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炎是南渡名将张俊的六世孙,他的曾祖张镃,是有名的词人,累官司农少卿,卜筑南湖,“圆池声妓服玩之丽甲天下。”张镃诗、词、画都很有造诣,与陆游、杨万里、姜夔、史达祖都有交往,著有《南湖集》、《玉照堂词》,现存词八十余阕。他的祖父张濡,在宋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三月,奉命率兵戍守独松关,扼险以拒元兵。袭杀无使礼部尚书廉希贤、工部侍郎严忠范。入元后被杀害,家赀被没收。他的父亲张枢,号寄闲,“善词名世”,今存词九阕。  相似文献   

2.
这首词是词人被俘北上,因病留建康(今南京市)就医时所写的借景抒感、吊古伤今之作。  相似文献   

3.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的作者张志和(约730—810),字子同,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  相似文献   

4.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霄剩把银拉照,犹恐相逢是梦中。这首《鹧鸪天》既是词人晏几道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北宋婉约词中的名篇之一,向为论者所称道。然而,究竟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应视为男性还是女性,词中所抒发的感情究竟是欣喜还是愁恨,文学界却没有定论。长期以来,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是男性,即作者自己;并认为这首词的内容是表现作者与他所爱的情人久别重逢后的欣喜之情。这种看法当然不无道理。但是,反复体会这首词中抒情主人…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写作背景和作者宋代自汴京(今开封)失陷,高宗南渡以后,国势日益衰弱,外患日益严重:首先是女真族的威胁,接着是蒙古族的南侵。到了南宋后期,统治集团忍辱苟安,更使南宋小朝廷面临灭亡的危险。文天祥以一个赣州知州,激于爱国热忱,首先起兵勤王。他拿出全部家财供给军费,在短时期内就聚集了一万人。可是南宋君臣不思抗敌,多方探索谈和门路。公元一二七五年(宋恭帝赵显德祐元年)十一月,元兵分三路进攻,丞相伯颜率中军约期会师临安(今  相似文献   

6.
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现收入高中语文第六册课本,课文的《自读提示》是这样介绍该词的:《雨霖铃》是作者离开北宋京都汴京(今开封),与情人话别时写的。上阕写临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寒蝉、长亭,烟波、暮霭,用来构成气氛,暗示离别时的心情。下阕写想象别后秋江伤离的场面。这首词或景中见情,或以情带景,有较高的艺  相似文献   

7.
晏几道令词时空表现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令词的创作发展中,“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的温庭筠是将令词导向成熟的作者,南唐后主李煜则以其人生悲欢离合的抒写使今词“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而晏几道的创作则“把令词推向顶点”。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与其父  相似文献   

8.
陈维崧《点绛唇·夜宿临沼驿》(见卷首)是一首怀古词。临洺驿在今河北省永年县,临近洺水,地处要冲。东临黄河,西望太行山,是“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赵之地。这首小令,是作者旅京不得志,于康熙七年(1668)南游汴、洛途中所作。词人从独特的视角,在短短的篇幅中进行时空的转换。有尺幅万里之  相似文献   

9.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一首情调悲壮的词作,引领学生在反复的吟咏中体会"壮"词的内涵;通过词中画面,感受作者抗敌报国的爱国心;通过昔与今、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感受词人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相似文献   

10.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是作者欧阳修晚年致仕后退居颖州(今安徽阜阳)时所写。欧阳修早年曾贬知颖州,晚年又归隐于此,对这里的山山水水有深厚的感情。州城西北,在颖河与泉河汇流处,有一天然水泊,人称西湖,风景十分优美,是当时的名胜之地。欧阳修退居颖州时常来此游玩,并写下 10首《采桑子》词,这是第四首。笔者从小就爱读这首词,每读之,眼前便浮现出西湖群芳过后特有的美景来:落英缤纷,和风习习,柔柳弄姿,白日里笙歌冶…  相似文献   

11.
豪放词说略     
宋人王灼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今则繁声淫奏,殆不可数。”(《碧鸡漫志》)其言“曲子”就是“曲子词”,主要是用来配合当时西北民族刚健风格的新乐。这种新乐称之为“燕乐”(即“宴乐”),不同于《诗经》、《楚辞》的“雅乐”,也不同地乐府诗的“清乐”。刘熙载《艺概》说:“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以声言耳。”所谓“曲子”和“词”都是“曲子词”的简称,只是后来“词”的称说占了优势,成为通称。  相似文献   

12.
宋恭帝(也称祐帝、少帝、幼帝)赵显是南宋亡国之君,元顺帝妥懽帖睦尔是元朝末代皇帝,两人既不同朝,又不同族,本来毫不相干,但是自明代以降,经过骚人墨客的渲染傅会,元顺帝竟成了宋恭帝之子。如果单是文学家率尔操觚,耸人听闻,此事本不难澄清,出人意外的是,一向以治学谨严著称的清代史学家万斯同、赵翼,近人王国维等人竟也推波助澜,极力证明此说不诬,于是,元顺帝究竟是不是恭帝之子,遂成了一桩聚讼不决的历史公案。  相似文献   

13.
<正> 1074年(宋神宗熙宁7年)到1076年,苏拭曾在密州(今诸城一带)任过两年知州.这两年,在苏轼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对苏轼的创作尤其是词的创作,更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时期.首先,苏轼密州时期的词作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怀古,有惜别,有说理,有记事,有言志,有写景,等等.冲破了过去专写男女恋情的樊篱,扩大了词的题材,打破了诗词的内容界限,使历来被称为“小道”、“艳科”的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缎宛转之度”,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永遇乐》(长忆别时),写了朋友问的真挚情谊;《蝶恋花》(灯火钱塘三五夜),生动地  相似文献   

14.
苏轼词今行世之完本,以元延祐七年(1320)叶曾云间南阜草堂所刻《东坡乐府》(以下简称元本)为最早,其后则有明毛晋汲古阁本(以下简称毛本)。清王运鹏四印斋本,乃出元本。自近人朱孝臧疆村丛书本(以下简称朱本)出,苏词始有编年之本。后龙榆生校笺《东坡乐府》(以下简称龙注本),基本上即依朱氏编年。今又有澳门学者曹树铭校编《东坡词》(以下简称曹注本),编年虽据朱、龙二本,想校补颇多。凡此,对研究苏词者均甚有裨益。然诸家编年,间亦有未安者。今就其中四首之系年,斟酌各本,较量诸说,略抒愚见,乞教时贤。  相似文献   

15.
凡欣 《教学随笔》2008,(6):55-57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题下作者自注:"时为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诗人所处的中唐时代,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战争  相似文献   

16.
扼腕惜稼轩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一生的词作,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雄冠两宋。有词评家赞:稼轩者,人中之  相似文献   

17.
《念奴娇·赤壁怀古》系千古名篇,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在黄州任团练副使时。在这首词中,有两处公认的史实误用,一是"赤壁"地名之误,二是"小乔初嫁"时间之误。作者的误用是出于  相似文献   

18.
对于黄庭坚的词,历代评价颇不一致,褒之者如陈师道云:“今代词手,唯秦七、黄九耳,唐诸人不逮也。”(《后山诗话》又如李清照云:“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词论》)贬之者则如陈廷焯云:“黄九于词,直是门外汉,匪独不  相似文献   

19.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原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祁县),后随父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诗人少时就以文才出名,会写诗,会作画,又精通音乐,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这首《杂诗》,语言通俗,意境优美,抒写了作者怀念故乡的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20.
<正>霜天晓角·梅萧泰来千霜万雪。受尽寒磨折。赖是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清绝。影也别。知心唯有月。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萧泰来,字则阳,一说字阳山,号小山,临江(今四川忠县)人。绍定二年(1229)进士。宝祐元年(1253),自起居郎出守隆兴府。又曾为御史。著有《小山集》。存词二首。这是一首写梅的佳作。是作者自况之作。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