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有余力,则学文"出自《弟子规·总叙》,其源头则须追溯到《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也正是在《论语》经典教义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引申,列述弟子居家、外出、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原则与规范。该文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贾存仁修订改编,更名为《弟子规》,全篇在"总叙"之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  相似文献   

2.
邹玲 《教师》2013,(16):115-116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本文重点从两个方面阐述了我班孩子学习《弟子规》的点滴改变。  相似文献   

3.
高照成 《绥化学院学报》2013,33(2):37-41,90
文章主要对《论语.里仁》与《论语.泰伯》两章中有关"劳"字的语句进行了语源和语境的分析。在指出当前的许多《论语》译注版本存在不确切解释的同时,提出了自己对于《诗经》和《论语》中有关"劳"字的解释。即,《诗经》中的"实劳我心"和《论语》中"劳而不怨"之"劳"应译为"忧劳"而不是"忧愁"或"劳累";而"恭而无礼则劳"之"劳"则应译为"劳而无功",而不应是"劳倦"或"疲劳"。  相似文献   

4.
<正>《孟子·离娄下》有:"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其文则史"究作何解?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论坛》2013,(12):62-64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共360句、1080字。除总叙外,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7个章节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指孩子,一是指学生;"规"就是规范。《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防邪存诚、涵养德行的优秀读物,也是儒家文化的根基之作。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教材的《论语选读》选修课(以下简称《选读》),教学可通过多重比较,加以补充、延伸、纠正,力求较好地理解孔子思想. 一、选文内部比较 选读共七个部分,每个部分选文少则几则,多则十几则,基本围绕一个总话题,选文排列构成一定"序".应加强"分层次"阅读,准确地把握其内在思想. 1.依序切分专题层次,把握思想脉络.以专题《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为例.由十则选文组成,第一层,含《述而》和《宪问》章,表明富可求,追求财富是人的合理需求,但必须符合道义.第二层,含《述而》和《里仁》章,从反面指出不能为"求富""去贫"而不择手段.第三层,含《宪问》和《季氏》章,从正面说明"见利思义""见得思义"才能成为"完人".第四层,含《里仁》《阳货》《述而》《为政》四章,着重阐述君子最高境界是"贵义贱利".理清内容要点,才能准确把握编者意图,准确理解《论语》旨意.  相似文献   

7.
《太原大学学报》2019,(2):101-104
《孟子》首章"万取千焉,千取百焉"应遵从传统解释,意为从万中取得一千,从千中取得一百。"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一语,据廖平校订,当为"王者之迹熄而诗作,诗亡然后《春秋》作";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语,据宋王元泽所见《孟子》古本,当作"尽信书则不如无为书"。  相似文献   

8.
《庄子》中的"则"主要有名词、副词、连词三种用法,兼有虚词与实词性质,其中绝大部分是作连词用法。这反映了在《庄子》成书的战国早期,"则"从实词到虚词的虚化进程已经完成。而连词"则"可以作为假设结果连词或顺承连词,其中表假设为其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9.
《庄子序》强调的是"内圣外王"也即为"王"的资格问题,而《庄子注》则强调的是万物的性分问题."内圣外王"所以与《庄子注》相矛盾,并不在于"内圣"的提法不正确,而在于它与《庄子注》的侧重点以及主体精神不一致."内圣外王"带有以道匡君,甚至以道自任的意思,而"各有性分"则更多地强调的是各守其分、欲不出位.二者在思想上差别如此之大,说它们同出一人之手显然是不可思议的.郭象的"独化论"所以在当时缺乏回应,最根本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10.
正四、长撇长撇,古人称之谓"掠法"。清冯班《钝吟书要》中说:"掠如蓖之掠发,此乃斜悬针而末锋飞起,宜出锋处送笔力到而匀,不可半途击出,则无力而瘦弱。"故作掠之法,颈部要细,腰部势微婉曲,宜肥劲有力。唐颜真卿《八法颂》说:"掠仿佛以宜肥。"出锋时当以腕送,饱满尖锐,万不可作虚尖斜拂之状。而柳宗元《八法颂》则说:"掠左出而锋轻。"如是则一  相似文献   

11.
竹简《五行》篇第二章云:"君子无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智,无中心之智则无中心之悦,无中心之悦则不安,不安则不乐,不乐则无德。"而依据帛书《五行》,此句以下还应校补以"君子无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圣"一句,与开头的结构完全相同。这提示我们关注《五行》篇"圣—天道—德之行"与"智—人道—行"线索背后更具根源意义的心灵环节——"忧"。  相似文献   

12.
《宿新市徐公店》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杨万里的代表作,也最能体现"诚斋体"的特点。《宿新市徐公店》有景趣、情趣、理趣等各种"趣"味,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则凸显了景物活、意趣活,表现手法活等"活法"。  相似文献   

13.
正《荷马史诗》中,《伊利亚特》讲的是出征、出发,而《奥德赛》讲的则是回归,似乎预示着出发与回归,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伊利亚特》蕴涵的是人类生活的‘出征’模式,即那种为美而战斗而牺牲而捍卫尊严的永恒精神;而《奥德赛》则意味着‘回归’模式,即那种出征之后返回自身、返回家乡、返回情感本体的永恒眷念。"[1]人类的出发点无疑是自然,文明发  相似文献   

14.
以王阳明对《论语》"孰愈"章的见解为依据,对《论语》"孰愈"章做了新的断句、注释和白话文翻译;认为《论语》"色斯举矣"章应分为二章,分别言孔子"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处世之道和"三嗅而饮"的饮酒方法;认为《论语》"民可使由之"章的意思是"君爱民则民愿效力,君不仁则民不服"。此外,对《论语》解读中之"质疑旧说"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春秋》贵义而不贵惠,信道而不信邪。"这是《梁传》对《春秋》的总体认识,也是《梁传》解释《春秋》的立足点和指导思想。在三传中,《梁传》对《春秋》日期书写原则的解释是最详细的,这是《梁传》区别于其他二传的特点之一。《梁传》认为《春秋》通过日期的书与不书来表示常态、褒或贬,符合义与道的则褒,贵惠与信邪的则贬。  相似文献   

16.
历来关于《大学》"亲民"与"新民"的争论中,朱熹和王阳明的观点最具代表性。朱熹《大学章句》对《大学》进行补传和注解,并改"亲民"为"新民"。王阳明回归古本《大学》,不同意朱子对《大学》经文的改动,认为应作"亲民"。朱熹和王阳明关于《大学》的今古本之争,反映的是两人不同的哲学思想。大致来说,朱子走的是自上而上的"致君行道"的路线,阳明则是自下而上的"觉民行道"路线。朱子的"新民"突显了士人对民众的教化;而阳明的"亲民"则倾向于对民众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儿童论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e)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入不知而不愠(yun),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注释:说:同"悦",愉快、高兴。愠:怨恨。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ang),思而不学则殆(dai)。"(《论语·为政》)注释:罔:迷惘,迷惑。殆:危险。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i)。"(《论语·为政》)  相似文献   

18.
<正>《弟子规》是中国传统启蒙教育的集大成者,是给学生树立的规范。那么我们教师是不是就没有必要学习了呢?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同样告诉我们,直到老,我们的身份也永远都是一名"学生"。因此,我们应放下"老师"的架子,与学生一道去学习并践行《弟子规》的师道精神。《弟子规》的内容依次是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相似文献   

19.
新旧《唐书》中有同人而异名的现象,如对于武则天时期的同一位宰相,《旧唐书》记作"杜景俭",《新唐书》则记作"杜景"。在《资治通鉴》卷204天授元年《考异》中,北宋司马光认为应作"杜景俭",并分析出是由于草书而致误。此后千余年间,学者们都认同这一说法。清人岑建功《旧唐书校勘记》卷39"杜景俭"条说:"《通典》二十五、  相似文献   

20.
<正>一、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顾"埋头死学"而不去加以思考消化,则会受到蒙蔽,知识也得不到深化理解,只是模棱两可,一知半解。为证实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在学完《熔化与凝固》后,我对全班学生进行这样的测试:在学习《熔化与凝固》的过程中,你对有关"熔化与凝固"的物理现象有过哪些联想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