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9篇
科学研究   6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惠敏 《家长》2011,(5):31-33
孩子的问题其实大多是家长的问题。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给孩子更多的耐心,更多的陪伴,而不是更多的要求,以身作则、学会表达爱意和支持,那么孩子自然能够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相似文献   
2.
工会组织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党群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引导、保护和发展广大职工积极性,团结和动员职工群众为构建和谐社会,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的重大责任,因此在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在国家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和主力军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立足大局、拓宽视野,用新的观念和新的思维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使工会工作永远处于主动地位,切实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服好务。  相似文献   
3.
由于隶属不同的语系,英汉补语在概念、性质及作用上具有较大差异。汉语补语的作用对象是谓语,具有较鲜明的状语性描写或限制性功能。英语补语的作用对象是主语和宾语,具有鲜明的定语性描写或限制性功能,在句法上是不可或缺的。就英汉补语的组成成分、基本类型及语义表现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了两者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视力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平衡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视力残疾学生平衡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方法测定视力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单腿站立时间,并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视力残疾儿童的平衡能力比普通儿童的平衡能力低;视力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的平衡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视力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平衡能力发展呈阶段性;后天的经验促进儿童的平衡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介了株洲冶炼厂Intranet的设计目标、原则,并对开发过程与技术特色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实施素质教育 ,推进教育现代化 ,愈发显得迫切与重要。最近在石家庄市“中小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中看到 ,虽然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整体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比赛中也确实暴露了一些明显存在的问题。第一 ,有的选手音乐理论基础较差 ,在即兴伴奏上缺乏对民族调式及和声的研究 ,和弦运用单调 ,缺乏美感 ,在即兴弹唱上弹与唱顾此失彼。第二 ,有的选手音乐素质较差 ,在演唱时有跑调现象 ,在歌唱与伴奏、舞蹈与音乐相互配合上不够默契 ,节奏不够严谨 ,影响艺术表现效…  相似文献   
7.
李惠敏 《考试周刊》2007,(32):92-93
大学英语是高等院校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教育课,它在大学生素质培养方面具有其它课程教学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它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拓宽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可以对大学生进行多项思维模式训练,提高其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更快地顺应时代潮流,实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与作为现代传媒的报纸和期刊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没有报纸和期刊也就没有现代文学。而报纸与现代文学关系的建立,是缘于刊登文学创作的副刊,仅以“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和20世纪30年代风光无限的《申报·自由谈》和《大公报》“文  相似文献   
9.
高师声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铁主阵地。以兴激思,坚持个性发展和民主教学原则,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形成的重要心理条件。以疑激思,是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积极探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形激思,是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积极探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形激思,启发引导学生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新形象的能力;以情激思,培养学生思维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暖通空调》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阐述了如何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内容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网络化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课程建设,树立“大课程”观,使课堂、实验、实习、设计等环节相互穿插融合,体现课程建设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