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文化的涵义,语言、文化和翻译的关系出发,提出归化和异化两种文化翻译策略。归化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异化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并从跨文化翻译的角度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中的文化因素进行研究,包括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以及社会文化五个方面。根据译者目的和目标读者的不同,杨完益主要运用异化翻译,而霍克斯主要运用归化翻译。  相似文献   

2.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策略,归化法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而异化法是以原语文化为归宿。异化与归化在不同的文本类型中要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3.
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是翻译界长久以来争论的热点之一。归化翻译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即运用目的语文化易于接受的表达法,使译文更通俗易懂,更适合于目的语读者。异化翻译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即尽力再现原文的色彩以便更好地保留源语文化的异国情调。以对等理论视角对归化异化在翻译中的作用进行重新审视,以求得翻译中归化异化的新应用。  相似文献   

4.
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是英汉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个重要的方法,归化翻译方法的原则主要是以目的语的文化为归宿;异化翻译方法的原则主要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方法在翻译实践中应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5.
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可分为两种方法,即主要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法和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法。在翻译中,归化与异化各有所长,均有其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翻译中常见的两种翻译方法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法和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法。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具体采用哪种方法与语言环境和译者的目的、意图有关。本文运用功能翻译理论,通过对《飘》的两种译本进行比较,探讨了英汉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策略,归化翻译方法的原则主要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而异化翻译方法的原则主要是以源于文化为归宿。该文将借助AntConc语料库检索软件,并利用中英文企业简介的真实语料,从词、句、篇章等各方面对比分析中外企业简介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企业简介的翻译应采用归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主要有两种策略:一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二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二者各有长短,是跨文化翻译中译者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从文化信息的传递效果和文化交流的角度,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加以分析,认为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策略有助于避免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的走失,从而更好地发挥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以文化为中心进行翻译的时代,翻译界出现了"归化"与"异化"两大翻译策略: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和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该文通过对文学巨著<红楼梦>及其两部最具影响力的英译本对比分析,探讨了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对这一课题所进行的探讨.以期对翻译实践有所帮助,同时对<红楼梦>这部"中国文化大百科全书"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可分为两种办法主要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异化)和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归化).两者之争由来以久,正如争论直译和意译孰之优劣一样,在这一点上中西方的观点是大同小异,是相通的.然而考虑到不同的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以及读者对象,笔者认为翻译中"异化"和"归化"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是互为补充的.  相似文献   

11.
翻译界从直译和意译的争论转向翻译的异化和归化的过程,标志着社会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所造成的障碍越来越被译者所重视,过度的归化或者异化不利于原文的风格和思想的再现,本文主要论述归化和异化需使用得当,不可过度片面强调归化或者异化单方面的作用,两者是一对对立而统一的矛盾体。  相似文献   

12.
隐喻所包含的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对翻译的影响不可以一言概括之,中西方学者在隐喻翻译方面的见解既有共识也有分歧,但既然翻译的初衷是交流不同文化中本来存在的东西,那么在隐喻翻译中还是提倡采用外国化的处理方式保留它本来文化中的内涵。本文从文化的视角分析隐喻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3.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to transfer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it is also a carrier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The translators are responsible for transferring the cultural information of the source text for the target readers.The cultural feature can be frequently traced in the Bible.Both domesticating meuhod and foreignizing method have been applied in Bible translation.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dequacy of domesticating method and foreignizing method in the re-manifestation of the culture in the Bible.It...  相似文献   

14.
文化意象互文性的限度与翻译策略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互文性理论在翻译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不仅是对当前翻译理论的补充,同时也拓展了译者的视角。然而,文本互文性和文化意象互文性在内涵以及外延关系层面有着很大的差异。由于受政治、历史、经济、文化、时空、语系以及思维方式等因素的限制,文化意象互文性具有一定的限度,这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一问题的翻译策略是:异化异化加注释归化零翻译等。  相似文献   

15.
归化和异化之争是翻译界一个古老的话题,散见于国内的各种语言类学刊,《中国翻译》还专辟一专栏来讨论这一问题,这些文章大大推动了“归化”和“异化”的研究,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常用的两种方法。中国文学作品海外译介是一种文化交流,因此,译者需要熟悉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为了再现原语所承载的信息和美感,译者既要研究其文化差异,又要研究其语言差异。在中国文学作品海外译介中,语言形式应适当采用归化的方法,使译文流畅自然;而文化因素应尽量采用异化的方法,把原语文化译介给译文读者。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翻译观谈英汉习语翻译的归化、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界新的学派—文化翻译学派形成,该学派认为翻译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等值就是原语与译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这种观点给翻译界人士以新的启示,使得翻译理论进入全新领域。文化翻译观同样也给习语的翻译带来很大优势,用这一观点从文化层次的高度上灵活采取归化或异化来处理习语翻译,使原语和译入语在文化功能上等效。因此,使翻译作品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8.
列举了八本英汉词典对专有名词的译义,并依据归化、异化翻译策略与双语词典编纂的功能、宗旨等理论,对双语词典编译中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进行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文化专有项"的定义和特点出发,结合中西方关于文化翻译的理论研究,运用韦努蒂的归化与异化理论,研究了美国新闻期刊翻译中国文化专有项所采用的翻译方法,提出异化是翻译文化专有项的主要策略。读者群、新闻目的和意识形态这三大因素造成了美国新闻期刊采用"异化"策略来处理中国文化专有项。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宋词词牌英译的翻译进行了模因论与归化异化翻译策略相结合的分析与对比研究,总结了词牌翻译的几种方法,并得出了模因传播初级阶段归化翻译是词牌翻译的主要策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