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逆反心理的透视和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逆反心理的透视和诊治暴元逆反心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在八十年代以前,还没有逆反心理一词,八十年代以后,我国学者首先引用了逆反心理一词。许多学者由于自己的研究角度、个人经历和对逆反心理的理解不同,对逆反心理的定义也是五花八门、众说纷坛。...  相似文献   

2.
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心理,逆反心理也存在于大学生群体当中,并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大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些方法,可以为预防和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帮助大学生摆脱逆反心理的困扰。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规范学习中,学习常常会表现与与接受相反的状态,逆反心理作为这种背离倾向的典型,已成为一种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但是,逆反心理的产生并不是凭空的,个性差异形成了逆反心理产生的内部依据,教育则构成了逆反心理产生的外部条件。所以,教育工作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学生的逆反心理加以引导,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出逆反心理的求异创新,开拓进取的一面,克服其不利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辽宁外国语师范专科学校唐令忠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实事求是自我教育逆反心理,是指一种比较稳定的,对环境事物的刺激产生与众人对立的、和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的情绪和行为倾向。青年是逆反心理的主要体现者。逆反心理并...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种常见“病”。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年龄较小、认识事物的能力较弱及兴趣不够稳定等因素造成的。初中生对新事物有很浓的兴趣,可是,一旦他们失去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就逐渐消逝,就会产生一种厌倦的心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逆反心理。心理学家认为,逆反心理是一种情绪厌烦或情绪对立状态,是人在感情上的反感和烦闷的表现。逆反心理在学习成绩中、下等的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逆反心理的存在,无疑会严重影响英语教学效果。怎样引导学生克服逆反心理而积极地学习英语呢?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讲我的体会。一…  相似文献   

6.
一、中职生主要存在的影响群体和谐的心理倾向和障碍 (一)逆反心理 学生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主动型逆反心理和被动型逆反心理。主动型逆反心理一般表现为学生有意识地与老师或家长的意愿对抗。如有的学生信奉“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的处世哲学,事事处处表现出玩世不恭的心态;有的表现为发泄对老师的不满,与学校作对。被动型逆反心理多是在老师或家长的言行刺激或其它条件直接的影响下,表现出来的与教师和家长意愿相违背的心态。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之所以产生逆反心理有其必然性,包含许多积极因素,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积极作用。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逆反心理,是一种力量、一种信号、一种警示。教育工作者应当善于从积极层面理解、认识、对待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8.
周胜华 《湖南教育》2004,(19):47-47
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人们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件发展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青少年中的确存在这样一些学生,他们采取一种消极、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学习。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对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之科学转化。  相似文献   

9.
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指的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引起心理障碍。逆反心理还容易造成学生感情失控,听不进正确的教育和劝导,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对立。  相似文献   

10.
如何对待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反心理是教育的大敌,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不但老师的教育难奏效,而且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极为不利。逆反心理主要有超限逆反心理、自主性逆反心理、情境性逆反心理、公平性逆反心理等几种类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营造良好的班级氖围、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等措施,做好教育工作,培养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消除学生逆反心理 提高公体课教学效果刘伯唐(体育系)逆反心理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在青年学生中更是屡见不鲜.所谓逆反心理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些人的言行,给当事人产生了与其主观愿望相反的感觉,从而引起一种负向的要求和行动.现时生活中逆反心理大量存...  相似文献   

12.
怎样看待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看待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冯宁昌,王佩爽有些文章认为,逆反心理在大学生中易于出现,是青年行为偏离的一种类型,应作为青年行为中规律性的东西加以探讨。有的则把逆反心理视为当代青年学生的一种心理特征或不正常的病态心理。笔者对上述意见不敢苟同,兹陈述浅见,意在...  相似文献   

13.
浅析某些大学生对政治思想教育的逆反心理四平师范学院谷桂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高校有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一种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不等于一般的抵触情绪。抵触情绪是人因为某种需要未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对事物持否定态度的体验,而“逆反心理”则不然,它的外延...  相似文献   

14.
中职生大都是初中的中下游学生,又由于中学时期学生辨别力差、思想波动大等诸多心理成长因素的影响,使个别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生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主动型和被动型逆反心理。主动型逆反心理一般表现为学生有意识的与教师的意愿对抗,如:有的学生信奉“人不为我,天诛地灭”的处世哲学,一听到或谈到共产主义,首先就表现出玩世不恭、怀疑一切的情态。有的  相似文献   

15.
逆反心理人人都有,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尤为严重。在现实条件下,在独生子女占多数的境况中,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日益成为困扰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非常棘手的难题。什么是逆反心理?它由何原因引起?为什么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尤为严重?当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的时候应如何看待和应对?  相似文献   

16.
一、逆反心理作为客观存在的学习现象应予以辩证分析。从含义上看,逆反心理是一种脱离习惯轨迹和定势而对外界刺激采取抗拒反应的心理现象,它可以表现为情感淡漠、心理失衡、生活代沟、人际关系困惑等盲目躁动行为及矛盾无适的思想倾向;在学校里,学生不喜欢同老师交往、注重感性轻视理智等,也都是逆反心理的苗头。但一般说来,在不加限定的情形下,逆反心理主要用于表征学生对教学的一种拒斥,显示其对所学内容的否定、曲解、怀疑或厌烦的情绪,由此而言,当前在马列主义理论课(简称马列课)上,大学生学习逆反心理明显,学习兴趣较为…  相似文献   

17.
1.情景性逆反心理这是一种普遍的逆反心理。老师在不当的时机、场合批评学生是学生情景性逆反心理的直接诱因。学生犯了错误,本身已觉不对,心理也觉得有愧,如果老师不顾情面、不分场合,仍然旁若无人地人声训斥,就非常容易触动学生的情景逆反心理,使学牛,特别是个性强的学生与你唱对台戏,置老师于难堪被动境地。批评不当,还会使学生禁闭心扉,拒绝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8.
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及对策贾凤玲逆反心理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中的特殊心理活动,是在心理活动支配下的行为意向,表现为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于一定情境之下感知、认识、接受事物时所持的一种特殊反对态度。一、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类型自负型。这类学生自我评价很高,...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有其独特的发生机制、心理特征及相应的诱因。逆反心理本身并无褒贬之分,但对思想政治教育却存在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引导好不利逆反心理向着良性一端发展是增强教育实效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0.
消除中师生在校期间的逆反心理,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提高人才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共识,本文从摸清产生逆反心理的内外因,论述了疏导的前提条件;又从对症下药,正确疏导,是消除逆反心理的保证,从理论和实践上,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经验上阐述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