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国内学界对巴赫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话理论、复调小说与狂欢诗学。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成为大众文化研究的热门话题。从理论发生学角度看,狂欢化理论并不能直接挪用为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话语资源。因而,理清狂欢化理论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合理关系,并且以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现象为现实观照去发掘巴赫金狂欢化理论对大众文化研究的启示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巴赫金在研究狂欢文化时提出了“两种生活,两种世界感受”的重要思想,奠定了巴赫金狂欢理论的哲学基础,同时也为解读网络生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网络生存具有狂欢特质,网络狂欢是人们对自由、平等、解束、少限、交替、变革、创新等狂欢精神的一种追求,这种追求有其积极的意义指向,它有助于人们的思想交流与对话、情感释放与升华。  相似文献   

3.
《大师和玛格丽特》是一部以狂欢语言和文体来表达狂欢式世界感受的长篇小说。其多重主题的变奏与梅尼普体的狂欢化特点相合。小说中多种文体的交叉叠合,对灾祸、闹剧和晚会场景的表现以及对非常态心理类型的描写,都非常典型地体现出狂欢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狂欢理论在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界产生重要影响,也引起我国学界的巨大共鸣。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可以分为民俗、文化和生命三个层次,内部包含着人神、人群及人自身的三种分立。狂欢理论与欧陆的文化传统,特别是俄国东正教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然而,中国文化与欧陆文化并不具有同构性。在东方语境中,不存在典型意义上的狂欢节,其文化更多地是强调融合而不是分立,所以在长远时间内呈现出"非狂欢"的特征。只有当20世纪中国社会结构出现重大转变时,中国现代文学乃至整个社会才呈现出鲜明的"狂欢化"特征,狂欢理论才找到其应用于东方语境的最有价值的空间。因此,在运用狂欢理论时,必须要注意到不同文化语境、情境乃至环境的差异,在对话中加深对不同文化形态的理解,进而为实现新的文化形态的建构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5.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颠覆了传统的思维方式,从方法论上为张恨水小说创作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狂欢思维具有强烈的变更意识,它强调“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狂欢思维具有“快乐的相对性”,并以此捣毁绝对理念,瓦解绝对权威。文本是开放性的,凭借这些性质它可以不断生成新的意义,将人们引向更宽广的天地,因而对文本的理解活动是无止境的。  相似文献   

6.
巴赫金,一个传奇性的人物,其多舛的命运似乎更加重了他作为思想家的理论地位。西方艺界曾为他先知般的理论敏感而轰动、争议。随着西方艺思想的不断引进,中国语境之中,巴赫金的一系列思想如“对话”、“狂欢化”理论逐渐得到系统阐述。“对话”理论频繁出现于理论家的口端笔际,学刊物中更是数见不鲜。面对诸种矛盾、分歧及权力运作,“对话”因采取一种心平气和、严肃公允的理论态度。承诺一种充满弹性、皆大欢喜的结局,而似乎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任何一种理论的过度征用必然导致它自身的萎缩,“对话”理论正面临着本体化的危险。不仅如此。巴赫金语境下的“对话”理论自身,也并非无懈可击的自足体,细考之下,  相似文献   

7.
第三代诗歌解构了传统的诗歌体,取消了传统体之间的界限,实现了“无体裁写作”,通过对叙述、戏仿和超本的大胆尝试建构了新的诗歌体样式。第三代诗歌的体狂欢标志着现代新诗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巴赫金文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非常复杂。其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现在成为“难解之谜”,而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则存在既相互影响又彼此平行的复杂关系。本文从“巴赫金的民间文化与西马的大众文化是何关系”、“狂欢化理论何以成为‘肯定性的大众文化理论’”、“狂欢与日常生活之间是何关系”等几方面对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进行了比较和辨析。  相似文献   

9.
研究巴赫金狂欢理论与陈白尘喜剧的内在关系,探究陈白尘喜剧蕴含的狂欢化的诸多因素,提出陈白尘喜剧的狂欢化色彩是审美主体在特定的社会政治语境中,对中外狂欢体民间文学与文人喜剧创作的狂欢性的继承与创新,它蕴涵着鲜明的现代性与民族性。  相似文献   

10.
《滁州学院学报》2020,(1):37-40
夸夸群是近日在互联网上火爆起来的一种群聊形式,在网民、媒体等多重社会因素的推动下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本文尝试通过狂欢理论视域对夸夸群现象进行解读,了解其展现出的狂欢精神及其背后的文化心理,并对这种在线狂欢现象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批判性的反思,从而加深对这一现象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的英国诗人、批评家马修·阿诺德的思想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赋予文学深刻的社会意义,倡导了著名的"人生批评"论。阿诺德独特的文学功能观基于他对维多利亚社会的全面了解和深刻审视,得益于古典文学的滋养,适应了当时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给当代中国设计的是全新的观代性社会化蓝图,现代民族国家的艺政策建构实践,才是邓小平艺理论最有生命力的所在。只有提升到化哲学的抽象理性层面,才能真正认清中国新时期艺政策的巨大历史性转变的特点及其深远的化意义,才能真正领会邓小平艺政策思想的化先进性。  相似文献   

13.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是现实主义创作的重要原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视野下对文学艺术的一种界定和关照。典型理论在文艺理论的发展浪潮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和挑战,但是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下的一个小分支,典型理论在当代依然具有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析学说与新时期文学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中国社会和文化思想上的改革开放性质,使得精神分析学说得以传入并影响了相应文学语境。文学语境的变化,又造成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诸多方面的现代性转换。文学语境还进一步改变了学界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态度,拓展了理论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
阿德勒是奥地利的著名人格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论述的人格教育目的观颇具特色,其基本内涵是:塑造学生的整体人格,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和社会模式,增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彰显个体的生活意义,使之成为有用的社会成员;提升个体的精神境界.研究阿德勒的人格教育目的观,无论是对人格教育的理论,还是对人格教育的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审视风险社会的基本理论视角是实践的视角、辩证的视角和历史的视角。马克思主义对风险社会的现实拷问和理论攀升,是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展开的。透视马克思主义风险社会理论,无论就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建设还是就当代中国社会现实而言,都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Assumptions based on deliberative democratic theory have dominated scholarship of democratic citizenship with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However, both fields have produced scholarship that raises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efficacy of the deliberative model of democratic education.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ritical synthesis that highlights the major trends of deliberative democratic theory from the field of political science, while making connections to education specific literature. The shift, away from idealistic notions toward a model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at considers identity, group interests, and power differences within society, supports similar efforts to revisit democratic theory within civic education.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a revised, more realistic, conceptualization of civic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8.
列宁重视学与政治的关系和联系,重视政治和学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但他明确提出不应把二“划一”和“等同”,重视学艺术创作的独有的特征和规律,承认学艺术的相对独立性和独特功能,坚持要求学以其特有的审美创造规律去影响社会和政治,不应把二的关系庸俗化、简单化,艺并不从属干政治或仅仅服务干政治。  相似文献   

19.
西方文化主、客体分离、对立的思维模式及由此形成的西方理性主义认识论传统,确立了西方美学“美真同一”的基本观念,并使得对真实的注重与强调成为西方文学基本的价值追求。西方现代社会主、客体的尖锐冲突,使非理性主义认识论发起对传统理性的攻击,并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真实观的哲学基础。现代主义将真实归结为主观精神对现实之荒谬、丑恶的感受,将对真实的追求导向非理性,表现了对西方现实更彻底的否定和更激烈的抗议。但它以牺牲理性为代价,使现代主义真实观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走上反现实、反文学的极端。  相似文献   

20.
成人教育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经常被泛化。很多人把成人教育理解成为仅仅是针对成年人的继续教育。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学习型社会。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的成人教育在当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目前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现状,揭示了成人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意义,目的在于为企业中成人教育实践提出建设性方案,提高企业中人力资源开发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