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罗马对西班牙的统治,不论在西班牙的历史进程中还是在罗马历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具有深远重大的影响。以文化传播为例,试述罗马文化传播在罗马统治西班牙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振中 《成长》2005,(3):50-52
西班牙斗牛享誉世界,那雄壮的斗牛曲,总能给人一种力拔群山的力量。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先是以野牛为猎获对象,而后拿它做游戏,进而将它投入战争。18世纪以前,斗牛基本是显示勇士杀牛的剽悍勇猛,1743年马德里兴建了第一个永久性的斗牛场,斗牛活动逐渐演变成一项民族娱乐性的体育活动。斗牛是西班牙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当地旅游业的重要项目。如今西班牙全国共有400多个斗牛场,规模最大的要数首都马德里的范塔士斗牛场,古罗马式的建筑壮观堂皇,可容纳三四万人。每年3月19日开始到10月12日,是西班牙斗牛季,这段时期内的特别节日,如3月的火祭节、6月圣体节等更是少不了斗牛赛。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1世纪末到2世纪的帝国早期是西班牙行省罗马化最显著、最活跃的阶段,罗马统治为西班牙历史打上了深深的罗马文明之烙印。罗马文明与凯尔特-伊比利亚文明相互碰撞、交融,最终促成了罗马-西班牙文明在帝国早期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一、西班牙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西班牙是一个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国家。西班牙最早的土著居民是伊比利亚人。后来,随着不同民族(如凯尔特人、腓尼基人、希腊人、迦太基人、罗马人、西哥特人、摩尔人等)的入侵,也给西班牙带来了许多不同的文化。其中,有两种民族文化对西班牙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是公元前200多年的罗马人入侵并统治了西班牙500多年,罗马人把语言、习俗、宗教、文化带到了西班牙,使西班牙彻底“拉丁化”了。二是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入侵并统治了西班牙800多年,西班牙的文化又注入了很多阿拉伯穆斯林的成分。至今,在西班牙的南部…  相似文献   

5.
西班牙语既是罗马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等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也是西班牙民族独立结出的硕果。从词汇、语音、语法等多方面来看,西班牙语无疑源自拉丁语。拉丁语向西班牙语进化的过程,也是卡斯蒂利亚王国向西班牙帝国演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西班牙语以拉丁语为基础,融进了罗曼斯语、阿拉伯语等多种语言,通过不断变化,形成了一种全新成熟的西班牙语。西班牙语的形成作为西班牙帝国独立的标志之一,为西班牙帝国的崛起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同时,西班牙帝国的崛起也是西班牙语得以传播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盖约·马略是古代罗马杰出的军事统帅、著名政治家。公元前157年,马略生于意大利中部阿庇努姆附近的采列阿特村。马略出身于社会地位低微的平民阶层的被保护民家庭。他幼年未受过多少教育,从三十年代起投身行伍,从早年参加在西班牙所进行的努曼提亚战争中被提拔,到参加北非的朱古达战争时由副将上升为军事统帅,而权势日重。从公元前107年到公元前86年,前后七次当选为罗马国家的执政官,可以称谓罗马共和国向帝国过渡时期的“呼唤时代风云的英雄”人物。马略作为古代罗马杰出的军  相似文献   

7.
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有着历史悠久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边境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教育的发展上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普遍意义的科学文化教育水平不高,民族文化的教育开展也面临诸多困难。随着民族教育的发展,中小学校园成了广西边境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最主要的阵地,民族文化课程的开设成为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最有效的途径。广西边境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克服困难,将当地民族文化融入以民族团结教育为重点的边境民族文化课程,将它们渗透在主流文化课程之中,创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了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积极互动。这种互动实践,为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带来了重要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以教育促进贫困农村地区民族文化传承的方法,我们在云南省寻甸县六哨乡开展了以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为中心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探索。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的基本路径;构建了以社区教育为中心,依托学校建立社区学习中心、依托政府设立文化活动中心,开展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的发展模式,有效地推进了当地教育与文化、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普劳图斯是罗马著名的喜剧家之一。他在继承希腊新喜剧的基础上吸收了罗马民间传统喜剧的诙谐成分,大大改变了新喜剧的严肃气氛,从而适应了罗马平民的传统戏剧趣味。《凶宅》是普劳图斯的优秀剧作之一。本剧作为计谋喜剧,戏剧冲突一直以奴隶特拉尼奥为中心,展现了他在不断逆转的处境下与老主人塞奥普辟德斯施展计谋,  相似文献   

10.
爱如空气——读《爱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家简介   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1846~1908),意大利著名小说家.他自幼酷爱学习和写作,是一位多产作家,也是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16岁进入莫德纳军事学院学习,1865年毕业后成为军官,1866年积极参加了意大利第三次独立战争.22岁那年,他发表处女作<军营生活>,就是那段难忘的生活的结晶,并因此而成名.1870年罗马解放后,他放弃军事生涯,定居都灵,成为意大利主要报纸的记者,并从此开始从事专业文学创作.亚米契斯早期曾漫游世界各地,著成游记多种.其中最著名的是<西班牙><荷兰><君士坦丁堡><摩洛哥>等几部.1886年,<爱的教育>出版,为他赢得世界声誉,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顶峰.   ……  相似文献   

11.
刘刚  杨弢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7):134-135
在对古罗马竞技文化的类型及发展概况探讨的基础上,探究了古罗马竞技文化特性,指出其具有继承性、政治性、等级性、血腥性、娱乐性、军事性等特性,为丰富和发展古罗马竞技文化的内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教育一端,实为维持民族生命之手段,延长民族生命之工具,发展民族生命之利器"[1],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它塑造人的价值观,传承人类积累的各种文化成果,培养人们认识自身与外部世界、进而发展自我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在这种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拟以在文化传承中起桥梁作用的教育者阶层为切入点,探讨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或许可以加深对古典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撒路斯提乌斯是罗马共和时期的政治家、史家。他的作品无论在选材上、写作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从当代政治、军事事件入手,以道德为评价准绳,尽量客观地描述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后罗马社会的发展状况,他的写作特点和他的史学思想对后来罗马和西方史家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杨虎城将军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创办了一系列的军事教育机构。在军事教育中,他要求部下恪守军纪、养成军人精神、坚定革命思想,还重视学术教育和提倡兵工。对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为陕西近代军事教育史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撒路斯提乌斯是罗马共和时期的政治家、史家。他的作品无论在选材上、写作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从当代政治、军事事件入手,以道德为评价准绳,尽量客观地描述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后罗马社会的发展状况,他的写作特点和他的史学思想对后来罗马和西方史家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汉语军事题材熟语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中,自然而真实地反映了汉民族的军事文化历史,是军事实践经验的总结,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军事文化的基本特点,蕴含着独特的军事文化信息。军事题材熟语的产生是语言使用习俗化的结果,是语言使用者继承下来的集体性语言规约、语言传统和语言定式。  相似文献   

17.
蔡锷是近代倡导军国民教育的肇始者.他的思想源于中国近代的民族灾难,是近代知识分子以军事救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留学期间受日本军国主义影响的结果.他在时我国传统柔性文化进行深刻反省后,强烈要求改革传统教育,发扬尚武进取思想,改变国人的贱武观念,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民众体质,以尚武为美德,以军国民为救国思想.这使人们把军国...  相似文献   

18.
撒路斯提乌斯是罗马共和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他的作品无论在选材上、写作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从当时政治、军事事件入手,以道德为评价准绳,尽量客观地描述了公元前2世纪~公元前1世纪中叶罗马社会的发展状况,他的史学思想和写作特点对后来罗马和西方史学家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藏族地区的学前教育是提高藏族教育质量和民族整体素质的百年大计,在青海藏族聚居地,使儿童成为理解藏汉两种文化的双文化人,首要的前提是学前教师的"双文化"化.建构以培养学前教师双文化素质为目标的项目课程,使民族地区学前"准教师"形成个人民族认同和对他民族的认同,将这一认识融合到其教育理念中,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中营造一个认可、鼓励和尊重不同民族文化表达的教育环境,使学前儿童能够在所处的生活世界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普劳图斯是罗马著名的喜剧家之一。他在继承希腊新喜剧的基础上吸收了罗马民间传统喜剧的诙谐成分,大大改变了新喜剧的严肃气氛,从而适应了罗马平民的传统戏剧趣味。《凶宅》是普劳图斯的优秀剧作之一。本剧作为计谋喜剧,戏剧冲突一直以奴隶特拉尼奥为中心,展现了他在不断逆转的处境下与老主人塞奥普辟德斯施展计谋,从而显示了特拉尼奥的聪明机智以及老主人等人的愚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