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堂课引入得好,这堂课就上好了一半。一般教师都有同感,引入新课比进行新课更难。因为数学是训练思维的科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节数学内容的学习是否感兴趣,思维启动的速度是快还是慢,取决于教师对新课的引入是否在具有科学性的前提下又具有艺术性。同一节数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引入新课大多是不同的,当然效果也是不同的。同一节内容同一个教师教,  相似文献   

2.
导入新课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基础来定新课的导入法,同一内容不同班级应用不同的导入法.  相似文献   

3.
导入新课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基础来定新课的导入法,同一内容不同班级应用不同的导入法。  相似文献   

4.
谈思想政治课的导入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地导入新课 ,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开始 ,教师用形象贴切而精练的语言 ,正确、巧妙地导入新课 ,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引起学习浓厚的兴趣。因此 ,教师在教学新课前 ,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精心设计好导入新课的方法 ,这样 ,就会达到上课伊始妙趣即生的境界 ,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确学习目的要求 ,为学好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前提。导入没有固定的形式 ,一堂课如何开头 ,也没有固定的方法 ,教授对象、讲解内容不同 ,开头也不会相同。即使同一对象、同一内容 ,不同的教师也不会用一样的导入方式。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思…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有效地导入新课 ,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伊始 ,教师用贴切而精炼、富有情感的语言 ,或以新奇有趣的实验导入新课 ,可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心倾神往 ,使学生愉快而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 ,教师在教学新课前 ,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结合教材的特点 ,精心设计好导入新课的方法。一开始就先声夺人 ,抓住学生 ,控制课堂 ,使学生主动进入学习、探索情境 ,有效地、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导入有法 ,但无定法。由于教育对象不同 ,内容不同 ,故导入不会相同 ;即使是同一内容 ,不同的教师也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冯晓雪 《教书育人》2012,(25):58-59
导入新课,就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通过各种方法引出所要讲述的课题,把学生领进学习的"大门"。新课的导入,在课堂教学中是导言,是开端,是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如果一堂课的开始教师生动活泼、引人人胜地导入新课,就会触动学生心弦,立疑激趣。一堂课如何开头没有固定的方法,由于教育对象不同、内容不同,导入不会相同,即使同一内容和对象,不同教师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所以精心地设计一节课的导入应该成为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预习就是预先学习,有时特指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独立地自学新课内容.笔者认为,预习并不应仅仅定位在学生的课前自学新课内容,而应是学生在新课学习前独立地对新内容进行准备性地学习,是学生的一种超前学习,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要想上好思想政治课,就必须重视新课的导入,尤其是对理论能力不强、社会阅历和经验都不是很丰富的高中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新课的导入显得更为重要。新课导入是有学问的,好的新课导入必须根据导入的特点,抓住基本要素,掌握多种导入方法。一、新课导入的基本特点1.针对性与启发性新课导入一定要针对所授内容,不能天马行空,扯得太远;也不能哗众取宠,为了激发学生而随意引入一些奇闻逸事。如果导入的内容无针对  相似文献   

9.
教师对每节新课的讲授,学生对每一节新知识的学习,都有一个新课引入的过程。引入新课如同演讲的开场白,开场白精彩,就能吸引观众兴致很高地听你所讲的内容。因此,无论是初出茅庐的新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引入新课都非常重视。在物理教学中,怎样才能自然巧...  相似文献   

10.
苏州市十四中许伟民老师在《用启发性提问导入新课》一文中的体会是,用启发性提问导入新课,有利启发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回忆和复习有关旧知识,同时随着老师的不断启发和讲述来探求新的知识。导入新课的提问方法大致可从四个方面着手。(1)复习上一节课的所授知识,使学生通过提问,较深刻地理解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2)复习与新课内容有关的旧知识,经过对众多的旧知识筛选,找出与新课内容密切联系的内容提问,启  相似文献   

11.
赵贝贝 《地理教育》2013,(Z2):65-66
一、归纳法在地理新课学习中的运用1.地理新课导入归纳的承上启下运用在地理新知识学习时,要进行新课导入。通常情况下,导入的内容既要对上节知识有所涵盖,又要与即将上课的重点紧密联系。导入的结构通常是实事+一般原因总结+新问题即本节课的重难点)。导入的内容可以是一段话、一首诗、一段影音、一篇新闻报道等用来陈述一段实事。主要是利用旧  相似文献   

12.
对建筑专业学生介绍、讲解《屋顶》这一内容,有助于他们认识我国的建筑特点。其教学创新表现为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反馈练习和布置作业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导入是一门艺术.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该根据不同的新课内容采用不同的导入法,切不可为了追求形式而离题万里。下面,笔者对同课异构活动中三个不同的新课导入进行剖析,发现问题,并寻求有效的导入方式。  相似文献   

14.
语文导入新课的方。多种多样,如何激发学:对学习新课的兴趣,是有教学艺术可言的。下例举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以飨读者。一、温故引新录有些课文出自同一作者,可以采用温故引新法导入新课。例如;上(社戏)一课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哪篇文章?(答《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选自哪本书(散文,(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儿时,在百草园玩耍充满乐趣,进三味书屋读书枯燥乏味)今天所学的(社戏》一文,也是写作者少年时代有趣的经历。=、寻找答案法…  相似文献   

15.
课前预习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学生自学新课内容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预习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和大意,找出自己的疑难点,是课堂教学的预备性学习,是学习活动的一个起始环节。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引入对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新课的引入要根据具体的新课内容选择不同的引入方法,我总结了一些重要的引入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付跃红 《小学语文》2013,(7):106-108
一、语文“单元整合新课型”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新课型”研究,将单元作为一个整体,主题统摄,课文为例,识字、阅读、习作统筹安排,依序教学,有效实现了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提升。“新课型”是这项研究的核心成果,也是这项研究普及与推广的重要内容。单元整合课的魅力所在,一是单元整合新课型力求实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在开始一堂新课的时候,学生往往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充满好奇,这个时候,如果教师能够用新颖的方式将学习内容引入到课堂之中,将会大大地激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整体授课效率。本文就生物教学中新课导入的几种方式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引例,是引入新课内容的窗户,是进入新课内容的门户,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发现的钥匙,设置的引例,就是设置"渔场",只有设置了"渔场",才能"授人以渔",所以说,引例的设置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讲授新课内容的顺利与否,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当堂新内容的兴趣浓厚与否,必将影响到整节课的优效与否,现结合长期教学实践,刍议引例的设置。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近代史新课本(以下简称新课本)和以往的世界史课本(旧课本)比较有一些新的特色:其一,增强了中国人编写世界史的中国特色。比如,在新课里,讲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时,新课本专门讲了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对欧洲的影响,等等,突出了中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实事求是勾画出了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又比如,适当增加了16──18世纪的亚洲和日本向帝国主义过渡和对朝鲜,中国的侵略”两节,通过这些内容,可让学生了解在同一时期欧洲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在向前发展,亚洲其它国家在做什么,从而使学生有个对比。其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