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当解答完一道题后,并非大功告成,而应及时总结,认真反思.如解题方法是什么?技巧有哪些?纠错时错在何处?今后应吸取哪些教训?这样的反思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巩固学习成果,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好心办坏事”的意思是:一片好心去为人做事,结果却适得其反。 先来看看什么是“好心”。“平行四边形面积”一深的巩同练习中,老师在教学每一道题时都不忘问学生:这个平行四边形其实可以看作什么图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相当于长方形的什么?  相似文献   

3.
偶尔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了这样一则短文:某小学考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题这样问到:“雪化了变成了什么?”有一位学生写到:“变成了春天。”这分明是一个极富诗意和创意的回答,可他偏偏不及格。为什么?因为标准答案上赫然写着“变成了水”。看完这则短文,作为一名从事音乐教学十几年的教师,不由自主地引起了对创新教育的思考:我在教学中,注重了创新精神的培养吗?我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创新精神了吗?江泽民主席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希望在于全民族创新素…  相似文献   

4.
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中,一位老师为了突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由长方形转化而来.在巩固练习时.每一道题都不忘问学生:这个平行四边形其实可以看做什么图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相当于长方形的什么?直到学生都会说“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时,老师才感到“心满意足”。可是,第二天练习课中学生对一道题的解答,却让老师感到从“天堂”打到了“地狱”。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如图),如果要在它的四周都围上篱笆。篱笆的总长度是多少?(单位:m)  相似文献   

5.
张巧霞 《成才之路》2011,(22):66-67
有这样一道语文题:冰雪融化后是什么?一个小学生很有创意地回答是春天。多么富有新意的回答呀,而标准答案是水,结果这道题被判为错。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一样,得高分,我们的老师按考试需要来给学生传授知识和训练应试技巧,结果将学生培养成了应试机器,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测试中,有一道方程有解常规题的得分率很低,那么该题意在考查学生什么知识点?什么思想方法?该题的题根究竟是什么?所考查的相关知识点在高考中又是以何种形式出现的?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对这一题的错误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并研究了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与之相关的知识点,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7.
李慧连 《中学理科》2008,(3):111-112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摆脱“题海战术”,提高化学素质,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学会“解后思”是其有效的途径之一.“解后思”即在做完一道题后,要再问几个为什么,从中获得解此类问题的有用的经验和教训,梳理和巩固所学知识,搞清“为什么”?才能在以后的解题中知道该“做什么”和“如何做”.  相似文献   

8.
在学生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学生的错误率达到80%以上,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2011,(1):83-85
成果名称:中学历史学科主体探究教学实验 申报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团队成员:张静、姚岚、孙楠、苏万青等 课堂上,学生们聚精会神地看完呈现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历程的资料片后纷纷提出,"外国人为什么要投资修建铁路?""修建铁路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冲击?""慈禧太后拒绝修铁路的原因是什么?"等十几个问题,教师汇总学生生成的问题,得出需要大家进一步探究的主题:近代前期中国的铁路修建告诉了我们什么?  相似文献   

10.
读史巧设题教学两得益设计1问答题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两个基本问题是什么?两者的关系及解决方法是什么?与这两个基本问题有关的斗争今天还在继续吗?为什么?答: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民族不独立,要求从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二是社会生产落后,要求工业化、近代化。两...  相似文献   

11.
一、一道中考复习题引出的思考 在2011年中考复习阶段曾给学生做了一道题,学生反馈情况出乎我的意料.我认为是知识点简单呈现的基础题,应该大多数学生能够解答,但结果是出错的学生出乎意料地多,其中包括不少优秀学生.问题出在哪里?  相似文献   

12.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而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那么,如何让学生开展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意识呢?笔者想从日常教学中的一道练习题谈起。2012年学生周报小学数学一年级版第39期有这样一道题,“贝贝和欢欢都做花,贝贝做了20朵,欢欢做了14朵,贝贝给欢欢多少朵,两人的花就同样多了?”笔者觉得这道题有一定的思考难度,就把它稍作改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来练习。  相似文献   

13.
在高考理综试题中,物理部分的最后一道计算题往往是一份卷中最难的一道题,这道题具有很高的区分度,是区分高水平学生和低水平学生的一道分水岭。同时,这道题也有着指挥棒的作用,对今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着方向性的指示作用。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25题是怎样体现这样的作用呢?对高中物理教学有什么启示呢?本文就此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选修1-1的圆锥曲线中,有一道求轨迹题,老师讲了,但学生还是照错不误,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经过与同学交流,有以下几种思维错误。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10多年了,然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有多重要?应该放在教学中的何等地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仍未得到明确的解决,即教什么知道,但怎么教就有些茫然。因此,仍需大家来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难题: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与书本所体现出来的存在普遍差异,如何借助日常语文教学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打开他们封闭的情感大门,是我们教师为之探索和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最近,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我所理解的教育》,感触颇深。尤其是其中的一篇《历史题该怎么考》。文中对日本和中国在历史考试上所出的题目的本质区别进行了比较。中国高考历史题是这样问的: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了什么条约?割让了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然而,日本的老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历史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2l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18.
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则案例,美国的学生和中国的学生一起做这样一道题:12点的时候,时针和分针重合,那么,它们下一次重合在什么时候?中国的学生拿到题目后,马上拿出笔,开始在稿纸上画图、计算。而美国的学生则很快地拿出表来进行转动。中国和美国的学生所采取的方法,哪一种更为可取呢?而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实践能力——国际数学发展的趋势,恰恰是我国数学教育的薄弱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下面是两位教师设计的两节“工程问题”新授课片段 ,对比两种教学设计 ,颇有感触。设计一〕出示 :1 一项工程5天完成 ,平均每天完成几分之几?2 一项工程每天完成 14,几天可以完成全工程?师 :这两题的数量关系式各是怎样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师 :这里是把工作总量看作什么?生 :看作单位“1”。出示例10 :一条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要10天 ,乙队单独修要15天。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教师把题中的“30千米”改成“45千米”后让学生解答。师 :你发现了什么?生 :两次完成的天数都是6天…  相似文献   

20.
《学习之友》2011,(5):39-39
一个日本教师给他的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历史题:“日本跟中国每一百年就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即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即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跟中国开必,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又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