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报业踏上了艰难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在过去的转型探索中,报业在新闻网站、微博、微信等方面开疆扩土,报业的生命线也从报纸延伸到电脑及手机等终端,报业的手机客户端开发又为报业数字化转型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基于此,本文结合《楚天都市报》的手机客户端“i楚天”这一具体示例,探讨报业移动终端发展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之下,传统报业踏上了艰难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在过去的探索中,报业向新媒体的扩张涉及了电子版、新闻网站、论坛等形式,报业生命线也从报纸延伸至电脑以及手机等终端.而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转变为人们最重要的信息接触渠道,报业与移动终端的融合成为其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3.
传统媒体现在的首要任务或许并不是采取各种行动去实施数字化转型,而是思考自己的转型定位。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不是一个新话题。在新媒体大军压境的态势下,传统媒体尤其是传统报业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有关报纸生存危机的讨论日渐增多。不变即亡,这个道理浅显易懂。从2006年起,传统报业纷纷布局新媒体产业,绝大多数报社都开设了网站,实力更强者则创办了报纸旗下的门户网站。最近几年,传统报业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iPad、手机、电子书等各种移动终端,大力开展新媒体、全媒体业务,使尽浑身解数挽留读者。  相似文献   

4.
关于新媒体,当下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无处不在的手机,让人们多了一种更方便、更快捷地了解新闻资讯的途径,各种新闻类的APP占领着人们的手机屏幕,人们不再局限于从报纸上获取信息,这一点从零售报摊上就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在纸媒日渐走衰的当前,寻求转型、突破,成为全国各个报业集团的首要任务,两微(微博、微信)一端(新闻APP手机客户端)成为了传统纸媒与新媒体融合的主要形式。这里主要探讨一下新闻APP与纸媒在"传新融合"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崔东昊 《视听》2018,(6):132-133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成熟发展,各类数字化信息终端不断涌现,微信、微博等平台逐渐壮大,网络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种种表现都宣告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全媒体时代为传统报业的新媒体转型提供了条件和契机。本文将以"澎湃新闻"为例,分析其内容生产方式的变革,为我国报业的新媒体转型之路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从移动新闻客户端窥探报业的数字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明 《今传媒》2013,(6):94-96
新科技的变迁总是会为传播产业带来新的变革,以移动智能终端为依托的移动互联技术,为互联网业提供了新的产业模式,同时也给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平台。本研究以移动新闻客户端作为出发点,通过对移动新闻客户端给传统报业所带来转型契机与革新态势的探索,试图为报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范围内,传统报业的改革不断深入展开,特别是欧美等传统报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其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初见成效.众多以传递新闻信息为主业的传媒企业将业务平台拓展到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移动阅读媒体和平板电脑中.并将业务重心逐渐转向网络媒体和新媒体,结合多媒体共同参与新闻内容传播过程的特点.重新寻找构建新闻网站价值链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周善 《新闻知识》2012,(8):14-16
新媒体袭来,传统报业面临巨大的冲击。一方面是新闻信息载体发生改变,受众的阅读行为随之改变,数字化阅读日益兴盛,传统报业原有的受众在不断分化;另一方面则是数字技术倒逼传统报业不得不改革原有的新闻生产模式和流程。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数字化转型是传统报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数字报业:传统报业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冲击着传统报业,传统报业危机重重.为了摆脱困境,传统报业应逐渐实现数字化,建立新旧传播方式的共生系统.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报业面临的多重危机,然后论述传统报业通过信息生产个性化、信息发布网络化和信息增值交互化,实现向数字报业的战略转型,最后阐释了发展数字报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新媒体蓬勃兴起,对传统报业形成持续冲击,报业如何加快探索,选准路径,大胆创新,快速、高效地切入新媒体领域,已成为报业实现新一轮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相对而言,在报业转型探索中,新闻业务方面比较容易实践"全媒体发展",在多平台以多形态传播,实现最大的传播价值。但在经营领域,传统报业介入新媒体后,能  相似文献   

11.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全国许多传统报业集团正向传媒集团方面稳步迈进,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成为大家共同的选择。2011年,全国推出新闻客户端的报纸占当时报纸总数的11%,到2014年,这一比例猛增至72%。移动互联网新技术变革,新闻客户端越来越成为报业集团的标配。从"动向新闻"异军突起的过程不难看出,在发展新闻客户端这一新媒体时,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内部优势和外部资源。  相似文献   

12.
杜颖 《新闻战线》2015,(7):96-97
面对新媒体的崛起,纸媒加快了数字化转型和跨媒体发展的步伐,纷纷推出官方微信、官方微博、手机APP、电子报、手机报、综合新闻网站等,将信息的载体从单一的印刷纸变成了多种载体集群,新媒体带来的报业革命已经势不可挡。实事求是地讲,目前找到新媒体创盈模式的党报还比较鲜见,大多数是建立起了多媒体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对传统报纸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面对报业突围的困境,普遍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传统报纸改革的一个大趋势。从手机报、电子报、报纸微博到云报纸,报业一直在寻求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加快和深入。微信的出现为报纸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平台,传统报纸纷纷试水微信公众帐号。基于对微信平台传播特征的考察和对用户关系的探讨,本文认为虽然报纸微信在现阶段面临一些困境,但是微信平台仍然可以作为传统报纸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借力点,而具备连接思维和定制思维是成功转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报业全媒体,是报业应对当前新媒体迅速发展、实现自身转型与发展的重要问题.报业全媒体平台的构建,使报业能够在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应对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形态与技术,在新媒体时代实现有效的信息传播与服务. 报业与新媒体融合的三个阶段 总体上来说,包括报业在内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经历了"应对新媒体"、 "利用新媒体"和"新媒体化"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中,传统报业也从最初与新媒体的竞争博弈发展成为积极寻求融合渠道.因此,在现实意义上,新媒体所代表的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并不是报业的竞争主体,而是报业实现"华丽转身"的舞台,也是报业变革、转型和再造后所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范围内,传统报业的改革不断深入展开,特别是欧美等传统报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其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初见成效。众多以传递新闻信息为主业的传媒企业将业务平台拓展到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移动阅读媒体和平板电脑中。  相似文献   

16.
方立明 《新闻实践》2013,(10):27-30
核心阅读:当今世界,传媒产业正处于大调整大融合大发展的阶段,包括纸质媒体在内的传统媒体进入发展成熟期,整个传媒生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近年来,国内报业"报网融合战略"、"数字化战略"、"全媒体战略"等转型思路日新月异,从单纯的新闻网站到论坛、博客,从电子阅读器到手机报、iPad终端,从微信、微博到大数据,媒体业态不断变换,但并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促使报业成功脱胎换骨、能让大家找到前进方向的案  相似文献   

17.
有统计显示,近70%用户更多使用移动终端获取新闻资讯,依赖电脑看新闻的用户不足10%.新闻客户端越来越受关注,调查显示,国内1400多份报纸中,已有170多家开发了客户端.客户端已经成为媒体向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平台.2014年6月20日,“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它是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领导下,由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与大众报业集团合作研发,大众网具体运作推进的移动新媒体产品.  相似文献   

18.
张川燕  李欢 《新闻前哨》2012,(11):76-76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成为媒体界探讨的热点话题。作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从短、彩信手机报时代就开始从事新媒体拓展工作,迄今已逾6年的一名新闻工作者,浅谈一点对地方传统报业集团发展新媒体的思考。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尤其是传统报媒核心属性不同,无需全然对立或"转型"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2011,(7):149
由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面向全球推出的"中国网事新媒体客户端"日前上线,这是国内首个集文字、摄影、视频、微博报道于一体的"融媒体"新闻信息产品终端。"这是新华社全面推进战略转型,加快实现由传统新闻产品生产为主向现代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拓展、由面向媒体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大门户网站都推出了新闻手机客户端,传统媒体网站如人民网、凤凰网也都大力打造其App应用。为了吸引受众、提高品牌竞争力、获得更好的收益,各大网站针对受众对于新闻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的渴求,在移动客户端和门户网站都推出了一些网络新闻专题策划。本文以凤凰网对"美国第一夫人访华"新闻专题策划为例,比较其移动客户端和门户网站在表现形式、内容特点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得出在移动新媒体时代传统网络媒体转型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