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初中,历史课一直被作为副课,加上中考采用开卷考试形式,有些重点中学录取不计历史成绩,所以大多数乡镇中学急功近利,历史课往往成为自习课,学生历史知识贫乏,甚至连朝代顺序都搞不清。升入高中后,虽然按目前的课程设置,高一开设有《中国近代现代史》,但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为了会考,使得大多数学生怀有侥幸心理而轻视历史课,视历史课为休息课、娱乐课。  相似文献   

2.
1990年国家教委在调整高中教学计划时,确定1991年起在高中增设中国近代现代历史课,这是非常正确的。为落实教学计划,人民教育出版社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明同志根据修订后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编写了高中历史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历史讲座》。高中的《中国近代现代历史讲座》同初中的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教材有什么区别,或者说有什么特点,经分析比较,有以下几点差别。 一、采取专题讲座形式,突出革命史内容,从略文化史部分内容 初中教学计划中国近代现代历史课安排二个学期,60个课时,而现在的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历史课只有一个学期,30个课时,教学时间比初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 ,历史课一直被作为副科 (副课 )对待 ,加上中考不考历史 ,所以大多数乡镇中学急功近利 ,历史课常由主课老师兼任而成为自习课 ,学生的历史知识几乎为空白 ,甚或连朝代顺序都搞不清。升入高中后 ,虽然按目前的课程设置 ,高一开设有《中国近代现代史》 ,但目标非常明确 ,就是为了会考 ,而会考又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 ,使得大多数学生怀有侥幸心理而轻视历史课 ,视历史课为休息课、娱乐课。历史课堂上传纸条、睡觉、说话、做小动作的学生大有人在 ,更甭说那些打算学理科的同学更是肆无忌惮了 ,再加上近年来高考文科招生人数比率远不及理科…  相似文献   

4.
高中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和高等学校使用的某些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中,在叙述国民党统治中国二十多年的这段历史时,对“国民政府”这一个称谓词语的使用比较混乱。编的本意可能是尽力体现教材的“客观性”。其实呢,这样做的效果恰恰减弱了客观性,增加了叙史中的矛盾性和阅读中的疑惑点。  相似文献   

5.
本学期我担任初中历史课的教学,历史科内容多、任务重,范围涉及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等内容。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激活历史课堂,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6.
在世纪之交以及进人对世纪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高中历史课宜讲授中国对世纪臾和世界对世纪臾.在论证上述建议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之前,让我们首先考察一下我国中学历史课教学内容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按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规定,现在初一是上中国古代史,初二是上中国近现代史,初三是上世界历史(包括世界古代、近代和现代史,以近现代史为主).高中近几年的安排是:高一上世界近现代史,高二开中国近现代史,高三文科班开设中国古代文选修课。1995年颁布的即将实施的新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实验稿)则规定,今后…  相似文献   

7.
法国现行五年制小学教育和七年制中等教育(初中四年、高中三年)中,有十年都开设有历史课,其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各阶段使用的教学大纲和课本不一样,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小学以法国史为主,初中学习世界通史(包括法国史),高中是更深入地学习世界近现代史。各个阶段都互相联系、相辅相成。小学的历史课是从三年级开始。平均每周一个学时。根据法国教育部颁布的历史教学大纲的要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国正大兴改革之风以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教育方面的改革亦方兴未艾。我认为,现行中学历史课的课程设置亟须改革,它已大大不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了。 历史课的现行设置情况是:小学高年级开设历史课,历史教材(上、下两册)用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其中中国史内容占绝大部分。中学阶段,初中开设中国通史(教材1——4册),高中开设世界通史(教材上、下两册)。显而易见,初中毕业生的历史知识是不完整的,只有高中毕业才从学  相似文献   

9.
杨鹏 《教学与管理》2012,(27):80-83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就很重视历史课程,从小学高年级、初中至高中每个年级均开设历史课,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教材发行单位相继编纂出一系列供中小学生学习和参考的历史教材。作为20世纪重大政治事件的辛亥革命也被编入其中,对它的书写则体现  相似文献   

10.
文史联系是我们历史教学的一个老话题了。但我从2004年任中学历史教研员以来,每年听课约有100余节,有初中、高中的,有老教师也有新教师的,有原生态课也有比赛课、研讨课。说实话,能激起我兴趣的课不多,其主要原因除了个别教师的基本功外,更多的是不少教师的历史课缺少一点"文学味",活生生的历史课变得枯燥无味。孔子日:“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  相似文献   

11.
高中历史课程在深度、广度、能力要求等方面都较初中阶段增加了许多,因此,许多踏入高中校门的同学,不能适应高中历史的新要求,不少同学产生了一些困惑和迷惘,甚至对高中历史产生了一些畏惧情绪。那么,如何排解这些困难学好高中历史课程呢?笔者以为,历史教材是最重要的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要紧紧依托历史教材,  相似文献   

12.
英、法等国与我国一样 ,都比较重视历史教育。他们认为 ,“有教育存在的地方 ,便有历史教育”。历史始终是人文社会学科的主要课程之一 ,从小学到高中都开设历史课。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曾对缺少历史教科书表示气愤和不安 ,认为忽视历史会造成数典忘祖。1983年 8月 31日他在内阁会议上强调指出“轻史害国”。在他执政期间 ,法国中小学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法国现行学制是小学 5年 ,初中 4年 ,高中 3年。其中有 10年都开设历史课。英国中学分成五类 ,即文法中学、现代中学、技术中学、综合中学和公学。各类中学 ,都开设历史课。由于各类中…  相似文献   

13.
根据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在《全日制普遍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以下称试验本)的基础上修订成的新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教材(以下称新版本)与修订前相比有了大幅更新。其中既有文字的修  相似文献   

14.
高一历史第一节课是沟通初中与高中知识,教师与学生关系的一座桥梁。第一节历史课教学的成败,是学生在高中阶段能否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产生兴趣,并形成相应的学习方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家教委1989年规定在高中增开中国近代现代历史课的通知和1990年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修订本)对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历史教学内容的规定,人民教育出版社请中国人民大学彭明教授编写了高中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历史讲座》。该书将在1991年春供高中二年级学生学习。现将该教材的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与历史教学编辑部合作编写的《<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是开设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课程的必备教学参考用书。出版后,得到教师们的一致赞誉。它不仅从宏观上指导教师把握教材的编写思想、原则、特点及基本线索,也给教师的教学以具体帮助。实践证明,它已在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的教学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二年的学生进行理分科,选择科的将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虽然初中时学生曾经接触过世界历史,但高中的学习与初中有很大的不同。许多学生对什么是世界史、为什么要学习世界历史、世界近代现代史有什么主要内容、学习世界近代史有什么要求和方法等问题都不是很清楚,因此本人觉得在高二世界近代现代史开课之前很有必要讲清这些问题,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受到社会大环境及高考、中考的影响,长期以来,历史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初中历史课,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课,有些学校没有历史教师就让其他专业的教师代替,有些学校则不开设历史课;有些教师也认为历史课是一门讲故事、哄学生开心的课,只要学生爱上就行,学到没学到知识无所谓;大多数学生则认为历史课不是必考课,学不学无所谓,有些学生甚至产生“厌烦历史”的现象。如何使“厌烦历史”的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兴趣?如何使学生在历史课上获得更多的知识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要与学生互动,共同发展“”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已由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新修订的历史教学大纲对“教材的安排”作了两点大的调整。第一,在初中二年级下学期增加了世界历史课;第二,中国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下限时间延伸到本世纪八十年代初,具体地讲,初中的中国现代史增加了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社会时期历史的概况,高中的世界现代史增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法国小学的历史课以学习法国史为主,初中学习世界史(包括法国史),高中更深入地学习世界近现代史。(法国学制是小学五年,初中四年高中三年。) 小学历史课从三年级开始。平均每周一学时。据法国教育部颁布的历史教学大纲要求,小学历史课讲授的内容要求简明、形象,使孩子们逐步树立起年代的概念,对法兰西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法国历史著名的人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讲授的方法是多样的,以历史故事为主,配有图片、幻灯、教学电影及电视录象等直观教学工具。系统的基础历史知识学习是从初中开始的。初中历史课的内容包括史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