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嘉应学院学报》2015,(6):54-5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学研究都呈现出繁荣景象,同时也存在很多争议。长期被忽略的一个现象是,女性写作有其优势,许多女作家对身体和隐私等的书写正是对性别优势的利用,可这恰恰又是女性主义者所反对的。由此带来了女性写作的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梳理。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在小说中有许多的新型女性形象,她们都有着各自的特点,都非常的鲜活.而茅盾描绘的女性形象却具有与其他小说中形象不同的特点,茅盾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独特的,可以说是一种新型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3.
晚唐诗人杜牧留下了许多反映女性生活和情感的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作者公正而进步的女性观。这种女性观的形成,其客观原因是中唐后期反映女性的作品渐趋繁荣,其主观原因是作者仕途不达而产生士与女命运相似的感慨。  相似文献   

4.
马振宝 《文教资料》2012,(14):23-24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有《再别康桥》等许多名篇传世。可是在二十岁之前,他却与诗歌无缘,而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三位女性与他的美丽动人的爱情,给他带来了无穷的创作灵感,成就了徐志摩这一伟大的诗人。境由心造,诗为情生,像许多抒情诗人一样,女性是徐志摩灵感的源泉,也是他创作情诗的根源。本文分析三位不平凡的女性对徐志摩诗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许多杂志和著作中,有关“女性语言”这一课题研究的日益增多,令人属目。许多研究者得出几乎相同的结论,即妇女有自己的语言。在现实社会中,女性语言劣于男性语言,与男性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对于女性语言的特征,许多研究者日趋形成共识。关于女性语言的交际效果,专家们普遍的解释是: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女性语言的特征,是妇女缺乏社会权力的标志。然而,还有些关于交际的调查结果,与权力说相反,这是通过对女性语言的效果及其在社会中的适应性的观察,并经过认真选择而获得的。通过对专家们关于女性语言特性的简单回顾,…  相似文献   

6.
从封建社会至今,女性受到许多歧视和不平等待遇,其表现之一就是入谱问题。古代女性入谱多为表彰节烈或颂扬神圣,除此之外,女性一般是作为男性附庸而入谱的,而且大多语焉不详。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男尊女卑”观念悄然地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许多地方的民间族谱修纂中,女性不仅入谱,而且享有与男性同样的地位和尊宠。这一方面是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女性地位提升的表现。福建作为中国传统家族制度最为兴盛和完善的地区之一,其民间族谱的修纂,可以典型地反映我国女性地位的变迁。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女性开始在各行各业的领导层上大放异彩.她们承担着与男性同样的职责,谨慎处理问题,积极迎接挑战.女性用实际行动推动着各项事业顺利稳步的发展,尤其是她们身上所具备的优势是许多男性并不具备的.女性参政议政是衡量妇女地位的重要尺度,也是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只有充分发挥女干部参政议政能力,才能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女性高等教育,随着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发展与传播取得了许多实质意义上的进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女性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困境,即女性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究竟应该以男性高等教育的标准为方向,还是应该立足男性与女性的差异,追求女性自身发展的特色,并以此作为女性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本文从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出发,认为有必要从社会发展、男性与女性和谐发展等角度设计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女性,尤其是职业女性是社会的重要成员,因而职业女性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今社会女性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观念的转变为职业女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社会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女性权益,促进女性发展,而女性在把握时机,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应注意自身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一生始终关注着女性问题,对女性问题有过许多自觉的思考及探讨。他的女性观首先是一种道德观,表达了对旧道德秩序的强烈批判和对新道德观念的热切呼唤;其次是一种社会观,主张妇女解放与社会解放联系起来;再次还是一种思想观,从思想启蒙的角度思考妇女问题,揭示女性精神上的弱点和缺陷。这种独特的女性观是与五四时代精神及作家个人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1.
池田大作的女性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池田大作女性观不但包含了诸多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元素,而且在许多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光大。池田大作的女性观是21世纪女权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当代作家铁凝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塑造了许多经典的女性形象,关注与解读女性的生存困境,对她们或委婉或尖锐地予以批判,并指出女性身陷困境的原因,不只是传统的男权制度和男性意识形态及文化的束缚,还有女性自身的历史惰性.因此,只有解构男性神话,唤醒心灵深处的自我意识,女性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13.
陈荻 《考试周刊》2008,(47):53-55
男性用语与女性用语有显著的区别是日语的一大特色。这一区别体现在人称代名词、感叹词、终助词、接头词等许多方面。本文选取终助词为代表,探讨女性用语的使用及变迁,并试证明女性用语的男性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74):149-150
海明威作为公认的文学巨匠,在他笔下诞生了许多"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的英雄。因此,许多评论家认为海明威是一名主要描写男性气概的作家,而对于女性的描写,大多都只有两种角色:第一,操纵男人的坏女人以及只为男人的欲望而存在、失去自我的女人。这些评论无疑是对海明威的一种诋毁。而通过不断的对海明威笔下的女性角色进行分析与了解,我们不难发现:海明威笔下的女性角色大多性格多样且较为复杂。本文就针对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形象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
何李新 《天中学刊》2009,24(6):80-82
唐代许多男性诗人在诗歌中注入浓重的女性色彩,诗歌中的女性存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表达,尤以李白为典型.他在众多描写妇女的诗歌中,或经由时空想象把女性奉为崇高的他者,或刻画现实女性对男权的依附与僭越,种种书写策略展现出两性之间复杂的权力关系.诗人对女性形象的大量书写所掩盖的恰恰是真实女性的缺席.  相似文献   

16.
在消费社会,女性与消费的关系非常密切,女性的身体成了最美的消费品。许多研究者认为,女性身体是被建构的,是权力的结果,对这一问题,大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女性身体被对象化、客体化,被规训的身体是男性的欲望对象,是消费社会的牺牲品,女性因此而丧失了主体性;另一种看法认为,女性身体是快乐和表现自我的载体,女性消费是一种解构策略,女性的主体性可以在消费文化中得以更好的确认。  相似文献   

17.
在消费社会,女性与消费的关系非常密切,女性的身体成了最美的消费品。许多研究者认为,女性身体是被建构的,是权力的结果,对这一问题,大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女性身体被对象化、客体化,被规训的身体是男性的欲望对象,是消费社会的牺牲品,女性因此而丧失了主体性;另一种看法认为,女性身体是快乐和表现自我的载体,女性消费是一种解构策略,女性的主体性可以在消费文化中得以更好的确认。  相似文献   

18.
在古典文学作品中 ,“水”意象更多地与女性相关 ,中国古代的神话、诗词、戏曲、小说中有许多以“水”喻女性的描写。“水”成为表现与女性相关的情爱生活、塑造女性形象不可缺少的重要意象。  相似文献   

19.
透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本表层,可以发现在许多文本深处隐含着女娲神话原型。女娲神话原型在当代女性文学中的置换和变形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一是对“当代女娲”的深情礼赞;二是女娲原型的“魔幻变调”。这是女性传统文化心理积淀与女性现实处境在特殊历史阶段一次“遇合”的产物,使女性文学焕发出了深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的女性文学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女强人形象,它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来描写女性在多元时代下的情感困境和生存境况,这些女性在传统观念和世俗社会面前一改以往的弱者面貌而以强者的姿态直面种种困境,而从弱到强的形象转变是女性形象的进一步发展与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