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严励 《科教文汇》2008,(26):39-39
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此项工作在“量”“质”“时”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解决好这些问题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普及发展和就业形势的更加严峻,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广大高职毕业生虽然有较为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一定的技术专长优势,但要想在竞争激烈的职场分得“一杯羹”,仍然任重道远,不容乐观。在现实而迫切的就业问题上,现从营销学活动中的“推销”手段入手,在应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和应聘时的策略方法两个方面来谈一谈如何帮助广大高职毕业生进行职场中的自我“推销”,从而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普及发展和就业形势的更加严峻,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广大高职毕业生虽然有较为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一定的技术专长优势,但要想在竞争激烈的职场分得“一杯羹”,仍然任重道远,不容乐观。在现实而迫切的就业问题上,现从营销学活动中的“推销”手段入手,在应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和应聘时的策略方法两个方面来谈一谈如何帮助广大高职毕业生进行职场中的自我“推销”,从而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4.
司艺 《科技风》2024,(3):149-152
独立学院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对于毕业生、学校以及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挑战更大、就业质量相对较低以及“慢就业”“缓就业”现象凸显。独立学院应以“就业育人”为就业工作的导向,结合“三全育人”理念,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育人体系和工作机制,建立全员化的就业育人队伍,构建全过程的就业育人体系,拓展全方位的就业育人载体,提升办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提出了“1+X”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对于改观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服务体系、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疫情冲击对高校毕业生的期待行业和期待岗位带来较大影响,引发出现了“懒就业”“缓就业”“慢就业”等突出问题。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更是高校就业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和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要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念、助力提升择业就业能力、全面优化就业服务保障等路径实现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7.
一、现状与趋势近年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表现为“结构性矛盾突出”,且高学历人群的失业率呈增长趋势。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各项社会改革的深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近几年来,大学生毕业找工作难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可以用“结构性矛盾突出”来形容近几年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0年和200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资料,就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就业形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改革高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在这一改革的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市场瘦运而生。近几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信息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持续增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趋严峻,毕业生能否及时获取到最新的求职信息与就业指导,已成为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又一道瓶颈。本文将通过对高校就业信息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以改变传统就业信息传递模式的弊端,借助就业信息微信公众平台的广泛应用,拓宽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渠道,建立起“微信公众平台+校企学生关注+信息实时推送”为一体的三维立体化的助力大学生就业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职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平 《科教文汇》2008,(26):40-41
随着高校“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日益凸现,高职院校的就业情况更不容乐观,对于高职院校中少数就业弱势群体,政府、社会、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他们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1.
林洪鑫 《科教文汇》2009,(1):116-117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实现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80后”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表征及其成因,并就如何转变“80后”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和引导毕业生理性就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基本完成“精英教育”向“民众教育”的转百年,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机制的不断深化,“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举、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基本形成。本文是结合动科院的世纪就业情况,在通过普遍查阅资料的基本上,应用文献法介绍了有关就业、就业指点等相关概念和理论;应用问卷调查法设计了《用人单位信息反馈调查表》、《大学生就业指点机构状况调查表》《毕业生就业情形调查问卷》和《在校生择业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在对调查问卷入行数据统计和处置的基本上做定量和定性的阐述。首先,结合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阐述本院在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具体问题创造性的探索出适合本院毕业生就业的模式。希望可以通过这些就业模式的实践与创新希望可以对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以帮助广大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3.
关于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就业工作在实现“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改革方向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就业体系。与此同时,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却存在着虚夸自身条件等情况的现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现象逐渐呈上升趋势,引起了社会和高校的普遍关注。一、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主要表现近年来,诚信缺失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影响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是诚信危机的一种表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表现出的诚信缺失问题导致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诚信产生了质疑…  相似文献   

14.
杨晶晶 《大众科技》2023,(8):150-152+123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进一步加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环境,学生“慢就业”现象愈发突出,成为了高校重点关注的内容。“慢就业”现象的形成,主要与职业目标不清、就业能力不足、存在就业偏见等主观因素有关,也受社会、高校以及家庭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文章基于“三全育人”视角,针对“慢就业”现象提出了相应策略,以缓解其带来的影响,实现高校毕业生尽早就业、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党和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非常重视,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高校也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实施。为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各高校采取了诸多有效措施: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开辟就业市场以及构建多层次就业平台等以提高就业率。笔者认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新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榕 《中国科技信息》2006,(23):292-293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2005年,全国高等农林教育在校人数达到47.7万,其中普通高等农林教育本科达到了27.3万,年增长率达13.2%。[1]与此同时,农林院校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却一直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也意味着,农林院校毕业生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会更加激烈,就业形势也会更加严峻。因此,充分认识与全面把握当前我国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广泛倡导和积极鼓励广大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对我们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改革高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在这一改革的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市场应运而生。近几年,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人才交流招聘会纷至沓来。大学毕业生走进会场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签定协议,通过竞争,自主择业,毕业生们初步确立了市场主体地位。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特点决定了毕业生就业市场应以高校举办为主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既是人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与一般的人才市场不同,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显著特点: 群体性 一般人才市场的特点是其个体性,要求流动的人才通常是以个人进入市场,各种人才以随机分散的形式通过人才市场流动。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特点则是群体性。一所高校每年的毕  相似文献   

18.
对A高校2018—2022年的信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数据显示出毕业人数增加、就业率降低、毕业去向分布不均等特点。结合数据分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存在毕业去向结构性失衡、慢就业现象凸显、就业技能薄弱等短板,文章提出“过程化涵育”“精准化帮扶”等解决对策,从而提升高校信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9.
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从八十年代后期,便逐步实行“双向选择、择优分配”的办法,学生直接面向社会择业、就业,过去那种纯粹计划管理和分配的模式被彻底打破。随着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逐渐统一,高等院校毕业生择业的自由度明显增大,跨地区、跨行业、跨专业者逐年增多。但纺织工程类与其它工科类院校相比,毕业生就业的形势不容乐观,透过这一表面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留给我们的反思也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20.
李玲 《科技风》2012,(6):225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大高校都在追求毕业生就业率的最大化.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俨然成为许多高校的“生命线”,以致于很多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出现了很多违背提高就业率初衷的现象,导致大学生出现严重的就业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已成为促进大学生正常就业的关键问题.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学校提供有关的就业指导、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