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脱贫攻坚思想占据重要地位。习近平脱贫攻坚思想是对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扶贫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的继承。同时,它深入思考中国当前国情,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辩证统一,提出"生态扶贫"理论;深刻认识到人的主观因素在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论,为中国扶贫做出巨大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工作发表了诸多论述,这些论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新形势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指南,其中的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理论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改善民生""因地制宜""扶贫先扶智"等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人本理念,对精准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是新时期扶贫攻坚的战略指导思想,单纯的经济援助和项目带动扶贫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精准扶贫的要求。在精准扶贫视域下,实施教育扶贫并且凸显职业教育的扶贫助困功能是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文章从职业教育的招生、学生资助、精准培养、扶贫培训、就业、社会服务几个方面论述了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服务于精准扶贫的路径,为地区脱贫攻坚以及职业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摆脱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庄严承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经过五年多的精准扶贫实践,取得了可喜成绩。但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扶贫过程中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如等靠要拿思想较严重、内生动力缺乏等。精神扶贫作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精髓、新举措、新方向,是我国扶贫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探索精神扶贫举措,如坚持教育扶贫、坚持"志、智"双扶并举、发展民间互助组织等,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确保脱贫有实效、可持续、经得起历史检验。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同志针对现实情况,总结实践基础,提出"精准扶贫"的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在内的"六个精准"以及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在内的"五个一批"。"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对全面推进新时代的扶贫工作,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完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是党中央交给教育的一项政治任务。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教育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中国高等职业院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关于教育和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勇于担当,积极作为,通过多种方式帮扶贫困地区,在近5年(2015-2019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中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在人才扶贫、智力扶贫、结对扶贫等方面成效显著,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扶贫开发已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攻坚阶段。为了在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战略目标,研究如何利用教育信息化实现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具有较为重大的现实意义。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教育扶贫的重要理论来源。本文探讨了教育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即习近平新时代扶精准扶贫思想,并着重探索利用教育信息化进行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特点与优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教育云平台的建设、教育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出路等问题,为学界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高校资助工作,核心是扶助,目标是扶智。高校要创新方式、拓展领域,精准实施对贫困学生的全面帮扶,以全面提升学生"自我脱贫"的能力。正是基于此,研究选择精准扶贫思想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应用为课题,展开深入剖析与论述。深刻剖解精准扶贫思想的内涵与价值要求,分析精准扶贫思想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0.
当前,扶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阶段,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脱贫战略思想,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切实做出做吹糠见米的实事,对有序、有力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可借鉴之法,助推贫困地区尽快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