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杜艳 《双语学习》2007,(9M):65-66
日语口语课是日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科目。充分、有效地开展多种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思辨能力,而且可以更好地达到提高学生口语水平、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目的。文章提出了两种可以应用于日语口语课教学的课堂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2.
日语口语课是日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科目。充分、有效地开展多种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思辨能力,而且可以更好地达到提高学生口语水平、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目的。文章提出了两种可以应用于日语口语课教学的课堂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口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单地介绍了初级阶段口语课的性质、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应遵循的教学原则。明确口语课的教学目的及教学任务是顺利进行口语教学的前提和根本,也只有了解了口语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才能更好地进行口语教学。  相似文献   

4.
鉴于初级阶段中汉语口语课的特殊性,体态语教学策略在课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体态语教学策略的定义、在亚留学生初级阶段汉语口语课中的具体应用、应用时需遵循的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旨在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5.
交际活动是口语课的核心。由于商务英语口语课的特殊性 ,教师在设计其交际活动时必须遵循实用性、趣味性、有效性、真实性原则。商务英语口语课上的交际活动根据教师引导程度的不同 ,可分为引导性交际活动和自由式交际活动。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设计适合学生水平的活动 ,从而实现学生交际能力的真正提高。  相似文献   

6.
李俏 《广西教育》2011,(19):19-20
口语交际课是通过口语交际活动的设置和开展,系统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新课型。我校结合实际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四个教学环节探索口语交际课教学:  相似文献   

7.
因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要求等原因,当前的越南语口语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以笔者编著的一本越南语口语教材及笔者在越南语口语课的实际教学实践为例,从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要求三个方面,论述提高越南语口语课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目前我区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中在口语课方面存在的问题,说明了加强口语课教学的重要性,就口语课的组织原则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初级阶段口语课成绩测试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语课成绩测试是为检验教育教学效果以及学生掌握口语情况而进行的一种测试。因此,测试的内容、形式和评价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初级阶段口语课内容,设计出一套题型多样、评分客观、量化的初级阶段口语成绩测试题,并在测试中采取现场录音的方法,基本上解决了在现行的口语成绩测试中存在的题型比较单一、教师印象分占很大比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活动教学法与俄语口语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语是由社会驱使、心理机制运行控制的人际间语言交流活动。由于外语口语教学的特殊性,传统口语教学方法存在着一定弊端,因此必须引入活动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在俄语口语教学中的主要模式有互动教学、小组活动、模拟与角色扮演等,与传统口语教学方法的根本不同是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促进师生互动,真正提高了俄语口语课教学效度,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口语是利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会话是大学口语教学所应达到的教学目的。如何培养学生的会话能力,首要是口语教师要充分理解会话是思想、信息和情感有意义的口头交际。那么在大学课堂中如何高效率,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是教授口语课的关键所在。在本篇文里将会讨论到影响大学口语课教学的部分因。  相似文献   

13.
一口流利的口语表达是现代人成功的必备素质。语文课堂应教会学生说话,让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运用语文与人交际。何谓会说话?  相似文献   

14.
初级阶段口语教学中的纠错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错误分析理论和克拉申的监控理论出发.联系对外汉语教学实际,提出了初级阶段口语教学中错误纠正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指出纠错要在保护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进行,其次,确定了纠错的重点;最后,提出了纠错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For higher education, the question of how in-class activities can be supported in large lectures is of great relevance. This paper suggests a gamified flipped classroom approach to address this challenge. In an experimental study, N = 205 educational science students performed either gamified in-class activities using a gamified quiz with points and a team leaderboard, or non-gamified in-class activities using exercise sheets. In line with the theory of gamified learning, the results show a positive indirect effect of gamification on application-oriented knowledge that is mediated by learning process performance. Furthermore, based on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framework, the results show positive effects of gamified in-class activitie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ocial relatedness, but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competence need satisfaction. The study provides insights into a particular casual construct of game design elements (points and team leaderboards) triggering specific mechanisms (immediate task-level feedback and team competition) affecting a mediator (learning process performance) that in turn affects a learning outcome (application-oriented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6.
浅析多媒体课件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课堂活动在大学课堂中的实际应用,阐述课堂活动使教学目标顺利达成。结合目前大学学生实际情况,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特别的公开课等方式获得第一手材料,探讨课堂内活动对教师教学和对学生学习的双重积极意义。并结合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课堂、学生特点,对课堂内活动在高校课堂中的具体实施和实际运用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7.
活动性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备受关注,它打破从传统教学忽视学生发展的问题,以活动促发展为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课堂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8.
日常口语中的基本词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词汇是语言中满足最基本表达需要所用的词汇。汉语基本词汇有多少?包括哪些词?这是词汇研究与汉语教学人员特别关心的问题,至今却没有明确的答案。本文采用基于语料库的定量分析方法,对汉语日常口语中的基本词汇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2550个词在83万字口语语料库中的文本覆盖率达到95%。这意味着,掌握2500左右的基本词汇就可以与汉语母语者展开话题广泛的日常对话。同时,丰富多彩的口语会话环境,为词汇的动态话语功能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舞台,使得基本词汇中不仅有对客观物体、事件、性质进行静态描述的实词,而且也有很多表达动态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虚词、话语标记等。口语基本词汇的这些特点,从传统的书面语视角是难以看到的。这启发我们对传统的基本词汇判断方法进行重新思考与认识。只有把口语视角与书面语视角结合起来,才能对基本词汇的认识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9.
潘涌 《教育学报》2004,(8):12-17
该文从语文新课程理念出发 ,论述创造语文课堂的新本质 ,即使语文课堂由格式化的知识王国变为人性化的生命世界 ,由同质思维的产床变为异质思维的摇篮 ,由传经授道的讲堂变为心灵共享的学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