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汉语极性程度补语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汉语中,性质形容词和一部分动词后可以出现极性程度补语。极性程度补语在语法、语义、语用上有自己的特点。充当极性程度补语的词有"极、透、死、坏"四个。这四个词在充当极性程度补语时,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个性差异;它们在充当结果补语与极性程度补语时意义是不同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2.
杨柳 《华章》2011,(12)
本文主要讨论"得"虚化为结构助词后引介补语."得"是补语的标志,但不是所有补语都需要"得"字引介.本文主要就"得"字引介补语时无论肯定形式还是否定形式都带"得"的形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汉语语法学界对补语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补语研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至今难以解决。本文采用语义分析方法和语料统计方法,就补语的划分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汉语补语是汉语句子次要成分之一。哈萨克语中没有补语这一句子成分,因而对于哈萨克族学生来说,掌握它比较困难。本首先论述了汉语补语的定义、构成特点及意义类型,然后阐述了汉语补语的哈萨克语中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使用汉语趋向补语的情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趋向补语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通过对留学生使用汉语趋向补语情况的个案调查 ,试图分析留学生使用汉语趋向补语时产生错误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汉语句子成分与俄语句子成分存在较大差异,俄语中没有与汉语补语完全对应的概念,并且汉语补语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因此,补语是俄罗斯学生汉语学习的一大难点,在汉语补语学习中出现的偏误也较多。文章着重探讨偏误产生的原因,以期对俄罗斯学生汉语补语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自治区生活着400多万蒙古族人口,他们大都处于蒙汉双语的环境里。本文正是立足于对蒙古族学生进行汉语补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并且在对他们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了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对蒙古族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补语时出现的具体偏误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具体有效的教学建议,为对蒙古族学生进行汉语补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蒙汉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8.
结果补语是汉语特有的句式,因此也是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的难点。初级阶段留学生精读课结果补语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六大问题:对结果补语本身意思的理解有困难;句型上用错;漏掉结果补语;漏掉结果补语后的其他必要成分;结果补语与可能补语混淆;结果补语与状态补语混淆。此外,对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并尝试性地对教材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情态补语是汉语中特有的形式,维语中没有对应物。因此,在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情态补语是一个绕不开的难点。本文试图从情态补语句的形式、意义以及训练方法入手,探讨一下这一句型的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10.
"A/V得紧"是汉语重要的程度补语结构。从共时看,能进入该结构的谓词可分为"压"类、"挨"类、"管"类、"下"类、"催/叫"类、"恨"类以及"渴"类,其中"紧"可用作状态补语,也可用作程度补语。从历时看,"A/V得紧"结构经历了从状态补语到程度补语的语法化过程。此外,谓词的共时分类结果与历时演变的先后顺序大致吻合,具有密切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自治区生活着400多万蒙古族人口,他们大都处于蒙汉双语的环境里。本文正是立足于对蒙古族学生进行汉语补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并且在对他们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了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对蒙古族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补语时出现的具体偏误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具体有效的教学建议,为对蒙古族学生进行汉语补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蒙汉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12.
由于隶属不同的语系,英汉补语在概念、性质及作用上具有较大差异。汉语补语的作用对象是谓语,具有较鲜明的状语性描写或限制性功能。英语补语的作用对象是主语和宾语,具有鲜明的定语性描写或限制性功能,在句法上是不可或缺的。就英汉补语的组成成分、基本类型及语义表现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了两者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汉语趋向补语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通过对留学生使用汉语趋向补语情况的个案调查,试图分析留学生使用汉语趋向补语时产生错误的成因。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选择在中国留学,然而趋向补语的复杂性却为留学生学习汉语带来极大的困难。基于此,本文就俄罗斯留学生学习趋向补语的教学进行研究,首先从基本趋向意义和趋向意义的表现方式出发,对汉俄趋向补语之间的区别进行对比,然后就俄罗斯留学生学习趋向补语存在的偏误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帮助留学生提高汉语水平。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中的趋向补语,尤其是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是汉语学习者学习的一个难点:一方面是趋向补语本身的意义抽象,不易掌握;另一方面是什么样的动词可以用于这些趋向补语,学生无从知道。利用构式语法理论以及认知隐喻论探讨"动词+下来"构式的意义及其联系,以及该构式对所能进入的动词的限制,能给我们的教学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6.
张娜 《现代语文》2006,(9):97-99
引言 汉语结果补语是汉语言中经常使用而且外国留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对于母语为英语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由于隶属不同语系英汉补语在概念、性质及作用上具有较大差异.英语国家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结果补语时,初级阶段经常由于母语的负迁移出现一些对比性偏误,但是由于英汉补语系统的巨大差异,他们很快就会摆脱母语的干扰,但是此时又会因为对目的语的过度泛化而出现许多"非对比性偏误"(田继善,1995).  相似文献   

17.
趋向补语一直是韩国学生汉语学习重难点,本文将运用融合空间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单域网络整合模式对趋向补语进行思维解读,旨在为趋向补语认知过程提供更科学可行的框架模式,为对韩汉语趋向补语教学提供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元代汉语的可能补语结构根据“得”的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得”充当可能补语,一类是“得”作为可能补语结构中的中置助词。元代汉语的可能补语结构形式比较丰富,可能补语结构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在元代已经形成较为对称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李卉 《鸡西大学学报》2012,(11):125-126
趋向补语是汉语语法中的重点,也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趋向补语的基本义和引申义时出现的偏误是不同的,学习基本义时出现的偏误主要在结构上,学习引申义时出现的偏误主要在语义上,所以在教学中,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趋向补语的基本义注重结构讲解,趋向补语的引申义注重语义讲解。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学习汉语的俄罗斯留学生为研究对象,总结他们在学习汉语补语过程中出现的多种偏误问题,分析这些偏误产生的规律和原因.母语负迁移问题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影响明显,母语俄语语法是其学习和使用汉语补语时产生偏误的主要因素.据此,教学中可以采取一些有针对性、“化繁为简”的灵活对策,以减少俄罗斯留学生汉语补语使用偏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