探渠引流”问题背景的提示:北方地区的干旱无雨,水资源的缺乏,南方地区水源丰富;角色的确立:接到上级…  相似文献   

13.
一、指导思想本节课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热情,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体育课中既达到身体练习的效果,同时又掌握了一定程度的“三基”,在传  相似文献   

14.
一、指导思想 本课内容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滚铁环,坚持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理念,以学生“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自主学练为依据。让学生逐步学会滚铁环,在游戏中充分体验快乐、团结、合作与成功。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法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校体育教育理论实效性提升进行研究。研究认为:(1)学校体育教育“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存在站位点未高、发展点未准和落脚点未实等理论困境;(2)从学校体育的认知理论提升、时代价值嬗变、内生动力困境、新时代发展人才需求驱动等视角出发探讨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必要性;(3)在审思中外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纾解学校体育教育“以学生发展为心”的六条实施路径,以期为顺应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郑萍 《体育教学》2010,(8):45-47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玩“牛奶箱”为主线,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同伴合作的培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在活动中学会欣赏他人,尊重他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并能体验到团结协作的力量,享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7.
夏艳玲  肖建波 《游泳》2001,(2):22-22
随着游泳运动的迅猛发展,对少年儿童游泳基础训练越来越系统化、正规化,基本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作为基层教练员要适应这个科技发达的知识年代,减少训练的盲目性,避免训练中不该发生的事,首先要明确在训练工作中的指导思想。 我在1996年带了这批队员,至今已经4年了。我依据“大纲”的指导思想,根据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的指导思想如下: 第一阶段(7-8岁)以水上游泳教学和基础训练为主,抓好基本技术,可以开始有氧耐力训练。训练手段要多样化,负荷量的安排要注意循序渐进。 第二阶段(9-10岁)以一般身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我国目前普高学生体质的现状以及“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通过在学生中进行体质健康评价的实践,使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变得更加客观和实际,结果易于检查和对比,具有重要的信息反馈和调节功能,为实现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目标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一、WKB训练引入学校体育的背景 W(Wisdom-智慧)K(Kind.heartedness-仁爱)B(Brave-勇敢)的基本含义就是团结精神:“w”就是“智”指“目标导向,快速反映,智者无敌”。“K”就是“仁”指“互动关爱,群策群智.仁者无敌”。“B”就是“勇”指“超越自我.永不服输,勇者无敌”。通过WKB训练。参与者能在如下方面有显著的提高:学会一种精神.一种团队协作的精神,离开了团队的力量就无法到达我们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我曾经在省级课改展示课上见到这样一节实用又实在的体育课:教师在面积并不大的同心圆周上进行蹲踞式起跑的动作传授,充分利用跳绳,让学生既体验了终点冲刺当冠军的成功滋味,又借助于绳控制高度,学会起跑,最后还通过跳绳进行了学生间多种多样的合作练习,结果仅仅因为教材是即将被“赶出校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