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就人民币自由兑换改革中的问题,从实现货币自由兑换的意义、前提,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含义实现的步骤和条件等几方面,进行初步探讨,说明人民币汇制改革的方向必然是货币自由兑换。  相似文献   

2.
关于现阶段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是贸易自由化、生产和消费跨国化、货币一体化。货币自由兑换既可以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自由兑换,也可以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自由兑换。本就货币自由兑换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亚洲金融危机与人民币自由兑换改革黄金老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很多人将其重要原因之一归结为过早地开放资本帐户、撤除本外币之间的藩篱。在此背景下,我国业已进展顺利的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是否中断便成了亟需研究的问题。一、自由兑换的不同层次货币自由兑换是个历史概...  相似文献   

4.
刘刚 《培训与研究》2002,19(6):56-58
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一个长远目标,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在实行货币自由兑换过程中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议如何尽可能做好各种风险防范工作,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自由兑换不可操之过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货币自由化的含义及实现货币自由化的必要条件入手,阐述了过早进行货币自由化的危害,并且指出人民币目前并不具备实现自由兑换的条件。我们必须在完善我国汇率制度、利率制度、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之后才能逐步进行人民币的自由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汇率、利率及其自身的自由兑换是人民币的三大要素,其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关系体现了中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或是利率的市场化,或是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只要其符合我国货币市场自由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趋势,都将在不同时期内和不同程度上对国内资本市场的价格水平产生负面影响和向下压力。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说明人民币正在向国际化靠拢。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大势所趋,无法回避,但要真正实现自由兑换,尚需具备一定的条件,为此,我们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也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人民币自由兑换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利益和挑战。笔者在理论界对人民币自由兑抽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实证以及现实意义上探讨人民币兑换的意义,然后对人民币兑换的条件及其顺序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自由兑换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中国加入了WTO后的大势所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一个积极步骤,也是中国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春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说明人民币正在向国际化靠扰,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大势所趋,无法回避,但要真正实现自由兑换,尚需具备一定的条件,为此,我们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国际货币一体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发展趋势,一为本币美元化,二为建立单一的货币区,这两种趋势出现的现实原因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许多小国弱国的货币无力与大国强国的货币抗衡;其理论原则在于,当面临“独立的货币政策、稳定的本币汇率和充分的资本自由流动”三难选择时,一国政府无法兼顾,但实行本币美元化是要以放弃本国货币主权为代价的,建立单一货币区也要以多方面的经济趋同为前提,因此  相似文献   

12.
货币是商品的内在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商品交换的发展经历了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扩大了的物物交换阶段、一般等价物交换阶段和货币阶段。与商品交换发展相适应,货币也相应地经历了朴素商品货币阶段、金属货币阶段和凭证货币阶段。随着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货币也必然会发展到更高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海峡两岸货币兑换对于促进两岸经贸往来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两岸货币兑换还存在许多局限性。当前应该改进两岸货币兑换工作,改革两岸货币汇率形成机制,积极推动两岸贸易本币结算,从而提升两岸货币兑换服务,促进两岸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框架协议的签订,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各项工作陆续启动,这个拥有17亿消费者,1.7万亿美元经济总量和1.23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经济区将为区域经济和金融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开展和经济发展的深化必然要求金融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的深化,这也需要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国需要在东盟货币合作中积极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这既符合整个东盟货币合作的长远利益,也符合中国的利益。这篇文章首先对最优货币区理论、人民币区域化的相关研究和人民币区域化的现状进行综述,然后借鉴国外最优货币区的实证研究方法,从劳动力要素流动的角度对中国-东盟区域的货币合作进行了实证分析,以对人民币未来的发展路径及人民币区域化的研究提供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5.
外币货币性项目,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会产生汇兑差异,而外贸企业产生的外币交易业务的初始计价货币是外国货币,会计记录和反映却要求使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这样就引发外币的折算问题,即汇兑损益。文章就汇兑损益账务处理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6.
货币替代的汇率效应与汇率制度及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货币替代是开放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以货币需求的资产选择理论为基础,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分析货币替代对汇率的影响,那么,在弹性价格条件下形成汇率的“扩张效应”,在粘性价格条件下形成汇率的“迟钝效应”。因此,要从降低本国通货膨胀率,适度开放,缩小国内外利差等方面展开“反货币替代”行动;而且,建立和完善汇率目标区制度对于发展中国家“反货币替代”,防止金融风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WTO的第143个正式成员,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使得我国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经济的开放促使我国对外贸易量不断加大,贸易额不断攀升。人民币汇率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其变动对我国贸易收支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和人民币汇率的现状的相关性的分析,探寻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某外币上升会导致中国对持有该货币的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收支减少,人民币汇率对某外币汇率下降会导致中国对持有该货币的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收支增加。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收支影响的利弊,从而提出加强人民币汇率调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资本项目的开放是一国货币可自由兑换的最后一道关卡,它是货币可自由兑换进程中最困难、最有风险的一项。实现资本项目的开放必须有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充足的外汇储备、适当的汇率机制和有效的监管体系,并按照“先易后难、宽入严出”的方针安排开放的顺序和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