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灯是云南民间歌舞小戏,它的传统曲调来自明清小曲和本地或外省的山歌小调;曲调达数千支,在云南分布很广。云南省花灯剧团建于1954年,是云南省属艺术表演团体之一,以继承、革新云南花灯剧,出人才、出剧目为宗旨。几十年来,整理、移植、创作、演出了一大批优秀花灯剧节目,培养了一批批优秀文艺人才。该团演出的节目深受广大观众喜爱,不少节目在各类评奖活动中获奖。该团曾三次光荣地到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并得到高度赞扬,并曾出访过印度尼西亚。向您介绍:云南花灯和云南省花灯剧团  相似文献   

2.
泉州花灯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年年无宵夜,大街小巷挂满五彩斑斓的花灯。男女老少,走出家门,上街睇灯。明代就有书记载:“天下上元,灯烛外盛,无逾闽中。”这里说的闽中,便是泉州。所以,泉州花灯历来以其精湛的工艺,奇巧的造型而闻名中外。泉州民间花灯就其制作工艺还可分为纸扎和刻纸两大类。所谓纸扎,一般是用竹蔑扎成各种灯架,再用丝绸布或纸糊校,配上图案,加上花边,如《宝莲灯》、《书卷灯》等;所谓刻纸,即大都是用手工刀刻成各种图案,拼制而成,如《五龙灯》便属此种工艺。后来又创作一个新品种,叫料丝灯,所谓料丝灯就是用玻璃…  相似文献   

3.
步入2001年下半年的玉溪市花灯剧团,为了将“三个代表”的精神落在实处,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一个欢迎、祥和的春节,正在加班加点、紧锣密鼓地赶排一年一度的春台演出剧目。年初,剧团在继续加工复排优秀保留剧目的同时,为一队新排大型花灯喜剧《三子争父》及一组清新活泼,风格各异的花灯小喜剧。为二队新排根据中国古典南戏《刘知远白兔记》改编的大型花灯悲剧《白兔记》,大型花灯爱情悲剧《梨花情》经过三个多月的苦战,四台新戏已彩排完毕,整装待发。  相似文献   

4.
扎花灯     
查加伍 《寻根》2001,(6):108-108
~~扎花灯@查加伍  相似文献   

5.
"云南花灯比山茶,弥渡山茶别样红",这是对弥渡花灯形象而高度的评价。弥渡花灯传承历史悠久、地域特色浓郁、群众基础深厚,继2000年弥渡县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乡"之后,弥渡花灯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弥渡花灯走出弥渡,走出云南,引来更为广泛的关注。元夜燃灯处张灯踏歌乐  相似文献   

6.
李武华 《大理文化》2011,(10):113-114
弥渡花灯、民歌,浩如烟海。弥渡花灯、山歌多达400多首,传统剧目达250多个。弥渡文化呈现群众基础广泛、民歌品牌响亮、历史文化深厚、花灯文化资源丰富四个特点。弥渡花灯以浓郁的地方特色跻身于云南花灯之林,民歌《小河淌水》、  相似文献   

7.
张昭 《大理文化》2011,(5):104-112
火树银花不夜天,黎民百姓舞翩跹;新春正月闹灯会,胜景元宵火千年。这"火树银花"、"开灯会",正是描述"胜景元宵火千年"的花灯。花灯,作为一种民间风俗活动,有着久远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玉溪市花灯剧团大胆创新,将我国歌剧经典之作《江姐》与花灯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隆重推出了颇富创意的花灯剧《江姐》,作为一份厚重的礼物,献给了党的生日,献给了玉溪观众。该剧在节日期间连续上演了十场,市县领导亲临剧场,中国戏剧,云南日报、春城晚报、玉溪日报、玉溪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作了专题报道。就连外专州的兄弟团体也慕名前来观摩,省化厅段跃庆副厅长专程赶来观看,并准备调该剧到省城为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六届代表大会作专场演出。在红色的七月,《江姐》的演出成为节日里一朵更加亮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9.
历时一周的第二届滇剧花灯艺术周,在丰富多彩的演出中.在掌声与观众还没有过够戏瘾的热潮中降下了帷幕!  相似文献   

10.
玉溪市花灯剧团上演的根据滑稽戏《一二三、起步走》改编的同名花灯轻喜剧《一二三、起步走》近日在我市江川县连续上演了八场,盛况空前,在教师和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这在戏曲舞台演出日趋萧条的今天,震撼不小,究其原因除剧团在研究市场行情,积极组织观众上下了大力外。剧中众多鲜活可爱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主人翁安小花命运的悲欢离合,是吸引小观众在剧场静坐两个小时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我自1965年参加工作至今,足四十年的时间一直从事花灯表演艺术工作。虽然1990年以后当团长搞行政,但作为基层(县级)工团,团长也一直离不开舞台,每年的“三下乡”、“打春台”,团长与每个演员一样都需要粉墨登场,与角色结下许许多多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2.
八成座、九成座、满座……。演出已经开始,尚有近百名观众滞留在厅外候票。这是玉溪市花灯剧团3月1日至3月3日(农历2月初2至初4)在易门县城售票演出时出现的令人惊喜的一幕,是近年来出现的令戏曲界欣慰的一种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余数祥 《大理文化》2011,(11):102-104
在弥渡,村村有灯班,处处玩花灯。在每年的玩灯中,每个灯班都需要一个"灯头"来掌控整个玩灯过程。而这个"灯头"的产生,不是以名声、地位、财富,金钱物质的多寡决定的,而是由本村在过去的一年里,谁家生过小孩,生过小孩这一家的户主就是自然的灯头,如果一个村有两户及以上的人家生过小孩,这些人家的户主就要推选一个"总灯头",一般情况下,总灯头都由第一户生男孩户的户主担任。推举灯  相似文献   

14.
自义来:1936年出生,家住弥渡县苴力镇苴力上村,从小受家庭影响与弥渡花灯文化熏陶,终生痴迷于花灯表演;从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对弥渡县的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作出了突出贡献。一生演出、编导了多部花灯戏剧、曲调,荣获多次奖励。1981年12月赴京出席全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表彰大会,并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1985年被大理州文化局表彰为农村文化艺术先进工作者;1985年12月加  相似文献   

15.
王平 《滇中文化》2002,(3):17-20
在庆祝建国53周年,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之际,用玉溪特有化样式活跃节日气氛,中共玉溪市委宣传部、市化局、市广播电视局于9月26日至28日举办了“玉溪市首届‘聂耳杯’花灯滇剧演唱比赛”,是类似活动中发动面最广、水平最高的一次。比赛使玉溪各县区业余花灯滇剧爱好和各专业艺团体的乃至整个宣传、化界所关注,引起了社会各界和玉溪群众的欢迎,成为玉溪市庆祝国庆,喜迎十六大和振兴戏曲艺术,弘扬民族化的一件盛事。  相似文献   

16.
玉溪花灯从广义上讲包括玉溪县(今红塔区)花灯、华宁县曲艺形态花灯和澄江县松园花灯。从狭义上讲专指玉溪县花灯,本文记叙的是后者。 人们通常把戏曲中的生、旦、净、丑四个行当比喻为房屋的四柱,一个剧种或一个剧团要生存、要发展,首要的事就是要立稳四柱。玉溪花灯是云南花灯九个支派中的一个支派,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界定为“彩(彩调)花(花灯)系流”,  相似文献   

17.
邵杰 《滇中文化》2004,(4):48-49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加强少年儿童的各类素质教育,让青少年儿童了解花灯、走近花灯、热爱花灯、弘扬三乡化.振兴花灯艺术。玉溪市花灯剧团与时俱进,根据国家“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一二三、起步走》,结合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一首民歌被誉之为东方小夜曲,被几亿人所喜爱,全世界的艺术家在用不同的形式演唱她演绎她,先后在华盛顿第二届中国文化节、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赴维也纳演出、首届澳华音乐节、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等国际音乐会上取得重大成功,其小提琴协奏曲在莫斯科上演并引起巨大轰动,这一点谁也始料未及.当这首民歌改编的《今夜月明》唱响北京奥运会时,谁也想不到这首名曲的故乡竟然是一个边疆小城.随着她风靡全球蜚声世界,人们发现中国知名的花灯名曲《十大姐》、《绣荷包》、《弥渡山歌》也产生于此,这就是中国花灯艺术之乡、民歌之乡--弥渡.……  相似文献   

19.
七场现代花灯剧《古湄歌》,讲述了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曲折凄美的爱情故事。展示了主人翁古湄不平凡的一生。剧本按顺时进行式的框架结构.既AB、AC、AD、ABCD制,使古湄在与三个不同身份地位.不同性格的男人的情感碰撞中.伴随着一次次爱情的失败.让古湄起伏跌宕的人生际遇.经过悲剧特有的艺术处理手法.  相似文献   

20.
《滇中文化》2007,(4):55
我国具有众多地方剧种。据统计,共有三百余种,但每个省还是有主要剧种和次要剧种之分,如湖南,以汀剧和花灯剧为主,云南以滇剧和花灯剧为主。现把各省的主要剧种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