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和铁路施工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保证城市地面交通顺畅,同时尽量减少开挖城市地表,传统的地下管道和人行通道施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飞速发展的非开挖技术,其中就包括顶管技术。顶管法在管道和通道施工建设过程中采用特殊的施工技术,对地表尽量小开挖、少开挖,使得对城市地下的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这对加强城市环境及地下管网合理规范化建设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顶管法施工的设计概况和主要的工程计算进行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2.
地铁联络通道开挖时常采用地层冻结技术来提高软弱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冻胀、管片及衬砌的应力集中、融沉等问题是施工过程面临的挑战。本文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热力耦合数值模型,对冻结法施工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土体冻结、开挖、解冻全过程的温度发展规律、冻胀与融沉的位移分布规律以及隧道管片和联络通道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热力耦合有限单元法能有效地预测冻结壁的形成和解冻规律,水平联络通道冻结施工引起的地表冻胀、融沉位移近似呈正态分布,在开挖过程中隧道管片开口侧边中部及联络通道的尖角部分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解冻后联络通道的应力集中部位变为底部直墙拐角处。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车辆的快速增加,在写字楼、商业街区等人员密集区域,行人穿越道路与车辆正常通行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量兴建了地下人行通道。目前的常规施工方法为开挖土方后进行现浇作业,这种施工方法存在影响周边环境、产生大量建筑垃圾、作业时间长、作业条件差、施工质量较难保障等缺点。为了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响应国家绿色施工的号召,在城市地下人行通道工程中采用装配式结构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缓解行人车辆的交通堵塞问题,为保障行人的安全问题,修建人行地下通道是尤为重要的.本文主要针对深圳市深南路-华发路交叉路口的地面环境,以及周围和地下管线的布置特征,探讨地下人行通道工程施工技术和工艺.  相似文献   

5.
基坑-般都位于已有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密集的城区,开挖基坑的土体变形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因此,支护结构的合理设计、施工及开挖过程中的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信息反馈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坪山沙湖社区统建楼基坑支护设计、施工、监测全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归纳了基坑设计、施工、监测方面的相关经验,为以后的类似的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陈启秀 《今日科苑》2009,(20):137-137
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非开挖工程技术彻底解决了管道埋设施工中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道路交通的堵塞等难题,在稳定土层和环境保护方面凸显其优势。这对交通繁忙、人口密集、地面建筑物众多、地下管线复杂的城市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为城市创造一个洁净、舒适和美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陈启秀 《金秋科苑》2009,(20):137-137
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非开挖工程技术彻底解决了管道埋设施工中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道路交通的堵塞等难题,在稳定土层和环境保护方面凸显其优势。这对交通繁忙、人口密集、地面建筑物众多、地下管线复杂的城市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为城市创造一个洁净、舒适和美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7,(19)
根据某地下厂房结构特点及地下厂房洞室群的优化在岩体结构模型概化设计,提出了地下厂房的2种开挖方案,并对这两种开挖方案进行对比及优化分析,得出两种开挖方案下洞室围岩变形和应力情况。对各种布置方案、支护措施、施工开挖程序采用三维弹塑性损伤有限元对厂房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进行了分析论证。根据数值分析的论证结果,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符合工程要求的实施方案,使理论分析与工程实际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以某地铁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墙后地表的沉降变化等趋势,同时借助有限元软件MIDAS对基坑开挖进行数值模拟,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基坑变形特征规律,为后期同类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何海江 《大众科技》2012,(9):42-43,19
地下连续墙作为邻近建筑物基础的支护以及直接成为承受直接荷载的基础结构的一部分,在基坑开挖时可以起到挡土和截水抗渗等作用.文章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主要介绍了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等.  相似文献   

11.
浅埋暗挖法施工尽管在工程中被广泛使用,但在具体工程中如何运用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动态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保证工程质量,不留隐患,始终是值得设计、施工单位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地下工程或地下洞室的修建会使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既有建筑物受到影响,对地面产生变形。结合结构地层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场地隧道开挖方式不同对地表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以沈阳地铁一号线中街站为例,探讨了浅埋暗挖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地表、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监控量测问题,对中街站沉降数值模拟、建筑物及管线控制指标、测点布置方法、监测项目及方法、监测数据分析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揭阳某电脑数码广场地处7度抗震区.设二层地下停车场,基坑开挖深度约为10米,基境开挖及支护对周围邻近建筑物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现根据揭阳市莱电脑数码广场的地基土层及周围邻近建筑物等情况作详细的分析、判断,并提出较为合理的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地下洞室开挖支护过程中,围岩变形及围岩失稳的问题,本文以铁法矿区晓明矿采矿巷道为研究对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手段,对晓明矿北二采区回风上山巷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只要选择准确的参数,采用合理的方法,就可以对地下洞室开挖及支护后,围岩的变形及其稳定性的问题作出准确的预测,为将来的施工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志达  龚晓南 《科技通报》2009,25(6):820-825
浅埋暗挖人行地下通道修建过程中,合理确定分部开挖长度的大小至关重要,分部开挖长度过小,工期延长;分部开挖长度过大,易引起上覆土层不稳定,甚至塌方。文中结合杭州市某地下通道,采用FLAC3D数值分析法,模拟研究了粉砂土中修建人行地道的分部开挖长度大小,研究表明,数值模拟计算的地表沉降和实测的基本吻合,这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种高层及超高层不断崛起,而对于建筑物地下隐蔽工程的施工则属于基坑工程,而在进行基坑工程施工时则需要保护基坑的开挖及地下主体结构的安全而采取必要的支护措施,即所说的基坑支护,基坑支护属于临时性的工程,但其施工技术中由于涉及多学科知识,技术含量较高,而且十分复杂,所以其施工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以杭州紫之隧道工程为依托,针对西线大跨段主隧道与匝道分岔隧道交汇工程,对跨段不对称侧壁导洞横通道全断面快速施工技术的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施工关键过程的围岩和支护结构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围岩应力、地层变形和支护结构剪切应力的变化规律,为类似地层分岔隧道施工提供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18.
发展基坑监测技术,是建设部1995-2010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保证基坑工程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基坑监测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随着城建的发展,基坑施工的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因地下土体性质、荷载条件、施工环境复杂,对在施工过程中引发的土体性状、环境、邻近建筑物、地下设施变化的监测已成了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建筑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实践,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兰天 《科技风》2013,(13):137-138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和城市地铁建设的发展,基坑开挖越来越多,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地下连续墙作为更可靠的开挖方法被广泛使用。在地下连续墙施工中,泥浆护壁成槽施工已成为一个主要的成槽方式。泥浆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施工过程中的槽壁稳定性。研究泥浆机制、护壁性能,有助于确保施工安全,节约建设成本,以便更好地适用于建筑领域。本文以武汉市香港路地铁站为工程实例,以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计算出工程所需泥浆用量和配浆粘土用量和水用量,提出泥浆施工工艺、泥浆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泥浆的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20.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辰基坑监测技术,是建设部1995-2010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保证基坑工程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基坑监别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随着城建的发展,基坑施工的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因地下土体性质、荷载条件、施工环境复杂,对在施工过程中引发的土体性状、环境、邻近建筑物、地下设施变化的监测已成了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建筑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实践,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