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判文是唐代选官考试中使用的重要文体,它所涉及的内容广泛而复杂,根据判文题目的来源出处,判文可分为公务案牍式、经籍古义式和僻书曲学式三类,各类判文的难度不同,在历史演进上表现出了由易到难的发展特征,但到唐代后期又有了起伏。  相似文献   

2.
儒家礼文化主要是对五帝时代的社会礼文化的继承,儒家的礼乐文明使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步入了伦理社会。儒家礼文化的特点是“仁”、基础是“中庸之道”、主要内涵是“礼”和“乐”。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为他人考虑,是儒家礼文化的基本规范和标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儒家礼文化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3.
唐代“试判”主要用于铨选,过去在“科举与文学”语境下的相关研究,往往并不涉及;但从更宽广的“取士”概念上说,铨选亦在其中,故试判也是“取士文学”的重要文体。理论上说,唐人凡参与铨选者皆有过判文的制作,而所有参加“关试”者也须试判,其总量之大可想而知;现存的判文也为数不少,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但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像唐代试判制度这样的基本问题,也由于诸多原因,现在还  相似文献   

4.
儒家礼学及其对中国社会秩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学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儒家礼学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传统的礼涉及宗教、道德、政治、法律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风俗习惯、社会政治制度、社会道德规范等多方面的内容。本文旨在分析传统儒家礼学的形成及其社会功用,阐述儒家在制度化的过程中如何建构传统社会秩序,并结合当代实际,论证儒家礼学对建立当代和谐新秩序的的价值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中的《礼》到底指什么的问题上,人们有不同的认识.这与“三礼”的合称有关。本文从“三礼”的名称、形成时代和内容、取得儒家经典地位的时代等角度论证汉代“五经”中的《礼》当为《仪礼》,唐代以后“五经”中的《礼》当为《礼记》。  相似文献   

6.
判文这一古代司法应用文体,萌芽于西周时期,繁盛于唐代。但唐代以前的判文留存极少,以至于被人忽略。本文从判文在唐代以前的萌芽、形成和发展入手,分析判文在唐代以前的沿革。  相似文献   

7.
先秦儒家“以礼为教”以“以礼修身、以礼齐家、以礼治国、以礼平天下”为人格理想和社会理想的价值导向,达到了化成人性、化成天下的目标.对于先秦儒家礼教思想的理性思考和重新阐释,既可为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教育理论提供新视角,也可为建构当代中国社会“礼治秩序”模式提供可借鉴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以现代法为参照,先秦儒家之“礼”在总体上就是法;在机制上,“礼”蕴含着“法”(“刑”),“礼”“法”(“刑”)结合是儒家法的运行机制;在原则上,“法”(“刑”)以“礼”为指导原则,“礼”是“法”(“刑”)之理;在内容上,“礼”涵盖了现代意义上的各种部门法,如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婚姻法、商法等。因此,先秦儒家法实质是“礼”与“法”(“刑”)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9.
中国儒家经典“四书”与“五经”在其精神内蕴及义理上有着继承与发展的内在联系。主要探讨《孟子》对《诗经》的引用及继承,并截取几个概念如礼、乐、知言、巧言等加以挖掘与阐释,从而明晰孟子及儒家“与民同乐”“推己及人”以及修身、齐家、治国等处世原则与社会理想,以期更深入把握儒家智慧。  相似文献   

10.
以礼乐教化治国平天下是先秦儒家的核心思想,董仲舒继承这一传统。在汉代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宜于世”的新主张,从“性待教而为善”、“人成之以礼乐”、“乐为应人制之”等方面重申儒家礼乐教化的相关见解,显示出汉代新儒家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11.
荀子继承发展了“仁”和“礼”的思想,以“义”作为“仁”的外延,纳“法”入礼,以人性论为出发点,认为自然质朴之性无所谓善恶,提出不仅要“隆礼义”,还要“本仁义”。“仁”与“礼”最终落实到个人道德修养及王道仁政等具体的实践当中,以“仁”为本,以“礼”为用,荀子在“仁本礼用”的体系下构建道德、伦理、政治三位一体的道德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12.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推动法律儒家化进程,对儒家伦理进行推广和贯彻便成为封建统治集团法制建设的中心。在这一过程中,以调整婚姻家庭关系为核心的婚姻礼法率先承担起传承儒家伦理的重任,从缔结婚姻的形式要件到实质要件都严格贯彻儒家伦理道德,最终为儒家化的封建法律秩序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对儒家伦理进行宣传和推广、对违反儒家伦理的行为进行惩治的伦理教化功能可以说是汉代婚姻礼法的主要功能追求。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国家祭祀一直是国家政治权力的象征,而礼官作为司礼的专职官员,担任国家祭祀典礼的策划与主持。在唐代重文的风气下,文人是组成唐代礼官的主力。礼官文人的命运常常同政治气氛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有唐一代的政治社会变迁,国家举行祭礼的目的和能力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别直接影响到礼官文人的人生轨迹,决定了他们的政治命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因为周公"制礼作乐"而被称为"礼仪之邦",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非常重视"礼"。"礼"起源于保证人类生存繁衍的现实生活,是人类精神特性的产物,是文明和文化的表现。在孔子看来,"礼"不仅是外在的规范,更是"仁",也就是人性的要求。通过"礼",人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成就自我。"礼"既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又引领人们走向更美好的生活,追求更高的生存境界。  相似文献   

15.
礼制观念是原始儒家思想的典型表现形式。由于原始儒家在其礼制订立的初期,并未充分考虑到礼制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导致其倡导的礼制观念最终成为统治者压迫国人的工具。发挥“正名”思想和重新解释“克己复礼”是统治者改造原始儒家礼制观念的两个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作为电视仪式的春节联欢晚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晚因在神圣时刻播出取得了神圣仪式的身份,而电视又将春晚仪式有序地展现和强调,使春晚成为嵌套于电视日常仪式中的另一个仪式,即电视仪式。春晚与电视之间存在着共谋,并发挥诸种象征和规范功能。  相似文献   

17.
唐代社会饮茶风气盛行,禅宗僧人在其中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唐宋时期寺院的饮茶活动主要有两种:一是交际式的"茶筵";二是礼仪式的"茶会"。茶筵起于唐,由文人茶宴转化而来,形式较为自由;茶会盛于宋以后,模仿世俗社会的礼制,有严格的礼仪要求。唐宋时期寺院"茶筵"、"茶会"和"茶汤礼"的沿革演变,反映出唐宋禅宗的世俗化转变已由思想文化而深入到制度文化的层面。  相似文献   

18.
冰政包括冰的开凿、收藏、荐献等,自周代始,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宋代的冰政沿袭周秦、汉唐以来的传统制度,并有了一些新的演变:从管理层面上来说,宋代在太祖时即设立冰井务这一专门机构负责藏冰,后根据实际需要,籍田司、琼林苑、太常等均担此管理职能;礼制层面上,则对祭司寒、荐献太庙等活动做了时间上的变革;用途方面,除了赏赐、优渥大臣之外,冰在宫廷厨房等机构亦有广泛使用。另外,从冰政与宋代饮食文化的关系上来看.一是凿冰与售冰成为部分社会底层人员赖以谋生的手段,二是冬日的藏冰入伏后被商人制作成种类丰富的冷饮,成为宋人的消暑佳品,并有了一定的市场规模,成为宋代夏日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清代词论中存在大量"以骚评词"的现象,文章试图从明代学者李陈玉提到的"诠释"二字展开,从读者之悟与作者之意两个方面入手分析这一现象。其中涉及清代词人对温庭筠、姜白石等唐宋词人的批评以及清代张惠言、陈廷焯、冯煦等人以骚评词的实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贵州安顺地区,存在300多个自称为"南京族"或"老汉人"的村寨,他们大多以明初屯军后裔自居。在这些屯堡村寨,对汪公的信仰远远超过祖先崇拜的范畴,汪公成为屯堡社区的保护神。作者在对吉昌屯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吉昌屯"抬汪公"活动的仪式入手,展开对作为社会文化事象的"抬汪公"活动与屯堡社区稳定性的关系探讨。通过研究,认为其活动仪式对社区稳定性具有重大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