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莫让支教变了“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学年的城区教师下乡支教活动又开始了。为解决农村学校教师不足问题,如今许多地方在实行城区教师下乡支教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地方的支教由于变“位”而变“味”。一、变“味”的表现1.名单到位,人员不到位。每学年初,各支教学校按照当地教育局支教工作整体安排,上报支教教师名单,但出现了支教教师名单到达受援学校,教师本人却不到位的现象。原因有三:一是支教教师本人与受援学校协商,每人出不等的请人代教费。这完全违背了下乡支教工作的初衷。二是支教学校不合理的安排。个别支教学校把即将调…  相似文献   

2.
《青海教育》2008,(3):62-62
“轮校执教”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一个教师在一所学校连续任教一段时间后,按规定到其它不同水平的学校任教的制度。“轮校执教”的目的是保证各校间师资和教育水平的相对均衡。“轮校执教”虽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但不同的国家使用的名称并不一致。在我国与其相似的表达主要有“定期轮岗制度”“教师城乡交流”“教师定期轮换”“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师资流动制度”“轮岗支教”等。  相似文献   

3.
何伟 《湖北教育》2010,(1):14-14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我市从机制创新入手。按照“区域一体化”办学总体构想,在全市推行以“联校办学”为主体,以“城镇教师支教”“城乡学校结对帮扶”为两翼的办学模式。通过强校并弱校、强校联弱校、强校带弱校、强校帮弱校来“加强短板、抬高底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相似文献   

4.
王昱绪 《江苏教育》2007,(23):31-32
自省“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启动以来,各地行动迅速,支教教师陆续奔赴受援学校,工作进展较为顺利。随着工作的开展,支教的方式不断丰富,工程的实施效果初步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5.
不同地区的受援学校受其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受援需求会存在差异性。研究民族地区教育教学现状,充分考虑受援学校需求,必将提高对口支教成效。对藏区存在的中学文理科学生比例失衡现象进行成因分析,可为支教受援学校提供对策建议,以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记者唐文博通讯员李海滨)近年来石家庄市通过城镇教师下乡支教和县内校长进城挂职等措施,开展城市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从2000年开始,该市建立了城乡学校对口支教制度,每年从市教育局直属单位和市内5区选派120名城镇中小学教师,到缺编的农村中小学支教,每学年轮换一次。同时,各县(市)积极开展县域内的支教工作,县直属中小学对口支援本县(市)的边远、贫困乡镇中小学。支教教师到农村学校承担教学任务后,既缓解了受援学校师资的不足,又为受援学校培训师资,传授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为农村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入新鲜…  相似文献   

7.
支教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支援乡村学校中更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支教教师作为支教的主体,在支教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使命。然而,在支教中,支教教师与受援学校教师之间的沟通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意图从支教教师与受援学校教师之间沟通的重要性和现状出发,通过发现支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促进沟通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毋庸置疑,推行教师支教制度,选派城市优质学校教师到边远贫困地区支教,进行教学帮扶工作,是各地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薄弱学校教育质量,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支教行动,都能达到这种效果呢?据笔者了解,支教在学校层面实施时,主要流程是学校组织报名———确定人选———到达受援学校———带班上课———任务结束。受援学校也往往是根据支教教师的专业学科,安排所带课程,  相似文献   

9.
蒲大勇  张诚 《教书育人》2009,(12):14-14
众所周知,支教是一种短期行为。从学校层面看.支教学校不愿意牺牲自己学校利益,一般把支教工作当政治任务来完成。在安排支教人员时.尽量从自己学校利益出发,不管受援学校的需要,“能凑合则凑合”,更不要说支教的实际效果。从支教教师层面看,我们虽然不排除个别师德优秀的支教教师主动投入到支教工作,但绝大多数支教教师是奔着职称和评优而来,支教工作不积极、不主动。对不少骨干教师、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晋中市支教工作全面起动后,各县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支教学校按照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选派部分优秀教师到边远农村学校进行支教。同时,各学校从本校实际出发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支教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名师讲课、中考辅导讲座、高级教师听评课等,支教学校和受援学校教师互相交流,定期召开教学理念创新、学校科学管理方面的座谈会,有些支教学校还对受援学校从物力、财力方面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支持和援助。  相似文献   

11.
《广东教育》2010,(2):59-59
请看一组数字——“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自2009年3月启动以来,全省帮扶学校共有2159名教师参加支教活动,接收1992名教师挂职跟班学习,到受援学校上示范课10668节,听课22944节,作专题报告3272场,开展教研活动9199次,通过多种形式培训教师455478人次;共同开展团队活动2314次,  相似文献   

12.
顶岗支教模式是缓解和调节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缓解现行农村教师资源匮乏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以黑河学院为对象,分析了项岗支教的运行机制、特点和保障机制。黑河学院顶岗支教的运行机制有两条主线:一是补充农村基础教育师资;二是提升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顸岗支教活动的模式特点主要体现在形式上的阶段性与内在连续性统一及支教学生、受援学校、黑河学院的“三赢”,其构建特征主要体现在区域性、示范性、校本性三个方面。另外,国家政策与经费的支持、黑河市政府和黑河学院内部的保障措施推动了黑河学院顶岗支教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瞿德良 《江苏教育》2007,(21):60-61
近年来,各地把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江苏省“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将从2007年开始到2010年底,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遴选千所优质学校、万名骨干教师,与苏北农桩千所薄弱学校实行“校对校”结对帮扶、对口支教。目前,全省1000所中小学对口支教工作积极开展,3000余名城镇教师分赴农村学校开展支教工作。 为此我们将在“讲述”栏目中新开设“我的支教故事”,以“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为背景,力求全景展示广大支教老师工作、生活的具体情况及大家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并为大家搭建起展示、沟通、交流的平台,引导并带动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和参与农村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说起校长、教师异校轮岗这个问题,广东省广饶县虽然还未出台具体的规制予以要求,但是从某种形式上来说似乎已经提前开始了这方面地尝试。先是前几年的城乡学校之间互派教师支教,再到2013年的临近乡镇学校校长之间选调,可以说异校轮岗在我们这里已初见端倪。纵观这种现象对学校发展带来的影响,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力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但是其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也很值得我们思考。笔者作为当事学校的一名管理者,想在此通过几个案例来反思“异校轮岗”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国发[2007]14号文件中完整地使用了“顶岗实习支教”的概念。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有赖于相应的法律制度作保障。搞清楚师范院校、受援学校以及地方政府三者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权利义务法律根据,是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基础性工作,必将推动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对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我县在全面提高农村学校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又在“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实施农村骨干教师培养新举措”、“建立城乡支教和农村新教师顶岗培养制度”等方面作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为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实习支教指高师院校师范生在完成相应课程后到农村中小学进行"全职"教师岗位实习。师范生实习支教是我国改革实习制度和应对农村教师短缺的一个创新举措,在全国多地广泛实施后,受到社会、高师院校和师范生的一致好评,对缓解师范生实习压力和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还需将实习支教作为一种反思性实践,倾听实习支教师范生的声音,关注实习支教教师的前身份,关注实习支教师范生与受援学校情境的互动。  相似文献   

18.
“倾心支教,合力兴教。”自1999年以来,武穴市教育局先后选派城区(郊)27所学校240人次教师到7个乡镇32所农村学校支教。通过包点、结对、“三送”(送教、送艺、送爱心)下乡等形式,建立校际间结对帮扶关系,从管理、教学、科研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援助和交流。加强了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合理配置了教师资源,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了教育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不少地区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外乎办学条件、学校管理、师资队伍的差距,而人力均衡的问题更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促进教育均衡,增进社会公平,不少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有关城市学校教师下乡支教的文件,支教工作如火如荼,"温度"不减。可是,若操作不好,往往会流于形式,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支教工作不但需要的是"温度",更需要的是支教的"深度"。如何更好地开展支教工作,更好地发挥支教教师的自身优势,让城乡教育走上和谐共赢发展的快车道呢?开展支教工作,智教是关键,也是开展智力支教工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轮岗支教”无异于“赶鸭子上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山西等地实行“轮岗支教与职称评聘挂钩”,打破了陈旧的教师评聘制度,揭开了新的人事制度改革的序幕.得到了众多有识之士的好评,称之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之举。但我以为,靠“与职称晋升挂钩”的办法促使优秀教师被动地去农村轮岗支教,无异于“赶鸭子上架”,此举实不可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