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恩来对国家利益问题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在长期领导国家内政和外交事务的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利益观念.本文从政治利益、安全利益、经济利益三个方面分析周恩来国家利益观的基本内涵:在政治利益方面,周恩来强调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反对干涉内政,主张扩大国际交往,争取国际支持,提高国际地位.在安全利益方面,周恩来反对任何军事威胁,主张集体和平和集体安全,扩大和平地区,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在经济利益方面,周恩来主张积极发展本国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保证.同时,他主张开展国家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引进资金、技术,互相帮助,互通有无.  相似文献   

2.
中国参与非洲维和行动的国际战略利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非洲维和行动是中国国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和维护中国战略利益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参与非洲维和,既有利于展示中国国家形象,提升中国的影响力,拓展中国的政治、安全利益,又有利于开拓广阔的非洲市场,获取丰富的自然资源,拓展中国的经济利益;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履行负责任大国义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与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差异性考察龙观华邓小平与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在某些基本方面表现出一致性,如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利益,创造良好国际环境、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等等。但是,他们由于分析问题的侧重点不同,所制定的国...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日本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国际社会展开政治色彩浓厚的经济外交,以谋求国家政治、安全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由于日本所持的外交理念和国际社会现实的差异,导致其经济外交对国家利益的塑造大打折扣。文章试图通过对冷战后日本经济外交的疏理,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加以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时代特征]一、20世纪中后期的第三世界 1.第三世界的兴起。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特征:①历史上,第三世界国家有相同的遭遇,曾长期遭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奴役和掠夺,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②第三世界国家面临共同的历史任务。获得政治独立后,巩固政治斗争成果、发展民族经济及需要长时间的和平环境来建设自己的国家等,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共同的社会难题。③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剥削,第三世界普遍存在经济结构单一、工农业落后、经济畸形、人民生活贫困等问题,第三世界国家同属经济不发达地区,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劣势。④第三世界国家十分珍惜本国的独立,执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反对外来干涉和强权政治,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积极维护世界和平,第三世界国家一致主张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非洲的利益一直都是中国对外政策与外交战略的重点,中国在非利益从结构上可分为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安全利益及文化利益,中非交往的不同阶段所体现的利益重点不同,即中国在非利益具有长期性、成长性和阶段性的特征。随着中非交往的不断深化,中国在非洲涉及的利益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来说都扩大了,并且在扩大的过程中也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非洲对于中国和平崛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维护、协调、巩固和发展中国在非的利益不仅是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需要,也是中非友好交往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7.
“国家利益”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它是国内利益的总和和国际利益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国家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利益。它本质上是掌握着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利益。它包含着民族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社会公共利益的性质,它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利益,是国家对外交往中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同时,受政治环境的影响,本国的政治环境,不同的政治需要,国家利益的实际内容又是不断变化的。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正处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历史进程日益加速但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尚未建构起来,中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威望逐步提升但又须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还不够充分发达和中国的世界"话语权"亟待提升这样的环境之中。维护与发展当代中国国家利益必须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肩负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感,奉行睦邻友好的地区合作观等为其基本路径,才能更好地抢抓当下面临的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努力使当代中国国家利益的发展同维护与发展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两者形成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国际关系伦理是关于协调国际社会中经济、政治、文化、安全和生态等方面基本利益关系的活动规范.国际关系伦理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对立基础之上的统一体.我国国际关系理论界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出一个独立于西方语境之外能反映发展中国家的立场、视角、国际处境和利益需求的国际关系伦理的研究框架,以便在此基础上展开具有自身特色的独立研究.中国主张的国际关系伦理应该包括国际关系生态伦理、国际关系经济伦理、国际关系文化伦理和国际关系政治伦理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六大”政治报告提出“我们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它是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需要,是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应对人类社会各种安全威胁的需要。建立和维护国际新秩序,各主权国家应恪守共同的行为规范:政治上,相互尊重、共同协商;经济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化上,相互惜鉴、共同繁荣;安全上,相互信任、共同维护;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相似文献   

11.
在后冷战时期,美国进入克林顿、布什两位总统执政期。出于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两任政府对华政策表现出连续性和灵活性。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世界政治多极化的时代,中美关系的积极、健康发展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西欧欣起了“联合运动”的高潮,各国政府纷纷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与所处的国际环境表明各自的态度,英国因其独特的地缘位置与外交传统形成不同于欧陆的经济,政治利益,在对欧政策的影响下,它主张经济上建立“欧洲自由贸易区”,从1949年到1959年,英国经历了实现欧洲建设构想的努力与挫折,由于西欧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英国最终决定调整政策,融入一体化之中。  相似文献   

13.
一战后列强间的经济矛盾、1929—1931年的经济危机、经济绥靖政策等一系列与二战爆发相关的国家间经济问题,表明二战的发生与上述事件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以此说明国家经济利益与国际冲突缘起之间的内在关系,启迪人们对经济与和平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首先分析指出,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中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从而改变了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力量对比,推动国际关系向和平民主方向发展;接着论述了在经济方面,第三世界充分利用联合国这个国际组织为打破旧的国际经济体制,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进行的斗争;最后论证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中成为了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5.
经济因素是综合国力构成的核心,是国家对外追求的主要目标。经济利益的矛盾与差异是导致国家对抗和冲突的根源,利用经济手段达到政治目的是国际政治中常用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从权利角度看毛泽东国际政治理论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国际政治理论价值取向体现了国际政治理论价值论的不同特色。从权利的角度来看,毛泽东国际政治理论取决于他对国家权益的判定和选择,维护主权利益与反对强权利益,是毛泽东国际政治理论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纳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导致各国对外经济的比重逐渐加大,各主权国家不得不加入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条约,采取共同行动以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传统意义上的国家经济主权遭到削弱,国家经济主权的重心由维护国内经济事务的决定权逐步转移到争取国际经济交往平等参与权与决策权上来。主权让渡与共享成为国家经济主权变化的重要形态,选择性合作方式成为各国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源于需要的国家安全利益是国际安全机制构建的出发点与归宿。国家安全利益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条件,因此,国家安全利益也是一种生存发展权利。基于利益的国际政治权利是国际安全机制形成的基本动因。权力分布和利益汇合最能解释国际机制的形成,基于利益的国际政治权力是国际安全机制形成的现实基础,只有能较好地反映权力结构的国际安全机制才能真正起到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健全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生活只存在于理想和现实这两个方面皆有的地方。作为其中之一的理想主义,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都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文章试图从理想主义的渊源、对人性的理解、对战争的看法、国际和平的维持、国家利益的分析,对权力的认识等方面加以梳理并进行剖析,希望以此加深对理想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国际分工深化与国家经济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可以从中获取一定的利益,但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劣势日趋明显,直接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因此必须以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为核心,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贸易战略来维护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