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薛红 《考试周刊》2010,(31):170-171
地理新课程标准最基本的理念是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本文主要阐述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程理念,构建"生活化"地理课堂,让生活走进地理教学,用地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课堂应关注生活、服务生活、学以致用。本文旨在探讨教师如何将地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以课堂为阵地,关注学生生活认知,打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教学。  相似文献   

3.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课堂应关注生活、服务生活、学以致用.本文旨在探讨教师如何将地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以课堂为阵地,关注学生生活认知,打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教学.  相似文献   

4.
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地理。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地理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的现实生活中的地理走进学生视野。进入地理课堂,使地理教学变得具体,生动,直观。[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拉近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结合生活元素来学习地理,感受地理科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在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习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很多教师将地理书本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理论知识点作为教学重难点系统讲解,而忽视了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忽略了地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应用性学科本质,因此,初中地理走向生活化是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构建"生活化"的初中地理课堂,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里去想象、去体验,从而使初中地理教学变得更生动、更有效、更实用。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善于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用所学地理知识指导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即“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而实现地理知识的自身价值。根据这一理念,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从实际生活出发,  相似文献   

8.
地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与生活实际关联紧密。文章针对初中地理课堂融入生活元素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生活元素激活地理课堂的教学策略:通过发掘生活元素,让地理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希望通过生活元素的渗透,进一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地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处理生活中的地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发现生活中的地理和解释生活地理现象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2020 年惠州市八年级会考试题充分体现了“生活中的地理”学科理念和价值,注重情境的创设。它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地理问题切入,富含时代特征和生活气息,通过珠峰测高、垃圾分类、东江水系、蝗虫灾害等为背景材料创设情境入题,对地理知识考核生活化,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地理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需要“生活化”,让学生发现身边的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生活化地理情境创设,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学生感到好奇,急于知道源由,进而喜欢上地理,有利于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生活力教育理论对学科教学有重大指导意义,在地理教学的不同环节中,教师可有意识地融入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让地理课堂因充满生活气息而无限精彩,在课外实践中,教师可创设地理回归生活的场景,让学生体验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喜悦,让生活实践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2.
正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中,因此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知识的形成也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地理教学当然也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验与体验出发,从生活中走进地理课程,从教材里走向生活世界,原来生活就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大课堂。一、用地理视角挖掘生活中的地理素材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不断深入,将生活中遇到的现象运用到近几年地理课堂中去,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  相似文献   

13.
在地理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生活实例,能点缀丰富课堂,回归解释生活,让师生养成关注地理的习惯。  相似文献   

14.
陈志强 《考试周刊》2013,(45):137-138
初中地理中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将生活搬到课堂上,让学生在"死"的知识中学习到活的东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论地理教学生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阵地,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地理教学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将地理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活动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6.
颜军鲁 《甘肃教育》2014,(16):121-121
正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是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也是新课程对地理课堂最基本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构建生活化的地理课堂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或现象导入,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地理课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在新课的导入上,教师要认真思考,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或者学生熟悉的人  相似文献   

17.
"从生活走向地理,从地理走向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让这些耳熟能详的口号真正走进课堂,落实在平时的学习之中,使学生真切感受"生活·地理·社会"这一基本学习过程:生活感知—探寻地理规律—尝试社会应用,从而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让地理思维融入生活之中,让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融入我们的地理教学中,学科知识源于生活中的各样现象总结。只有让生活中的地理常识融入地理课堂教学之中,才能让学生更加的理解我们的地理知识,才能让学生贴近生活,理解生活中的常识,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素质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将地理教学生活化也是我们课堂教学中一直提到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将以本人的个人观点来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展开一些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9.
“贴近生活,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是新《地理课程标准》最基本的理念之一,地理学科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要注重地理课堂的“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可见,《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地理学习应该“生活化”,无疑,地理学习的“生活化”应立足于地理课堂的“生活化”。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时,破除狭隘书本的观念,建立开放式的地理学习方式,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与地理学科紧密相关的一些地理现象、知识、事件,和谐地融人课堂之中,引领学生去发现、思索、探究、总结,从而提升学生地理方面的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