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包淑华 《大观周刊》2012,(35):207-207
近年来,教育观念由应试教育转轨为素质教育,做为一名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利用语文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行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我们必须通过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本科文化素质,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在跨入21世纪之际,我们的教育观念也有了世纪的飞跃--由应试教育转轨为素质教育,做为一名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如何让这门基础课在职业教育中突出自己的实用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问题。本文从语文教学目标等方面探讨了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强调了高职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应该为专业服务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张桂霞 《大观周刊》2012,(22):190-190
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语文教育教学担负着重要的教学任务,如何提高语文科目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全面的掌握专业知识,是教师们满足新课程改革应该做到的。以下是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提出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措姬 《大观周刊》2012,(14):230-230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小学语文教学,在创新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一方面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郭昕欣 《大观周刊》2012,(19):207-207
语文教育作为在校学生的一门主课,它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经要道。学习语文知识结构,综合性地反映人文知识含量,因而它又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工具,两者之间形成了统一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培养,要求学生多学多想多动笔,对他们进行文学素养的陶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笔者对语文教学的几点看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飞 《大观周刊》2013,(10):199-199
我们知道,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是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之一。语文作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其育人功能显而易见,它对于小学生的一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极其重要的思想教育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同时也是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的需要。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多年的教学工作,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现提出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7.
贾秀勇 《大观周刊》2011,(49):158-158
语文教学法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8.
杨海英 《大观周刊》2012,(9):198-198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应该明确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总体特征。语文教学法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陛的学科教学。因此,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不断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晓丽 《大观周刊》2011,(18):197-197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应该明确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总体特征。语文教学法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陛的学科教学。设和展示最佳的阅读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颖 《大观周刊》2012,(12):208-208
语文这门语言学科很平淡也很有趣味,也很神奇,作为中国人应该学好语文,让语文这门学科在各科中占据非同的低位,让大家都学好它,就本人在这几年的教学中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黄良军 《大观周刊》2011,(52):122-122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新形势下不可或缺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东西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语文教学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如何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义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2.
郭君娣 《大观周刊》2012,(25):201-201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教学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中,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使它朝着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乔世强 《大观周刊》2011,(37):224-224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可以说是基础的基础,它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容。为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寻有效的创新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相似文献   

14.
关却才让 《大观周刊》2012,(38):253-253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可以说是基础的基础,它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容。为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寻有效的创新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相似文献   

15.
刘慧娟 《大观周刊》2012,(4):191-191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它更强调的是一种“交际”实际上正是人与人之间一种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便体现为师生间的互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如果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肯定难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更不可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洪海珍 《大观周刊》2012,(38):238-238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首先树立生命教育理念.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努力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把生命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中,让生命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让人的生命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彰显。  相似文献   

17.
邓群 《大观周刊》2012,(6):189-189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最强的学科,它不仅内涵丰富,而且涉及到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各类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语文教学本质上是一个动态过程,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追求课堂实效性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人教版新课程的改革实施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和生机。用情感创设语文课堂,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变教学方法,积极创设教学情景,加强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呈现课堂无限魅力。  相似文献   

18.
赵红斌 《大观周刊》2013,(1):119-119
文学的主题偏于政治和伦理道德。《诗经》就是以诗言志,唐宋古文运动进一步提出“文道”合一而以道为主的思想,这些都说明了中国历史上语文教育和德育就是密不可分的。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很自然地受到有意义的、生动活泼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育。而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已不再仅仅是某门课的任务,它应该渗透在各学科的教育环节中。所似作为新形式市的语文教师;我们要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根据课文的课时安排,对教学步骤和训练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对学生做到寓德于教。  相似文献   

19.
高文杰 《大观周刊》2012,(34):300-300
语文是一门应用广泛,接近生活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与凸显,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成长。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这就要更新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0.
措姬 《大观周刊》2013,(6):152-152
陶行知老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简短的三句话,却道出了教育的本源。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信息,巧妙地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进行生活教育,并强调作为学生这一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磨砺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