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绿色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国家富强和民族未来。目前,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已成为人心所向和社会所求。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借助媒体优势,营造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二是充分发挥媒体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价值引领作用、教育作用、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2.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当前生态环境日趋恶劣,一次又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为了我们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当代人一个紧迫的目标。而记者做为一个特殊的职业人群,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与行动。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是当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主题,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了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指出,教育既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本丛书本次共出版三册。第一册为《学校中的环境教育——计划与实施》,由黄宇、田青、郭玉峰编译而成。全书分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对城市道路的需求与供给也在不断的增加。城市发展、道路交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如何协调,已成为各大城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而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护自然环境和改善生活环境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处理好城市道路绿化,使其满足人类需求和对环境的适应,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弘扬传统文化,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面向国内,以促进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二是面向世界,为人类进步文化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这两个方面是相互沟通、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就有利于推动和发展人类的文化事业。而这两方面的任务,都有赖于做好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龚程  王蕾 《青年记者》2012,(22):66-67
在跨越式发展的大前提下,一些纸媒集群开始面临"二次创业".二次创业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是一种状态,激励和纸媒自内而外的变革,需要报人有创新性的想法和思路,有创新的胆量和勇气,有奉献的精神和作为. 知识主导的二次创业 二次创业本是一个社会学概念,人类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业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两大阶段:生存创业与生态创业.人类第一次创业是生存创业,第二次创业是生态创业.纸媒在完成了生存创业后,便需要进行生态创业,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莉  安军亮  李秀红 《大观周刊》2013,(10):338-338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在谋取自身发展的同时,付出的却是整个生存环境的破坏。毫无节制的肆意掠取使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各种灾难随之而来,极大的破坏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之一,如何更好的处理、解决和保护环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推出新的环境保护政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进行监测防治,已成为我们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电视环保节目对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人类已经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人们在不同地方、用不同方式积极地弥补着以往的过失。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环保组织.呼吁政府和社会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些国家的媒体也是环保的排头兵.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都把环保作为一个重点的项目来宣传。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是国内较早重视标准与法规体系协调发展的两个行业,并且已经在行业内形成较为完备的标准与法规体系协调配套机制。目前,环境保护标准与法规之间保持着良好互动关系。一方面,环境保护法规在制定中会在有关条文中体现相关环境保护标准;另一方面,环境保护标准在制定过程中会以现行的各种环境保护法规为依据。而工程建设标准与法规也具有积极的互动关系,工程建设标准的发展促进了相关法律法规的编制与修改,各类工程建设法规工作的有效开展,则保障了相关标准的实施。我们应该借鉴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行业的经验,建立符合新闻出版行业的、完善的新闻出版标准法规体系,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层次顺序自上而下形成配套的系统。  相似文献   

10.
做好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工作,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努力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守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着力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重点是加强水、大气和土壤污染的防治。其次是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努力扭转生态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档案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记录和见证,同时又是承接历史文明的重要介体。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真实的历史记录。反映着人类文化的基本特征。档案的载体形态,档案的形成与管理,乃至档案的开发与利用等各个环节和层面。与一定时期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无不渗透着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人类的文化取向。因此,对档案文化的界定就应该从档案的形成、管理,以及开发利用等每个环节去把握,从其在社会和人类发展中的作用去把握。那么,如何看待档案文化在社会大文化演进中的地位和作用呢,我觉得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层面:一是为解读文化遗产提供凭证,二是充当传承人类文明的使者,三是为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四是教育人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郭若晞  杨晓民 《大观周刊》2013,(11):391-391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提出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各种资源、环境的压力变得越来越突出。只有加大对环境保护,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才能使人类文明向着高层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努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金涛 《大观周刊》2012,(31):50-50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保护再设计,向世界传达绿色环保的概念,一种强调生态支持包装设计中品牌文字、图形、色彩的绿色风格及形态设计,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界问的共生概念。  相似文献   

14.
李洁 《新闻知识》2012,(10):54-55
环境问题是本世纪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大众传媒作为公众获取环境信息的最主要、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在环境保护中承担着四种重要角色,即:自然环境的守望者、环境保护的舆论引导者、环保法规政策的呼唤、推动者和环保文化价值的塑造者。  相似文献   

15.
地球上还有干净的地方吗?回答只能是否定的。这里所说的干净,系指没有受到人类生活与生产污染的地方,它完全处于一种纯净的自然状态。 人类世居的地方,其污染的事例天天在发生,污染的程度在日趋加重。当人们发现污染已经危及自身生存的时候,决心去治理,一个意味深长的口号便是“可持续性发展”。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之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家都觉得要加强,就是因为污染问题太严重了。究竟有多么严重?不妨看看人迹罕至的南极、北极和珠穆朗玛峰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6.
档案的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起点,是档案管理工作最基础性的环节,也是难度较大的环节.要加强档案管理,首先要抓好档案收集与归档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将得到加强,环保档案也将大量形成和产生.统一管理各类档案,将进一步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从当前环保档案的现状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门类不够全;二是归档材料不完整.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档案,是各级环境保护机构在环境保护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它是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具体反映,是环境保护主要职能活动的信息积累,是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科研的重要媒介,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因此,一定要重视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有效而科学地管好、用好环境保护档案,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水平,以更好地实现环境保护档案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化先驱的孙中山,对中国近代以来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极为关注,对近代环保事业的发展极为重视。他敏锐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关系到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大事,并竭力推动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  相似文献   

19.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可持续发展”一词源于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给出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可以说,这个定义是在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生存困境中形成的,是人类社会对工业革命以来粗放的甚至掠夺式的传统发展模式不断反思、面对未来重新探索的产物。它紧紧围绕人类社会未来持续发展的可能性问题,抓住了人类与自然这一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的根本矛盾。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人口众多,而整体素质低下,土地广阔,但资源相对…  相似文献   

20.
正当人类的脚步即将迈入21世纪之际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迎来了自己的20岁生日。20年前 ,环境保护事业在我国刚刚起步 ,环保先行者们在实际工作中逐步意识到图书出版在宣传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推广环境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 ,于是开始积极筹建环境科学专业出版社。1980年7月18日 ,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正式批准建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由此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筹建工作的困难是后来者难以想像的 ,甚至经历了“一无所有”(一缺人手、二无资金、三无办公地点)的困难境地。因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