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在这里是名词还是动词山西/张一成《察今》中有这样一句:“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课本注释是:“[有要于时也]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要,适应。”这里虽然没有指明“要”是动词,但从所解释的意义“适应”来看,很明显是当作动词的。而1992年的新版参...  相似文献   

2.
声音     
《教书育人》2007,(5):7-7
周济:高考要改,但不是简单取消,戴家干:教育考试安全将进一步加强,孙霄兵:幼儿教师的身份和待遇应当受到重视,陈金芳: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在于体制,袁纯清:要当“教育省长”“教育市长”“教育县长”,斯里兰卡教育部长:教育产业化有利也有弊。[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特色”即“与众不同”,在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同和不同。因为有了同,才有了继承发展:因为有了不同,事物才向前发展。这个不同,就是事物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也就是“特色”。一个国家要有自己的特色,一个企业要有自己的特色,一所学校也要有自己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有位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人问苏格拉底:“怎样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去看,才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呢?”苏便问他:“你说一个干净人,一个脏人,他们谁需要洗澡呢?”那人说:“肯定是脏人.”苏说:“错了,是干净人要洗,脏人不习惯洗澡.而干净人习惯洗澡.现在你再说他们谁要洗澡呢?”那人说:“是干净人.”苏说:“也错了,是脏人要洗澡.他很脏,有必要洗,而干净人没有必要洗.现在你知道谁要洗澡了吧.”那人回答:“是脏人.”苏说:“你又错了,他们都要洗。干净人习惯洗澡.而脏人也该洗澡了.这下到底谁要洗澡呢?”那人说:“两人都要洗.”苏说:“你还是错了,他们都不需要洗澡.干净人根本不需要洗澡,而脏人又不习惯洗澡!”  相似文献   

5.
张帆 《师道》2005,(11):8-8
据某报报道,S市教育局规定:“新学期校长也要上讲台”,校长“要上讲台做示范课,同时提倡校长亲自兼课”。笔读罢有欣喜亦有几分忧虑。  相似文献   

6.
王竹香 《辅导员》2009,(10):35-37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战是这样,高考也是这样。在2009年高考冲刺阶段,不仅要“知彼”,更要“知己”,即不仅要明确高考方向,还要清楚此阶段的复习重点——回归课文。  相似文献   

7.
很多人对“新郎新娘”中的“娘”字的理解说法不一:有的理解为“娘亲、母亲”;有的理解为“姑娘”。我认为在这里理解为“姑娘”更确切些。《辞海》:“娘,青年女子的通称。《牡丹亭·肃苑》‘待娘行弄粉调味,贴翠拈花,惯向妆台傍’。”《古汉语词典》:“娘,少女。”《新华词典》:“娘,年轻妇女,如渔娘,新娘。”很显然,“娘”字的一个很基本的义项就是指未出嫁的姑娘。毛泽东曾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很多人就把嫁人说成改嫁,娘要嫁人变成娘要改嫁。在这里,实际上也是把“娘”字理解成了“老母亲,老娘亲”,…  相似文献   

8.
冉求、仲由是孔子的两个弟子。 有天,冉求请教孔子:“听到一件应当做的事,要立刻去做吗?”孔子说:“是的,立刻就去做!”仲由也求教孔子:“听到一件该做的事,要马上去做吗?”孔子却说:“有父亲兄长在,应该先商量商量,怎么可以听到了就去做呢?”公西华在旁听了大惑不解,不禁问道:“请问老师,两人问的一样,  相似文献   

9.
“牺牲”一解●肖杨早先回国的陈章良说过:“中国的强大需要许多人做出牺牲,我们也许注定是牺牲的一代。”新近带动一个群体回国的颜光美又说:“中国的强盛,还需要一代人的奋斗和牺牲。”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已是尽人皆知。要强大也要有牺牲,则是这一代留学生的独特认...  相似文献   

10.
有青年教师来电话,诉说工作中的苦恼。她那所学校,给每个学生发了一本《成长日记》.这本统一印发的《成长日记》的开始有几句警言——“你今天进步了吗?”“你今天又有什么收获?”“这个月你养成了哪些好习惯?”——也算是每日三省自身,规定学生每天要详细填写。本子的格式类似公司经理的记事本,印着“8:00-9:00”、”21:00-22:00”之类的字样,从早到晚,要学生记下自己所做的一切:同时,校长要求班主任和家长每周都要对孩子的品格成长与学业作出评价,写一段话.以让孩子有“成就感”。这位青年教师说,她实在被这个“成长日记”弄得不知所措,老师们都盼望尽早停止这种荒唐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如今,“达人”一词满天飞。什么“音乐达人”“网购达人”“微博达人”……真是应有尽有!这不,我家也有一个“达人”——“韩剧达人”。要问这位达人是谁?答曰:俺老妈是也!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则故事:同是卖粥的两个摊子,都准备了鸡蛋,当然价格也是一样的。一个摊子的服务生问顾客:“先生,请问要不要在粥里打个鸡蛋?”结果约有一半人说“不要”,一半人说“打一个吧”。而另一个摊子的服务生问顾客:“先生,请问您的粥里要打几个鸡蛋?”结果约有一半人说“打一个吧”,另一半人中,有一些说“不要”,有一些说“打两个吧”。就这样,两个粥摊的营业额有了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非问不明”。古代思想家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这都说明“问”是何等重要。因此,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但要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而且更要关注“问”的另一半——学生的提问。  相似文献   

14.
我年轻时,有一次曾到山那边静静的树林里拜访一位圣人,当时,我与他正在谈论着美德的本质,一位盗贼疲惫不堪、脚步趔趄地沿山路走来。走近树林时,他在圣人脚下跪倒,哀求道:“啊,圣人,我要得到您的安慰!我的罪孽已成为我的重负了!”圣人回答:“我的罪孽,也成了我的重负了。”盗贼:“可我是个贼人,是个强盗。”圣人:“我也是个贼人,是个强盗。”盗贼:“我还是个杀人犯,很多人的血在我耳边鸣冤呢。”圣人:“我也是个杀人犯,我耳边也有很多人的血在鸣冤。”盗贼:“我犯下了数不清的罪行。”圣人:“我也犯下了数不清的罪行…  相似文献   

15.
学会读书     
学会读书湖南黄亦兵我主张精专和博览相结合。在学习上既要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又要有广大的“游击区”。读书的面太窄,不利于打好基础,也不利于将来的发展。鲁迅说得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郭沫若也说:“一个青年必须有三大...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在学校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外,他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常常也是形象代表;对内,他负责领导全校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校长既要对上级部门负责,又要对家长学生负责,更要对全体教职工负责,因而“忙”也就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7.
五、要有“活的乡村教师”陶行知先生认为:只有“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活的学生”,故“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乡村教师”’。“培养乡村师资是地方教育之先决问题,也是改造乡村的先决问题……教师得人,则学校活;学校活,则社会活。”。认为“我们要改造中国、改造社会、改造世界,要实现大同之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徐松 《语文知识》2006,(2):24-24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中有一句“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句中有“我”又有“吾”,细心的读者不禁要问: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相似文献   

19.
一次测验后,好友斐找我核对答案。核对之后,她不无伤感地说:“我真羡慕你,你的成绩总是那么好!”我有些惊讶,说:“现在谁对谁错还说不定呢,你要自信一点嘛!”谁知斐眼圈都红了,有些悲凉地说:“自信也要有资本呀……”我一怔,无言以对,不由得想:自信的资本究竟是什么?就是好成绩吗?可是我又想起了测验前明和我通电话的情景。明的成绩在班里也算优秀了,但她在电话那头告诉我,为了明天的测验,今天晚上她要做五本辅导书。我惊叫起来:“五本书?那要做到什么时候?”明说:“妈妈要我做到十点再睡,明天早上五点起来接着做。…  相似文献   

20.
这两个动词作“击”,“打”讲时,主要区别在于:hit表示有目标地打,且份量比beat要重。hit sth也不同于hit at sth,前指的是“击中某物’,后指“瞄准某物射击”,但不一定击中。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