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确保每一所学校都办出特色和水平,其任务不可谓不繁重、挑战不可谓不艰巨、工作不可谓不复杂。面对已步入"深水期""攻坚期"的学校教育改革来说,大力提升其合作能力,无疑成为当下学校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注重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之策。  相似文献   

2.
70后作家东紫善写日常生活,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每成精品,尤其是《春茶》获得"人民文学奖"后,她的作品就更加受到读者的关注。其实,东紫的日常写作与底层写作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日常化写作关注的是生活,是用一种平视的姿态关注平凡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其为死君乎""可谓死君乎"的"死君"之义,大致有晋人杜预和清人王引之两家之说,今人祖述杜王而未得确诂。据《春秋》三传用词体例和《左传》文意推敲,可知"死君"即"死君命",意为"效忠君命"或"效死国君"。"其为死君乎"是"难道算是效忠国君吗?""可谓死君乎"是"可说是效忠国君了吧"。如此训释,文从字顺不致歧解。  相似文献   

4.
郭银龙 《教育艺术》2010,(8):67-68,64
中国的电影市场,在近几年可以说是有了惊人的发展:2009年度,中国内地年度电影总票房达到了62亿人民币,仍旧保持高达每年30%的增幅。不仅如此,两部美国大片——《2012》与《阿凡达》在中国上映时,都创造了除美国本土外的最高票房。但是,在"除美国外最大的电影市场"的光环背后,存在的问题不可谓不重大。  相似文献   

5.
钱钟书《围城》的创作与其文艺观有诸多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印证其价值观和美学理想,其学术和创作可谓殊途同归。《围城》是《管锥编》、《谈艺录》等学术著作中所体现的文艺观在创作领域的反映,为鸟之两翼,可以相互佐证;《围城》体现了其主张的"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的写作风格;《围城》中的婚姻观与钱钟书对于写景的"若即而离",其价值观和美学理想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陈青 《教师》2014,(20):92-92
一、广告开心吧(导入)(1)现今社会,广告早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可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以其特有的魅力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请听生活中的广告故事:《都是广告惹的祸》。  相似文献   

7.
一、初识经典1.作品概说《沧浪诗话》是南宋诗论家严羽的一部诗歌批评著作,主要阐释作者在诗歌欣赏和创作方面的理论及对历代名家的品评,还有一些对各类诗歌作品的年代、作者、真伪、文辞的考证。作者以"妙悟"和"兴趣"为核心的创作论和以禅喻诗的批评方法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诗歌鉴赏方面,他推举盛唐,力主复古,对"江西诗派"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对前代的名家如韩愈、苏轼、黄庭坚等人的作品也都有自己的见地,不盲从他人。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的经典名篇《祝福》,百教不厌,百学出新。日前我在这一课的探究教学中,有学生用一"被"字总结出祥林嫂的命运,可谓一字"警奇",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9.
研究《庄子》的学者对《逍遥游》篇"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一段的理解可谓众说纷纭。通过引证汉译佛典,参之以《礼记注疏》,对"野马"一词的准确意义以及"尘埃"一词在文中的使用作了新的说明,考证出"野马"乃指海市蜃楼的现象,而"尘埃"则因鸱鸣而起。  相似文献   

10.
姚霖 《考试周刊》2011,(17):44-47
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可谓两汉史学的"双子星",也是中国史学史的两座高峰。一直以来,"马班异同"都是史学界的"永恒课题"之一,而《项羽本纪》更是史学界争议的焦点:有学者认为项羽只是一介"僭盗",不足以立纪,只能列传,而有学者则提出了相悖的观点。这一争议在史学界已存在多年,却仍未有定论。本文从本纪体例、作者写作意图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阐释,并对前人的研究作相应的补充论证,以证明司马迁为项羽立纪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朱信智 《考试周刊》2011,(80):51-51
纵观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到底语文应该怎样教?什么样的课堂才真正地具有"语文味"?我学习着、思考着、探索着,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有幸读到了张庆老师的《倡简务本求实有度》和吉春亚老师的《"语文味"即语文本色的回归》两篇文章,才有醍醐灌顶之感,一下子  相似文献   

12.
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不仅有反思政治的主题,还将苏州菜的精致和苏州人在吃上的讲究写得妙趣横生,引出了灿烂多姿的"苏式"文化魅力,真可谓让读者畅游于江南小镇中,但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又何止是"美食",更多的是通过美食文化寻找即将遗失的"根"。  相似文献   

13.
付昆 《楚雄师专学报》2013,(12):52-55,62
剧作家将被称为"史诗"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加以改编,但在改编过程中,改编者对小说进行了一些删减、增加和创造。虽然删减了一些内容使电影无法完整地体现出小说的深刻内涵,但改编者运用的独特艺术手法和创造力,则让影片更具观赏性和娱乐性,增添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因此,《白鹿原》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其得失可谓"瑕瑜互见"。  相似文献   

14.
关于莎士比亚《李尔王》的悲剧意义的解释可谓人言言殊,本文试图运用结构主义"二元对立"这一概念和以及原型批评理论对《李尔王》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5.
我们熟知的朱自清先生,以散文见长,《春》《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真挚、深厚、清幽"(语出叶绍钧《朱佩弦先生》)。对这些名篇的各版本解读累现报端,可谓"前人之述备矣",而收录在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绿》,却鲜有探究、发声者。究其原因,或在于《背影》《荷塘月色》等篇目情景、事理结合得疏密有致,研读者颇能感受到种种情思、理趣,进而作阐释、生发;小品类的散文《绿》,状难摹之景,抒单纯之情,主题不丰润,手法显单一。  相似文献   

16.
张献珍 《宁夏教育》2011,(10):46-46
写好作文不光靠的是灵性和天赋,还要靠作者的耐性和毅力。写好作文贵在改上。古今中外的好文章大都是作者经过多次修改改出来的精华。《红楼梦》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但它却是作者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结晶,而不是他一挥而就的杰作。诗人贾岛为了修改好"僧推月下门"的诗句,在马上做"推敲"姿势,撞上了大文豪韩愈,得到韩愈的点拨,便有了"僧敲月下门"的佳句,也流传下了诗文创作史上的"推敲"佳话。  相似文献   

17.
笔者有幸听了特级教师肖冉"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条件"一课,在教学中,简老师以"跳眼法"为主线,依次安排了以下活动:观看"跳眼法"的视频—为揭秘"跳眼法"而学习—亲身体验"跳眼法"—揭开"跳眼法"的神秘面纱。可谓是别出心裁,现撷取几个教学片段与大家共赏。片段一观看"跳眼法"的视频师:同学们看过电视剧《亮剑》吗?生:(兴奋地说)看过。师:今天,  相似文献   

18.
《源氏物语》所蕴含的"物哀"是日本古典文学最具代表性的审美理念,其内涵是以"外物诸象"为客观源泉而使"哀"之主体——"人之内心"而萌生出诸多感动,即"感物兴情"。其中"物"作为第一性,人的思想感情是第二性。"物"无所不包,从人事、自然到人间万相。《源氏物语》作为一部鸿篇写实巨著,对"物"的情景描写可谓纷繁生动,其描写手法大致可分为窥见、平面描写、音声描写、嗅觉描写以及远近描写法。  相似文献   

19.
张萌 《八小时以外》2010,(11):34-39
2005年,斯蒂芬妮·梅尔出版了《暮光之城》第一卷,几周后即登上《纽约时报》排行榜。此后几年间,每一卷的出版都标志一个新的热度。而2008年,《暮光之城1:暮色》上映,引发了一轮全球性的"吸血鬼"流行狂潮,将"暮光现象"推向一个新的峰值。到2009年《暮光系列2:新月》上映时,一个有趣而怪诞的现象出现了,一边是素来对美国电影市场颇具影响力的影评人恶评如潮,一边是观者如云,其狂热令美国媒体不约而同地使用了"疯狂"、"歇斯底里"的字样。2010年6月30日在北美首映的《暮光之城3:月食》更是在上映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就狂卷一亿多美元的票房,其势头恐怕只有《哈利波特》系列才能与之媲美!种种迹象表明,"新吸血鬼的时代"已经到来,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风潮可谓全球性的,从美国到欧洲,从日本到中国,吸血鬼好像一下子打破了原先的"宗教、西方传统"的壁垒,成为像麦当劳、肯德基一样的"全球通吃"的文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20.
邓红清 《海南教育》2014,(16):16-16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省市的、各年段的、各学科的教学都在发生变化。但认真审视,不难发现部分教学模式化,部分教师走进误区,偏向教学形式的模仿,隔靴搔痒、淹没本真的偏颇课堂还真不少。现象一:舍本逐末【案例】一节高中的历史课——《美术的辉煌》。一堂历史课,可谓是"名画大汇集":首先,由展示名画导入;接着分小组,派代表讲解《马拉之死》、《自由引导人民》、《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日出·印象》、《格尔尼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