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源地助学贷款在我国正方兴未艾,其政策流变过程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这一制度经历了“校园地助学时代”、“农信社时代”两个发展阶段,随着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不断汇集,新的政策窗口终于在2007年徐徐打开.以此为分水岭,生源地助学贷款全面进入了“国开行时代”.目前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助学贷款的主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由学生或其合法监护人,向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办理的信用助学贷款,以便帮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获得资助.  相似文献   

2.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广泛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走向工作岗位。根据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背景和实施现状,探讨分析新形势下高校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体系中的角色定位、高校所应承担的具体职责。高校应该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以确保这一政策制度持续稳定地运行。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7月初,新郑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宣传工作。中心工作人员冒着酷暑,走进社区、广场、菜市场张贴海报和发放宣传页,深入群众讲解政策、宣传流程,确保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到每一个角落,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国家的惠民政策。新郑市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推进上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一是实现了部门统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是促进教育公  相似文献   

4.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惠民政策。高校作为贷款银行和借款学生之间的桥梁之一,其工作效能直接影响到助学贷款能否顺利推行。本文从高校视角,研究提出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风险防控的对策,以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为动员部署我省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进一步完善我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10月10日,全省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合肥举行。  相似文献   

6.
广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开展以来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基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良性发展的目标诉求,提出对策:广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应将风险防控上升为政府行为,建立多方联动的还贷制度;建立健全主体间的信息互通、工作协作机制;严把申请关,增强贷款材料的真实性;建立高校资助工作考核机制,实施差别放贷;完善贷款政策,使其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该文系统分析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信用约束方面优势突出和贷款方式灵活便于跟踪等诸多优势,提出推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必要性.对于补充、完善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加大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力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也为保障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健康持续开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给国家助学贷款带来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7年5月中央政府出台新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把生源地助学贷款纳入国家助学贷款体系试点推广。校园地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的互相替代政策会改变贷后管理主体,给校园地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市场带来大的波动,进而影响整个国家助学贷款体系的稳定。应由当地信用社负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高校参与协助监督;谨慎变动两种助学贷款条款,促进助学贷款市场整体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康健 《陕西教育》2007,(10):101-101
中央决定,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新的资助政策体系中,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政府于8月15日下发了<江苏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意见>,本文拟对江苏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新政策进行详细解读,介绍这一政策主要内容的变化,分析其对原助学贷款政策的完善和创新之处及其新政策中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希望对我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不断完善有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我国新资助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教育公平与教育公正的有效手段.本文认真分析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优势所在,同时也指出当前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稳健持续发展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源地助学贷款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笔者从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对高校如何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工作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加强贷后管理,降低贷款违约率,促进生源地助学贷款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新举措。运用SWOT分析方法,能够全面地分析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优劣势和外部的机遇威胁,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基于以上的分析,文章提出:因地制宜,利用灵活性是发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优势的关键点;国家的支持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赵全英 《河南教育》2014,(11):69-69
<正>2013年3月,兰考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成立,由我担任中心主任。这对于我来说,既是一个熟悉的工作,也是一个新的岗位。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种种原因,兰考县仍有一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虽然苦读多年,考上大学,却无力支付学费。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项目的出台解决了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在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中,我们每天都怀着对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感激  相似文献   

15.
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决定,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加大资助力度,提高资助水平,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在新的资助政策体系中,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推进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探索出的比较符合金融属性、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助学贷款品种,在信用约束、贷后管理等方面优势突出,  相似文献   

16.
8月底,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情况。据介绍,财政部、教育部、银监会和国家开发银行最近联合召开2008年高等学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会议,对生源地助学贷款进行了动员和部署。  相似文献   

17.
加大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一种新生的国家助学贷款模式.文章通过比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指出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优势及目前存在问题,从而提出了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云南教育》2007,(9X):27-28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精神,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财政部、教育部和国家开发银行决定,在江苏、湖北、重庆、陕西、甘肃5省市(以下简称试点省份)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云南教育》2009,(21):4-4
《云南日报》消息今年6月,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全面启动以来,作为云南省唯一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金融机构,目前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已对大理、丽江、怒江、迪庆、曲靖及临沧6个州市12849名贫困大学生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共计6971万元。截至目前,据各县级资助中心系统录入情况,申请人数超过3.5万人,申请金额近2亿元,发放工作预计于11月15日前完成。  相似文献   

20.
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资助资金的主要渠道。辽宁省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政府应加大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国家个人信用体系;继续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加快国家助学贷款立法工作,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